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容牙科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美容牙科学
  • 孙少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48514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美容牙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牙齿解剖生理4

第一节 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4

一、牙的组成4

二、牙的分类及其功能4

第二节 牙的萌出及临床牙位记录法5

一、牙的萌出5

二、临床牙位记录法6

第三节 牙体一般应用术语及表面标志6

一、应用术语6

二、牙冠各面的命名7

三、牙冠的表面标志7

第四节 牙体形态的生理学及美学意义8

一、牙冠形态的生理学意义8

二、牙根形态的生理学意义9

三、牙体形态的美学参数9

第五节 髓腔形态10

一、髓腔的解剖标志10

二、髓腔的增龄变化及病理变化10

三、髓腔形态的临床意义10

四、恒牙髓腔的应用解剖10

第三章 牙弓、?、颌位与面部的协调关系12

第一节 ?的生长发育12

一、?的建立12

二、建?的动力平衡12

三、?的发育阶段13

四、发育畸形14

第二节 牙列14

一、牙列的外形14

二、牙列的生理意义15

三、牙齿排列的倾斜情况15

四、牙齿的上下位置关系15

五、牙尖高度16

六、牙列、?、面的形态及其美学意义16

第三节 面部的美学关系17

一、面部距离与?间隙17

二、面部左右的对称性17

三、唇齿关系18

四、牙形、牙弓形与面形的关系18

第四章 牙科检查及病历书写19

第一节 检查前的准备19

一、器械准备19

二、椅位准备20

三、照明准备20

第二节 检查方法20

一、一般检查法20

二、特殊检查23

第三节 病历书写26

第五章 美容牙科的诊断与治疗学基础28

第一节 美容牙科诊断和治疗的基本原理28

一、框架与参考28

二、比例与理想状态30

三、对称与多样性31

四、视错觉与透视32

第二节 美容牙科诊疗的一般常规33

一、主诉34

二、病史34

三、口外检查35

四、口内检查35

五、美学评价35

六、资料记录38

第三节 美容牙科的医患沟通与治疗参项38

一、沟通39

二、治疗参项42

第六章 美容牙科与微笑重建44

第一节 微笑审美44

一、微笑本质44

二、微笑的形式审美45

第二节 微笑设计49

一、微笑分析49

二、利用电脑影像系统设计微笑51

第三节 微笑重建54

一、微笑重建技术54

二、变老微笑的重建55

第七章 美容牙科的色彩学原理58

第一节 色彩的基本概念58

一、色彩产生的基础58

二、光与色彩58

三、视觉与彩色的关系60

四、影响色觉的主要因素61

五、同色异谱与颜色匹配62

第二节 表示色彩的指标和色彩模型62

一、表示色彩的指标62

二、表达色彩的模型63

第三节 颜色的测定66

一、颜色的测试方法66

二、颜色测试中的光源问题66

第四节 色差学基础67

一、色差的基本概念67

二、色差的表示方法68

三、关于色差的计算方法68

第五节 比色与选色69

一、辨色能力69

二、比色板69

三、比色、选色时的照明条件69

四、选色、配色的其他要求70

第八章 美容牙科的视觉原理71

第一节 视觉基本原理71

一、视觉直觉71

二、图-底关系71

三、参照环境72

四、后像作用72

五、同步对比72

六、边界对比73

七、轮廓对比73

第二节 视错觉在美容牙科中的应用73

一、错觉与审美73

二、视错觉概述74

三、视错觉的表现74

四、视错觉的临床应用76

第三节 前牙审美的视觉规律77

一、牙齿表面对光的漫反射77

二、视觉平衡77

三、视觉面型78

四、性别的视觉体现79

五、性格的视觉体现80

六、年龄的视觉体现80

七、变线透视状态81

八、牙列线条的视觉特征81

九、前牙“黄金比”的视觉效果81

十、天然牙唇面的视觉特征82

第四节 义齿形式美的视觉特征82

一、单纯齐一83

二、对称均衡83

三、协调对比83

四、比例和谐84

五、节奏韵律84

六、多样统一84

第五节 阴性空隙及其视觉审美功能85

一、阴性空隙的视觉生理85

