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青少年犯罪与司法论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青少年犯罪与司法论要
  • 姚建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5723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71页
  • 文件大小:105MB
  • 文件页数:486页
  • 主题词:青少年犯罪-研究-中国;青少年犯罪-司法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青少年犯罪与司法论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犯罪论3

第一章 青少年犯罪的基本问题3

一、青少年犯罪概念的界定3

二、青少年犯罪的演变与趋势5

三、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归因11

四、青少年犯罪的防控19

第二章 青少年犯罪研究学科化的回顾与反思29

一、学科化的肇始29

二、学科化的探索与初步形成31

三、学科体系32

四、结语34

第三章 转型社会的青少年犯罪控制36

一、变迁中的青少年36

二、何以成为重点39

三、高调“标签”的隐忧42

四、融入式青少年管理46

第四章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核心指标体系研究50

一、域外经验与启示50

二、对青少年犯罪的认定54

三、青少年犯罪状况监测核心指标55

四、预防青少年犯罪效果评价核心指标58

五、结语59

附录一 部分国家(地区)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统计60

附录二 关于全面推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核心指标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65

第五章 网络色情控制与未成年人犯罪71

一、网络色情与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性研究71

二、以孩子的名义:网络色情控制中的争议问题74

三、网络色情管制基本模式比较75

四、基于未成年人保护的网络色情对策77

第六章 校园暴力:一个概念的界定80

一、校园暴力:被回避与曲解的术语80

二、概念界定的理论分歧82

三、校园暴力的构成要素85

第七章 帮派对校园的渗透与对策89

一、校园帮派现象的新动向89

二、学生与帮派之结合92

三、帮派渗透校园之防范对策94

第八章 未成年人涉酒吧犯罪的动向与对策97

一、未成年人涉酒吧犯罪的新动向97

二、未成年人与酒吧101

三、防治未成年人涉酒吧犯罪的建议106

第九章 理性对待流动青少年犯罪110

一、流动青少年是犯罪高危主体吗?110

二、流动青少年的融入之困111

三、既来之,则安之:流动青少年犯罪预防的基本政策112

四、结语113

第十章 赵琛与《少年犯罪之刑事政策》114

一、赵琛其人114

二、成书背景115

三、主要内容与评析117

第二编 司法论123

第十一章 国家亲权理论与少年司法123

一、国家亲权的起源与国家亲权理论的基本内涵123

二、国家亲权理论与少年司法的结合124

三、国家亲权理论对于少年司法改革的贡献126

四、对国家亲权理论的质疑与改革128

五、中国少年司法政策与国家亲权理论的暗合129

第十二章 唐律与现行刑法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制度的比较131

一、未成年人刑事责任起因的比较131

二、未成年人刑事责任阶梯的比较132

三、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理论基础的比较134

四、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实现方式的比较135

第十三章 未成年人犯罪非监禁化理念与实现137

一、监禁刑的弊端与非监禁化的界定137

二、未成年人犯罪非监禁化原则138

三、未成年人犯罪非监禁化的实现140

第十四章 少年司法制度发展中的问题与少年法院的创设145

一、新中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发展之路145

二、目前少年司法制度发展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146

三、少年法院的创设与少年司法制度的发展149

第十五章 未成年人检察制度的发展与完善151

一、未成年人检察制度发展现状评析151

二、未成年人检察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153

三、未成年人检察制度的完善建议155

第十六章 少年司法职业共同体的形成与养成165

一、发展轨迹:形而下的实证考察165

二、核心变量的引入:共同体的形态确定167

三、未来展望:未检职业群体的优化169

第十七章 社会调查的概念及在国内外的发展173

一、社会调查制度的概念分析173

二、社会调查制度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174

三、国外社会调查制度的基本状况178

四、国外社会调查制度的总体特征181

第十八章 未成年人审前羁押制度检讨与改进建议183

一、比较视野中的未成年人审前羁押制度183

二、我国未成年人审前羁押制度的实际运行状况188

三、未成年人审前羁押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与建议191

第十九章 合适成年人在场权的提出与论证194

一、合适成年人在场权的界定194

二、合适成年人在场权的国际法渊源与理论基础196

三、与监护人在场权的联系与区别199

四、与律师在场权的联系与区别201

五、结语203

第二十章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适用中的若干问题204

一、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理念与价值204

