图书介绍

现代社会与社会心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社会与社会心理
  • 宋明顺编著 著
  • 出版社: 正中书局
  • ISBN:
  • 出版时间:1975
  • 标注页数:369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社会与社会心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次1

自序1

第一篇 现代社会分析1

第一章 社会学与社会科学1

第一节 一般人眼光中的社会学1

第二节 社会学诞生的社会背景3

第二节 社会学的演进5

第四节 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9

第一节 模型的效用13

第二章 结构——功能模型的探讨13

第二节 社会学研究的模型15

第三节 乱伦禁忌的分析17

第四节 结构功能模型的渊源19

第五节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模型21

第六节 结语24

第三章 现代社会关系的特征29

第一节 前言29

第二节 传统社会结构及社会关系31

第三节 现代社会结构及社会关系34

第四节 结语39

第一节 大众民主主义43

第四章 大众社会的成立基础43

第二节 大量生产46

第三节 大众传播50

第四节 结语53

第五章 意识形态与社会行为——意识形态的社会心理研究59

第一节 前言59

第二节 从思想的「科学」到科学的「思想」61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意义及特性63

第四节 意识形态的结构66

第五节 意识形态的功能69

第六节 结语72

第二篇 社会心理分析77

第一章 大众传播与社会心理77

第一节 前言77

第二节 传播技术的发展78

第三节 传播的社会需要79

第四节 大众传播的社会心理影响80

第五节 结语86

第二章 武侠片流行的社会心理89

第一节 前言89

第二节 电影的社会心理基础90

第三节 现代的社会关系91

第四节 武侠片的社会心理94

第五节 结语96

第三章 偏见的研究——种族关系的社会心理99

第一节 偏见研究的现代意义99

第二节 偏见的意义与性格102

第三节 社会规范与偏见的学习106

第四节 偏见与人格结构110

第五节 结语——偏见的消除112

第四章 谣言流传的社会心理119

第一节 前言119

第二节 谣言的性质121

第三节 谣言发生的条件124

第四节 控制谣言的有效办法126

第五章 领导研究的现代意义131

第一节 领导与社会131

第二节 领导的意义133

第三节 领导与统治134

第四节 领导的拟态——操纵137

第五节 结语138

第三篇 工业社会学理论141

第一章 工业社会学研究的发展趋势141

第一节 前言——工业社会学的性格141

第二节 工业社会学前史143

第三节 工业社会学的萌芽145

第四节 工业社会学的发展148

第五节 结语——工业社会学研究的趋向153

第二章 工人观的演进—论新的工人领导哲学159

第一节 前言159

第二节 生物学或机械的工人观160

第三节 心理学的工人观162

第四节 社会学的工人观164

第五节 结语168

第一节 前言171

第三章 工人士气与生产效率171

第二节 托尔斯泰论士气172

第三节 工人的士气174

第四节 士气的分析175

第五节 士气与生产效率177

第六节 规定士气的因素178

第七节 工作团体的性格和士气179

第八节 监工的领导方式和士气181

第九节 公司的管理方式和士气182

第十节 结语——经营者的社会责任184

第一节 前言189

第四章 企业组织的现代化和人类关系管理技术189

第二节 企业合理化的影响190

第三节 人类关系管理技术的发生194

第四节 工业社会的任务196

第五节 结语198

第五章 工人参与和企业民主制度——论充分关发人力资源的根本措施203

第一节 工人参与经营的重要性203

第二节 工人参与的性质205

第三节 工人参与的途径208

第四节 工人参与的益处及条件211

第一节 序言215

第四篇 知识份子及边际人理论215

第一章 边际人理论的新探讨——兼论非西方地区知识份子的性格及功能215

第二节 齐穆尔的异乡人观念219

第三节 派克的边际人理论222

第四节 史东桂的边际人理论226

第五节 哥德堡的边际人理论229

第六节 黎文的边际人理论231

第七节 边际人知识份子的分析234

第八节 结语241

第一节 前言249

第二章 文化边际地区与文化创造——续论边际人知识份子之社会功能249

第二节 汤恩比的文明论251

第三节 文化边际地位253

第四节 文化交通圈255

第五节 知识份子的概念258

第六节 边际人知识份子261

第七节 结语264

第三章 德雷菲斯事件与知识份子269

第一节 知识份子——传统型与现代型269

第二节 德雷菲斯事件271

第三节 知识份子的社会任务275

第五篇 社会变迁与社会问题279

第一章 现代化与精神革命279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279

第二节 现代化的本质——客观条件的现代化281

第三节 现代化的苦恼285

第四节 精神革命——主观条件的现代化289

第五节 结语292

第二章 社会变迁中的老人问题295

第一节 老人与社会变迁295

第二节 人口结构的变化296

第三节 老人与通货膨胀299

第四节 价值观念的变化300

第五节 结语301

第三章 亚洲的人口问题303

第一节 人口问题的严重性303

第二节 落后国家的人口问题304

第三节 亚洲人口问题分析305

第四节 社会问题的严重化307

第四章 国家统合与语言问题309

第一节 新兴国家的困境309

第二节 种族问题——殖民地时代的遗产310

第三节 语言与国家统合311

第四节 加拿大的事例——法语问题313

第五节 结语316

第六篇 日本社会分析319

第一章 日本创价学会的社会基础319

第一节 前言319

第二节 日本的传统宗教320

第三节 贵族社会与外来佛教321

第四节 封建社会与日本佛教的诞生322

第五节 明治维新与神社神道教324

第六节 战后社会与新兴宗教326

第七节 创价学会的社会基础327

第八节 结语330

第二章 日本创价学会的组织技术333

第一节 前言333

第二节 教义思想335

第三节 组织形态337

第四节 座谈会活动340

第五节 教学部活动341

第六节 出版部342

第七节 折伏大行军344

第八节 结语346

第一节 前言349

第三章 日本劳资关系的特质——家族主义的经营方式349

第二节 家族主义的原理351

第三节 经营家族主义的特征352

第四节 经营家族主义的功能356

第五节 结语357

第四章 战后日本国民性的变迁361

第一节 前言361

第二节 传统的日本人361

第三节 战后的社会变迁362

第四节 国民性的变迁——与战前的比较364

第五节 日本人的自我评价3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