二、阴性空隙的视觉过程85

三、阴性空隙的构成及其审美功能85

第九章 牙体牙髓疾病87

第一节 龋病87

一、发病因素87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88

三、龋病的治疗88

四、龋病的预防91

第二节 牙髓病92

一、分类和诊断要点92

二、牙髓病的治疗93

第三节 根尖周病95

一、分类及诊断要点95

二、根尖周病的治疗96

第四节 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98

一、牙齿发育异常98

二、牙体损伤99

第十章 牙周病102

第一节 牙龈病102

一、主要症状102

二、牙龈病常见类型103

第二节 牙周炎106

一、主要症状106

二、牙周炎类型108

第三节 洁牙术111

一、龈上洁治术111

二、龈下刮治术114

第四节 牙周病的修复治疗116

一、牙龈切除术和牙龈成形术116

二、膜龈手术117

第十一章 义齿的个性化修复123

第一节 义齿个性化修复的基本概念123

一、个性的定义与内涵123

二、个性义齿的基本概念123

第二节 个性义齿的历史发展124

第三节 个性审美在牙医学中的地位125

第四节 个性义齿的表现形式125

一、翻转式排牙法125

二、重叠式排牙法126

三、间隙排牙法126

四、个别牙错位排牙法126

五、变色牙式个性义齿126

六、牙体缺损式个性义齿127

七、修复体式个性义齿127

八、错觉与修饰性排牙127

九、饰齿与文齿127

第五节 个性义齿的修复原则128

一、个性义齿的“功能”原则128

二、个性义齿的“真实”原则128

三、个性义齿的“变化”原则129

四、个性义齿的“形式”原则129

五、个性义齿的“伦理”原则129

第六节 个性义齿的心理学分析130

第七节 个性义齿的美学意义131

第十二章 美容牙科粘结修复技术133

第一节 粘结材料与粘结机制133

一、粘结剂与粘结的形成133

二、牙齿粘结面的处理135

第二节 粘结贴面修复技术137

一、贴面修复术前准备与牙体制备137

二、直接贴面修复138

三、烤瓷间接贴面修复技术139

第三节 粘结固定义齿140

一、概述140

二、粘结桥的设计原则141

三、粘结桥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142

第四节 粘结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若干问题142

第十三章 变色牙与漂白术145

第一节 牙齿外源性着色145

一、牙釉质表面着色145

二、牙体疾病导致的着色146

三、修复体引起的着色146

四、局部治疗牙齿的药物引起的着色147

五、外着色牙的预防和治疗147

第二节 牙齿变色的原因147

一、牙齿的增龄性变色147

二、牙髓变性、失活引起的变色148

三、药物引起的牙齿变色——四环素着色牙148

四、氟斑牙148

五、全身疾病引起的牙齿变色149

第三节 变色牙的脱色治疗149

一、活髓牙漂白术149

二、无髓牙的漂白技术151

第十四章 牙体缺损的美容修复153

第一节 临时冠技术153

一、适应证153

二、制作要求153

三、直接法153

四、直接印模备牙法153

五、间接法154

第二节 金瓷修复体154

一、基本化学154

二、金瓷修复体的合金154

三、适应证155

四、禁忌证155

五、全冠修复体要考虑的基本问题155

六、牙体制备157

七、填写技工单与金属支架的试戴157

八、选色157

九、试戴和最终粘固158

第三节 铸造玻璃瓷冠158

一、铸造玻璃瓷冠的特性158

二、临床操作159

第四节 全瓷冠161

一、优点与缺点161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161

三、牙体制备标准与方法162

第十五章 牙列缺损的美容修复163

第一节 可摘局部义齿的美容修复163

一、传统式可摘局部义齿164

二、隐形义齿169

三、可摘局部覆盖义齿173

第二节 固定义齿的美容修复175

一、固定义齿的组成与分类176

二、固定义齿的设计与制作176

第十六章 牙列缺失的美容修复179

第一节 取印模与制模型179

一、印模的要求179

二、印模的范围179

三、取印模的方法180

四、模型制作180

第二节 颌位关系的记录181

一、颌位关系的基本概念181

