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系统集成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蔡立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2292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05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419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网络系统-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络系统集成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1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1
2.4 TCP/IP模型 51
目录1
1.1 网络系统集成概述1
第1章网络系统集成概述1
1.1.2网络系统集成2
1.1.3 网络系统集成的特点2
1.2网络系统集成的产生与发展3
1.2.1软件和服务成为集成厂商竞争的焦点4
1.2.2软件和服务的需求比例将逐步超过硬件4
1.2.3集成方式向多业务基于Internet的架构转变 .5
1.3 网络系统集成基础5
1.3.1系统集成的角色划分5
1.3.2系统集成模式5
1.3.3网络系统集成的目标、方法和内容6
1.3.4网络系统集成的生命周期和实施步骤12
1.3.5网络系统集成的工作分解13
1.4网络系统集成项目管理18
1.4.1 IPMA、IPMP和PMI简介19
1.4.2信息产业部对网络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要求20
1.4.3网络系统集成项目管理过程21
1.5 网络系统集成的体系框架23
1.5.1环境支持平台24
1.5.2计算机网络平台31
1.5.3应用基础平台32
1.5.4信息系统平台32
1.5.5 网络管理平台33
1.5.6网络安全平台33
1.6 网络系统集成所使用的主要技术34
思考与练习题35
第2章网络基础知识36
2.1 网络技术概论36
2.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36
2.1.2网络的组成与功能36
2.1.3网络数据传输技术中的几个术语38
2.1.4网络的分类40
2.1.5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41
2.1.6当前网络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42
2.2网络的计算模式和服务类型43
2.2.1 网络的三种计算模式43
2.2.2网络的两种服务类型44
2.3 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45
2.3.1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45
2.3.2 OSI/RM参考模型的数据传输过程48
2.3.3 OSI参考模型与网络操作系统的对应关系49
2.4.1 TCP/IP协议体系结构51
2.4.2 OSI模型与TCP/IP模型的主要区别53
2.5网络交换技术54
2.5.1数据交换方式54
2.5.2三种交换技术55
2.5.3第三层交换和第四层交换技术57
2.5.4生成树协议58
2.5.5链路聚合技术59
2.6.2 IEEE 802局域网体系结构规范60
2.6局域网的体系结构规范60
2.6.1局域网的有关标准60
2.7广域网的体系结构规范61
思考与练习题62
第3章常用的网络技术63
3.1几种典型的局域网技术63
3.1.1以太网63
3.1.2环网技术64
3.1.3 ATM技术66
3.1.4无线局域网技术68
3.1.5虚拟局域网72
3.2以太网技术74
3.2.1 以太网技术概述74
3.2.2快速以太网80
3.2.3千兆以太网(GBE)82
3.2.4 10 GHz以太网简介(XGBE)85
3.2.5 以太网系列技术的主要指标比较86
3.3几种典型的广域网技术88
3.3.1 分组交换网89
3.3.2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90
3.3.3数字数据网(DDN)93
3.3.4 帧中继(FR)94
3.4广域网接入技术95
3.4.1接入网的概念96
3.4.2接入技术分类96
3.4.3广域网接入技术的比较100
3.5局域网与广域网的比较101
思考与练习题101
第4章 网络服务器技术102
4.1 网络服务器102
4.1.1 网络服务器的分类102
4.1.2影响服务器性能和稳定的因素105
4.1.3 PC服务器与台式机的区别108
4.1.4服务器系统中的主要技术108
4.2.1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117
4.2网络操作系统117
4.2.2 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119
4.2.3 UNIX系列操作系统122
4.2.4 Windows NT系列操作系统125
4.2.5其他操作系统129
4.3 网络打印技术129
4.3.1 网络打印概述129
4.3.2网络打印主要相关技术131
思考与练习题132
第5章网络存储备份技术133
5.1 网络存储技术133
5.1.1 网络存储技术概述133
5.1.2 RAID存储技术134
5.1.3 DAS存储技术138
5.1.4 SAN存储技术140
51.5 NAS存储技术142
5.1.6存储技术的比较144
5.1.7网络存储新技术146
5.1.8存储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147
5.2网络备份技术148
5.2.1 网络备份技术概述149
5.2.2主要存储备份介质151
5.2.3 网络存储备份软件155
5.3 常用网络系统备份方案157
5.3.1 备份硬件和软件的选择157
5.3.2系统备份方案的设计158
5.3.3 日常备份制度设计160
5.3.4灾难恢复措施设计162
5.4 基于CA ARC Serve的典型备份案例163
思考与练习题164
第6章综合布线技术166
6.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166
6.1.1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166
6.1.2综合布线系统的产生和发展167
6.1.3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168
6.1.4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171
