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邻水县国土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邻水县国土志
  • 邻水县国土局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6437102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429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45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邻水县国土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7

第一章 国土资源33

第一节 概貌33

一、地理33

二、幅员37

三、县域38

第二节 气候38

一、特征38

二、要素39

三、灾害性天气43

第三节 水44

一、自然降水44

二、河流、过境水45

三、地下水46

四、水资源总量46

第四节 生物46

一、植被46

二、植物47

三、动物49

第五节 矿藏50

一、铁矿50

二、钛矿50

三、煤50

四、天然气51

五、铝土矿51

六、白云岩51

七、硫铁矿51

八、矿泉水51

第六节 旅游资源52

一、自然景观52

二、人文景观55

第七节 社会经济56

一、经济资源56

二、社会资源60

第二章 土地资源61

第一节 地形地貌62

一、地形62

二、地貌62

三、地质63

第二节 土壤64

一、土壤分类64

二、土壤分布68

三、土壤性状68

四、土壤分区69

五、土壤改良70

第三节 土地利用73

一、土地面积73

二、利用现状74

第四节 后备资源80

一、分布80

二、开发83

第五节 人口与耕地83

一、民国时期83

二、建国后84

第三章 土地制度89

第一节 土地所有制演变89

一、土地兼并89

二、土地私有制形态90

第二节 地租与地价91

一、清代91

二、民国时期92

三、耕地租用主佃权益92

四、“二五”减租94

五、减租退押95

六、废除土地租佃制度95

七、私人房产交易价格96

第三节 建国后的土地权属96

一、国有土地96

二、个体农民所有制土地98

三、集体所有土地99

第四章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106

第一节 清理土地隐形市场106

一、清理时限和范围106

二、收费管理107

三、步骤作法108

第二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109

一、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109

二、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109

第三节 建立地产市场111

一、垄断土地一级市场112

二、控制土地二级市场113

三、建立地产市场中介机构114

第五章 赋税115

第一节 田赋115

一、清代115

二、民国116

第二节 农业税117

一、征收117

二、附加119

三、减免120

第三节 其他税费121

一、契税121

二、土地税124

第六章 地籍管理131

第一节 土地调查131

一、清代、民国131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131

第二节 土地登记发证136

一、初始土地登记136

二、变更土地登记138

第三节 日常地籍管理140

一、土地统计140

二、日常地籍管理141

第七章 用地管理142

第一节 管理体制142

一、分散管理142

二、集中统一管理143

第二节 计划管理144

一、制定计划指标144

二、执行计划指标145

第三节 土地征用147

一、协议征用147

二、土地统征149

三、统征后农民安置补偿150

四、征地全程管理150

第四节 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155

一、占用155

二、征用156

三、划拨156

四、出让156

第五节 乡(镇)村建设用地管理157

一、用地157

二、管理157

第六节 城乡居民用地管理160

一、农村居民用地160

二、城(镇)居民用地161

第八章 土地执法与监察163

第一节 建国前概况163

一、清代163

二、民国164

第二节 建国后至1986年164

第三节 违法用地清查处理165

一、违法占地清查处理165

二、违法批地清查处理168

三、干部违法占地建私房清查处理169

第四节 “三无乡镇”活动171

第五节 土地行政复议与诉讼173

第六节 建立基层监察网络174

第七节 建立岗位执法责任制174

第八节 日常执行监察177

附:主要土地法规简录178

第九章 农业区划190

第一节 农业资源调查190

一、资源调查工作190

二、土地资源总量191

三、后备资源192

第二节 部门区划192

一、种植业区划193

二、林业区划193

三、畜牧业区划195

四、水利化区划195

五、农业气候区划197

第三节 综合农业区划198

一、综合农业区划报告198

二、综合农业分区199

第四节 农业综合区域开发202

一、开发区域划分202

二、开发基础203

三、开发潜力204

四、开发目标和任务206

五、主要措施208

第五节 区划成果运用209

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209

二、土地开发利用211

第十章 国土规划215

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215

一、用地目标控制216

二、农业发展用地规划216

三、非农业建设用地规划218

四、城镇发展用地规划219

第二节 大洪河库区开发规划221

一、指导思想221

二、规划原则221

三、开发资金222

四、开发项目222

五、主要措施226

第三节 库区后期扶持工程规划227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228

二、扶持目标228

三、工程规划229

第四节 长防林工程体系建设规划232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232

二、土地利用232

三、建设规模及范围233

四、治理区划分233

五、营造方式与进度234

第五节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规划235

一、流失现状235

二、流失分布236

三、流失危害237

四、保持规划237

五、保持成果240

第六节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241

一、保护范围241

二、保护等级242

三、保护区分布242

四、保护总量242

五、保护措施242

第十一章 土地开发246

第一节 改造中低产田土246

一、常年改造246

二、实施“川东”项目247

第二节 大洪河库区开发250

一、库区概况250

二、扶贫开发措施251

三、开发项目253

四、开发成效253

第三节 土地垦复257

第四节 倒朝门土地开发258

第十二章 宣教与科技265

第一节 宣传265

一、国土宣传月和土地日265

二、日常宣传267

第二节 教育268

一、短期培训268

二、专业培训268

第三节 科技269

一、科技人员269

二、科技著作269

三、科技成果运用272

第四节 档案工作273

一、建立档案室273

二、档案升级273

三、管理制度274

第五节 制度建设与精神文明275

一、制度建设275

二、精神文明275

第十三章 国土管理机构276

第一节 建国前管理机构276

一、清代276

二、民国276

第二节 建国后管理机构277

一、民政科277

二、县生产指挥部277

三、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277

四、县计划委员会277

五、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277

第三节 国土局建立后的机构设置278

一、县国土局及内设行政机构278

二、县国土局内设其他机构279

三、挂靠国土局的机构280

第四节 国土事业机构281

一、土地统征勘测室281

二、地价评估事务所281

三、土地交易所281

第五节 区、乡(镇)土地管理机构281

一、区土地管理所281

二、乡(镇)土地管理站282

附录292

一、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名录292

二、文存300

三、诗文辑录343

四、国土专题研究356

编后记426

对《邻水县国土志》的评审意见427

《邻水县国土志》评审验收小组名单4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