二、颌位关系的确定181

三、颌位关系的记录182

四、颌位关系的转移185

第三节 人工牙的排列186

一、机械力学原则186

二、典型排牙法的具体要求和方法187

三、生物力学原则190

四、个性排牙的方法191

五、排牙的几个具体问题191

第四节 全口义齿的平衡咬合192

一、平衡?的概念192

二、前伸平衡?五因素192

三、达到前伸平衡?的条件194

四、侧?平衡194

五、平衡?理论的应用195

第五节 全口义齿基托的美学195

一、基托的牙龈颈曲线196

二、唇颊侧基托磨光面外形196

三、基托的舌侧形态196

四、恢复腭皱襞自然形态197

五、基托的“仿生”处理197

第六节 全口义齿制作不当对面容的影响197

一、人工牙选择不当的影响197

二、人工牙位置排列不当的影响198

三、垂直距离过大过小对面容的影响199

第十七章 口腔颌面缺损的美容修复200

第一节 口腔颌面缺损的病因、分类及影响200

一、口腔颌面缺损的病因200

二、口腔颌面缺损的分类201

三、口腔颌面缺损的影响201

第二节 口腔颌面缺损美容修复的原则202

一、先天性唇腭裂美容修复的原则202

二、颌骨及面部缺损美容修复的原则202

第三节 先天性唇腭裂的美容修复203

一、先天性唇腭裂美容修复的目的203

二、先天性唇腭裂美容修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03

三、先天性唇腭裂美容修复前的检查与准备204

四、腭裂阻塞器205

五、腭护板206

六、一般美容修复体206

第四节 上颌骨缺损的美容修复209

一、上颌骨缺损的分类209

二、上颌骨缺损美容修复的固位设计211

三、上颌骨缺损的即刻美容修复213

四、上颌骨缺损的正式义颌美容修复214

第五节 下颌骨缺损的美容修复218

一、防止下颌骨移位的颌导板治疗218

二、具有连续性的下颌骨缺损的美容修复219

第十八章 牙颌畸形的矫治基础221

第一节 牙颌畸形的病因及临床表现221

一、遗传因素222

二、环境因素223

三、牙颌畸形的临床表现224

第二节 牙颌畸形的检查诊断225

一、正常?225

二、错?的分类228

三、正畸常用的检查方法230

第三节 牙齿移动的基本原理234

一、矫治力及牙齿移动235

二、矫治中的组织反应236

三、牙齿移动与支抗237

第四节 正畸矫治器240

一、矫治器应具备的性能240

二、矫治器的类型240

三、矫治器的组成及作用原理241

第十九章 常见牙颌畸形的矫治245

第一节 早期预防及阻断性矫治245

一、早期预防及预防矫治245

二、阻断性矫治249

第二节 常规正畸矫治254

一、全面的正畸矫治255

二、小范围的牙移动治疗262

第三节 外科-正畸联合矫治266

一、适应证266

二、术前诊治程序266

三、术前正畸267

四、常见颌骨畸形及手术268

五、术后正畸269

第二十章 外科正牙术270

第一节 概述270

第二节 历史270

第三节 生物学基础271

第四节 手术适应证273

第五节 术前准备273

一、病历记录273

二、患者和医生的心理准备274

三、图像和模型记录274

四、手术器械274

五、术前准备和麻醉274

第六节 基本手术操作274

一、切开275

二、截骨275

三、钻骨275

四、复位与调整276

五、缝合与固定277

第七节 诊断和基本手术方法277

一、前牙拥挤畸形277

二、多数前牙反?畸形278

三、多数前牙开?畸形278

四、前牙过大牙间隙和多生牙畸形279

五、上牙槽前突畸形280

六、上下牙槽前突畸形281

七、其他畸形281

八、修复前外科正牙术281

第八节 术后处理和并发症防治282

一、术后处理282

二、并发症防治282

第二十一章 口腔预防医学与牙齿美容保健283

第一节 龋病的预防283

一、龋病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283

二、龋病预防措施和方法285

第二节 牙周病的预防290

一、牙周病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290

二、牙周病预防措施和方法292

第三节 口腔保健296

一、食物与口腔保健296

二、妇幼牙齿保健296

三、中小学生口腔保健297

四、中老年人口腔保健2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