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适用中应重点把握的内容204

三、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中的被害人介入206

四、附条件不起诉的考察帮教问题206

五、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配套体系207

六、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矛盾与完善208

第二十一章 未成年人“强索类”案件疑难问题与破解210

一、未成年人“强索行为”界定及特点210

二、对未成年人强索类案件法律适用的分歧212

三、适用法律出现分歧的根源215

四、未成年人强索类案件法律适用的基本立场217

第二十二章 禁止令:实然、应然和理性试析221

一、尴尬的实然:禁止令备受成人司法思维的桎梏221

二、迫切的应然:禁止令主要适用于少年司法领域223

三、憧憬的理性:禁止令可以成为少年司法改革的切入点226

第二十三章 未成年人不判死刑原则及其确立与延伸229

一、未成年人不判死刑原则的国际法渊源229

二、未成年人不判死刑原则在中国确立的历程231

三、未成年人不判死刑原则的延伸234

四、结语236

第二十四章 社会排斥理论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改革237

一、标识犯罪人的方式与功能237

二、社会排斥理论的解释框架239

三、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确立与反思242

第二十五章 智障少年犯罪与矫正制度之检讨246

一、智障少年犯罪的研究范式246

二、智障少年犯罪及矫正的特殊性分析248

三、我国犯罪智障少年矫正制度的反思与完善251

第二十六章 恢复性少年司法在中国的实践与前景254

一、恢复性少年司法的理想254

二、实践中的恢复性少年司法256

三、恢复性少年司法的发展前景与建议258

附:适用恢复性少年司法的几个典型案例262

第三编 权利论267

第二十七章 未成年人维权若干问题267

一、未成年人及其基本权利267

二、未成年人维权的特征与内涵270

三、未成年人维权工作的基本原则273

四、未成年人维权的网络275

五、未成年人维权的冲突与协调284

第二十八章 未成年人保护应有顶层设计思维287

一、社会转型期的未成年人保护287

二、我国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的完善288

第二十九章 微博打拐与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反思291

一、情绪、悖论与异化291

二、中国式未成年人保护?292

三、呼吁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的变革294

四、结语295

第三十章 医院内滞留儿童调查与对策建议296

一、上海市医院内滞留儿童问题现状297

二、父母不管、医院难顾、民政不收:医院滞留儿童问题的困局300

三、解决医院内滞留儿童问题的对策与建议301

第三十一章 披露未成年犯罪人身份信息之法律禁止304

一、制度渊源与我国立法的发展304

二、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306

三、立法的模糊、疏漏与完善建言308

第三十二章 支持与重建:吸毒人员未成年子女监护缺失与干预311

一、问题与困境311

二、社会干预的基本思路:支持与重建314

三、几点建议:在理想与现实之间315

第三十三章 未成年犯义务教育的困境与出路318

一、法条与现实之间的距离318

二、未成年犯义务教育的困境319

三、完善未成年犯义务教育制度的建议322

第四编 立法论327

第三十四章 《未成年人保护法》之修订思路与建议327

一、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的前瞻架构327

二、让儿童自然成长328

三、一种必要和可能的延伸330

四、未成年人保护专门机构331

五、法典结构及与其他法律的和谐331

第三十五章 《未成年人保护法》2006年的修订及其重大进展334

一、条文的主要变化334

二、新法的重大进展337

三、我国未成年人保护立法的未来340

第三十六章 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订342

一、一部“特殊”的法律?343

二、与相关法律的衔接及修订方案347

三、调整范围的明晰与法典核心内容351

四、结语355

第三十七章 防治儿童虐待的立法不足与完善357

一、防治儿童虐待的法律困境357

二、防治儿童虐待立法应当有儿童视角358

三、完善立法建立防治儿童虐待的综合机制359

第三十八章 刑事诉讼法修订与少年司法的法典化361

一、刑事诉讼法增设未成年人专章之意义与遗憾361

二、少年司法法典化的三种模式与近代以来的立法思路362

三、开启少年司法法典化的偏门363

四、少年司法的顶层设计363

五、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之后的少年司法法典化364

第三十九章 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渊源与法典化中的几个问题366

一、制度渊源366

二、实践先行367

三、法典化中的几个问题367

第四十章 少年刑法与刑法典的完善369

一、1899年以来的传统与各国少年刑法的法典化模式370

二、清末以来的探索与一个半法条的尴尬371

三、少年刑法法典化之建言:在理想与现实之间373

第四十一章 地方性未成年人立法研究375

一、上海市家庭教育立法论证报告375

二、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立法论证报告383

三、上海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立法论证报告389

附录399

盘龙区未成年人司法试点项目中期评估报告(2002年5月~2005年7月)399

盘龙区未成年人司法试点项目终期评估报告(2002年5月~2006年8月)419

盘龙区未成年人司法试点项目回顾性评估建议(2008年9月)446

参考文献457

后记4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