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醉酒驾驶犯罪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醉酒驾驶犯罪研究
  • 丛日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7755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道路交通安全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醉酒驾驶犯罪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0.1研究综述1

0.1.1研究背景2

0.1.2研究综述4

0.1.3研究目的13

0.2研究框架13

0.2.1论述重点13

0.2.2逻辑结构14

0.3用语说明14

0.3.1本文研究对象的界定14

0.3.2与酒精浓度相关的术语18

0.3.3外文术语及其译文说明20

第1章 醉酒驾驶的刑事处罚基础22

1.1醉酒驾驶概述22

1.1.1酒类滥用22

1.1.2汽车时代24

1.2刑法中的危险与危险犯24

1.2.1刑法中的危险26

1.2.2刑法中的危险犯28

1.3醉酒驾驶客观方面的刑事处罚基础33

1.3.1醉酒驾驶与法益实害33

1.3.2醉酒驾驶危险性分析34

1.3.3醉酒驾驶与公共安全35

1.3.4醉酒驾驶与不被允许的危险37

1.4醉酒驾驶主观方面的刑事处罚基础39

1.4.1行为主观方面的特殊意义39

1.4.2醉酒驾驶者的主观可责难性40

1.5醉酒驾驶与犯罪预防41

第2章 醉酒驾驶犯罪的境外考察44

2.1禁止醉酒驾驶的趋势44

2.2美国禁止醉酒驾驶的法律制度45

2.2.1美国醉酒驾驶问题现状46

2.2.2美国禁止醉酒驾驶的立法47

2.2.3美国民间团体与禁止醉酒驾驶50

2.2.4美国禁止醉酒驾驶的不同声音52

2.2.5美国禁止醉酒驾驶的程序规定53

2.2.6美国禁止醉酒驾驶的经验58

2.3德国禁止醉酒驾驶的法律制度61

2.3.1研究德国法律制度的意义61

2.3.2德国醉酒驾驶问题现状61

2.3.3德国禁止醉酒驾驶的立法62

2.3.4德国刑法上的醉酒驾驶抽象危险犯70

2.3.5德国禁止醉酒驾驶的特色76

2.4中国台湾地区禁止醉酒驾驶的“法律制度”78

2.4.1研究台湾地区“法律制度”的意义78

2.4.2台湾地区醉酒驾驶现状79

2.4.3台湾地区禁止醉酒驾驶的过程80

2.4.4台湾地区醉酒驾驶争议问题83

2.4.5台湾地区刑法学界对醉酒驾驶抽象危险犯的质疑88

2.5禁止醉酒驾驶的地域性与差异88

第3章 中国大陆禁止醉酒驾驶的立法与规范结构91

3.1中国大陆禁止醉酒驾驶的背景91

3.1.1汽车在中国大陆迅速普及91

3.1.2醉酒驾驶引起广泛关注92

3.2立法未动与司法先行95

3.2.1最高人民法院临危受命95

3.2.2权宜之计不可久用96

3.3中国大陆禁止醉酒驾驶的过程97

3.3.1国务院提出立法建议97

3.3.2刑法学界参与刑事立法97

3.3.3禁止醉酒驾驶的立法过程101

3.4与醉酒驾驶犯罪直接相关的刑法规范104

3.4.1与醉酒驾驶犯罪直接相关的刑法分则条款104

3.4.2与醉酒驾驶犯罪直接相关的刑法分则条款之间的结构106

第4章 《刑法》第133条之1醉酒驾驶的刑法定性108

4.1醉酒驾驶客观方面的刑法定性109

4.1.1醉酒驾驶既是抽象危险犯也是行为犯109

4.1.2抽象危险犯没有犯罪未完成形态115

4.1.3醉酒驾驶与亲手犯116

4.1.4醉酒驾驶与持续犯118

4.2醉酒驾驶主观方面的刑法定性120

4.2.1关于醉酒驾驶主观方面刑法定性的争议122

4.2.2对醉酒驾驶主观方面各种争议的评析126

4.2.3醉酒驾驶主观方面存在争议的原因131

4.2.4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都以法益实害为认识对象132

4.3醉酒驾驶抽象危险犯主观方面的规范评价140

4.3.1醉酒驾驶抽象危险犯的本质141

4.3.2醉酒驾驶抽象危险犯的主观心态144

4.3.3醉酒驾驶的抽象危险犯是过失犯罪145

第5章 醉酒驾驶犯罪的司法界定与规范适用151

5.1作为分析工具的犯罪构成理论151

5.1.1犯罪构成理论的三种模式比较151

5.1.2使用不同的犯罪构成理论对醉酒驾驶犯罪进行研究155

5.2醉酒驾驶犯罪的共有要件156

5.2.1醉酒驾驶在刑法上的规范表述156

5.2.2醉酒157

5.2.3道路166

5.2.4机动车171

5.2.5驾驶175

5.2.6在认定醉酒驾驶共同要件中存在的问题180

5.3醉酒驾驶构成危险驾驶罪181

5.3.1由《刑法》第13条“但书”所引发的争议182

5.3.2刑法学者之间的争议184

5.3.3《刑法》第13条“但书”在不同犯罪构成理论中的价值187

5.3.4不能安全驾驶的定位193

5.3.5以不同犯罪构成理论分析醉酒驾驶排除犯罪的方式196

5.3.6以危险驾驶罪为例对三阶段理论和四要件理论的比较研究199

5.4醉酒驾驶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202

5.4.1醉酒驾驶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不同情形202

5.4.2对作为危险方法的醉酒驾驶需要进行相当性解释与限制205

5.5醉酒驾驶构成交通肇事罪207

5.5.1醉酒驾驶肇事后的事故责任分担问题207

5.5.2醉酒驾驶肇事之后逃逸的刑法定性208

5.6醉酒驾驶实害结果犯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212

结论213

参考文献216

附录Ⅰ 中国大陆地区与醉酒驾驶相关的规范性文件232

附录Ⅱ 世界各地醉酒检测标准一览表234

附录Ⅲ 中国禁止醉酒驾驶进程大事记235

后记2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