6.2.1双绞线介质174
6.2综合布线系统常用的传输介质174
6.2.2同轴电缆180
6.2.3光纤182
6.3综合布线系统的常用配件184
6.3.1配线架184
6.3.2双绞线连接用的插头和插座186
6.3.3光纤连接方式和光纤接头191
6.3.4面板和模块193
6.3.5机柜和机架194
6.4典型产品介绍及工程设计要求196
6.4.1厂商及产品选择196
6.4.2工程设计要求198
思考与练习题199
第7章 网络互联技术201
7.1网络互联技术概述201
7.1.1 网络互联的意义201
7.1.3 网络互联的层次和方式202
7.1.2网络互联的目标与要求202
7.2网络互联设备205
7.2.1 网卡205
7.2.2中继器213
7.2.3集线器213
7.2.4网桥214
7.2.5交换机218
7.2.6路由器227
7.2.7网关237
7.3局域网互联239
7.3.1 本地局域网互联方式239
7.3.2远程局域网互联方式240
7.4广域网互联241
思考与练习题241
第8章网络管理技术243
8.1 网络管理概述243
8.2.1故障管理244
8.2 网络管理的主要功能244
8.2.2配置管理245
8.2.3性能管理245
8.2.4安全管理245
8.2.5计费管理246
8.3 网络管理结构模型248
8.3.1 网络管理系统的逻辑结构248
8.3.2网络管理信息模型250
8.4.1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257
8.4网络管理协议257
8.4.2公共管理协议(CMIP)259
8.4.3网络管理新技术261
8.5 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262
8.5.1 网络管理系统的分类262
8.5.2典型网络管理系统简介263
8.5.3 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和选型原则263
思考与练习题267
9.1.2网络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268
9.1.1 网络安全的概念268
9.1 网络安全技术概述268
第9章 网络安全技术268
9.1.3 网络系统的脆弱性270
9.1.4网络安全的三个层次272
9.2安全技术评价标准273
9.2.1 OSI安全体系结构的安全技术标准273
9.2.2美国国家计算机安全中心的安全技术标准273
9.3.1 网络安全服务层次模型276
9.3 网络安全服务层次276
9.3.2安全服务机制的配置277
9.4网络安全技术280
9.4.1物理安全技术280
9.4.2容错计算机和安全操作系统282
9.4.3密码技术282
9.4.4网络控制技术288
9.4.5数据库系统安全技术294
9.4.6网络防病毒技术296
9.4.7反黑客技术299
思考与练习题303
第10章基于Web的应用系统开发技术305
10.1 Web网站的规划设计305
10.1.1 Web页面的规划设计305
10.1.2 Web网站设计过程307
10.2 Web应用系统开发技术概述309
10.2.1 Web站点的集成309
10.2.2 Web的三层结构模型及其工作过程310
10.3.1 ASP与ASP.NET技术简介315
10.2.3 Web数据库访问技术315
10.3 ASP开发技术315
10.3.2 ASP运行环境317
10.3.3 ASP访问数据库的机制319
10.4 PHP开发技术320
10.4.1 PHP技术简介320
10.4.2 PHP运行环境321
10.4.3 PHP访问数据库的机制325
10.5.2 JSP运行环境326
10.5 JSP开发技术326
10.5.1 Java与JSP技术简介326
10.5.3JSP访问数据库的机制328
10.6 ASP、PHP与JSP技术的性能比较329
10.7其他开发技术329
10.7.1 HTML/DHTML技术329
10.7.2脚本技术331
10.7.6 CGI技术332
10.7.5 XML技术332
10.7.4 VRML技术332
10.7.3 ActiveX技术332
思考与练习题333
第11章 网络系统集成的规划与设计334
11.1 规划设计概述334
11.1.1规划设计的意义334
11.1.2规划设计的任务335
11.1.3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335
11.2 网络系统集成的需求分析338
11.2.1 需求调查339
11.2.2应用概要分析340
11.2.3详细需求分析343
11.2.4需求分析报告346
11.3 总体规划设计347
11.3.1传输方式和传输速率347
11.3.2 网络的分布347
11.3.3 网络体系结构和拓扑结构347
11.3.6估算网络的负荷和容量348
11.3.5基本功能和服务项目348
11.3.4网络系统集成的基本设备和类型348
11.3.7 网络系统集成的难点和关键性问题349
11.4 网络计算模式与拓扑结构的规划设计349
11.4.1 网络的计算模式与体系结构349
11.4.2 网络拓扑结构的规划设计原则350
11.4.3 网络拓扑的分层结构351
11.4.4网络拓扑结构的规划设计352
11.5.1 网络服务器系统方案设计354
11.5 资源子网的规划设计354
11.5.2 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361
11.5.3 网络存储方案的选择363
11.6通信子网的规划设计363
11.6.1网卡的选择363
11.6.2交换机的选择364
11.6.3路由器的的选择367
11.6.4传输介质的选择368
11.7 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370
11.7.1 网络安全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370
11.7.2网络安全设计与实施步骤372
思考与练习题375
第12章大学校园网系统集成实例376
12.1 建设目标376
12.1.1总体目标376
12.1.2具体目标376
12.3.1校园网主干网类型——千兆以太网377
12.3校园网系统集成方案的规划设计377
12.2需求分析377
12.3.2校园网的拓扑结构设计378
12.3.3网络核心层的设计379
12.3.4分布层交换机的设计380
12.3.5接入层交换机的设计382
12.3.6服务器群架构383
12.3.7广域连接方案383
12.3.8安全措施和安全方案386
12.4.1教学教务管理系统389
12.4校园网应用系统的集成实现389
12.4.2多媒体教学系统391
12.4.3校园办公及综合管理网络系统(Web)395
12.4.4校园网计费系统396
12.4.5其他应用系统398
12.5校园网系统集成的特点分析403
思考与练习题404
参考文献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