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体育养生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万朝顺编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4820038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38页
- 主题词:体育保健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体育养生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中华体育养生学的概念1
一、什么叫中华体育养生学1
二、学习中华体育养生学的任务4
三、什么叫养生4
四、养生的内涵与特性6
第二节 养生体育7
一、养生体育的特点7
二、养生体育的前景9
三、养生体育的作用11
四、终身体育的内涵11
第三节 古人对生命与健康的论述12
一、传统养生学对生命与健康的认识12
二、古人对养生者的评价13
第二章 健康观念15
第一节 传统的健康观念15
一、朴素的健康观念15
二、古代练功家的健康观念16
第二节 当今人们对健康的认识17
一、健康的内容17
二、身体机能下降的基本规律18
三、人体健康状态的分类20
四、健康检查21
第三节 保持健康的基本要求23
一、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评价23
二、健康的要素24
三、人体健康与寿命的因素30
四、身体形态的基本要求31
第三章 体育养生学的起源34
第一节 远古时期的体育养生学34
一、原始体育与养生34
二、华胥氏之民与养生36
三、《山海经》记载的养生活动37
第二节 夏商周时期的体育养生学39
一、夏商周时期体育养生学的特点39
二、酒与医疗40
三、禹步41
四、彭祖养生术42
五、“五福”、“六极”44
六、《周易》46
第三节 人类生存实践与养生47
一、对自然的适应过程47
二、劳作与生理防护48
三、饮食起居49
第四章 体育养生学的发展概况50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体育养生学50
一、春秋战国时期体育养生学的特点51
二、《黄帝内经》52
三、《行气玉佩铭》56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体育养生学57
一、百戏的形成58
二、炼丹术60
三、辟谷62
四、养生史料67
五、华佗与五禽戏69
六、《太平经》71
七、《参同契》72
第三节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体育养生学74
一、两晋南北朝时期体育养生学的特点74
二、玄学理论75
三、养生论75
四、《抱朴子》76
五、《养性延命录》81
第四节 隋唐时期的体育养生学84
一、隋唐时期体育养生学的特点85
二、孙思邈的养生思想86
三、《诸病源候论》的养生观点90
四、《天隐子》养生方法91
第五节 宋元时期的体育养生学92
一、宋元时期体育养生学的特点93
二、导引应用于医疗94
三、《二十四势坐功图》95
四、《云笈七签》96
五、朱熹的体育养生思想96
六、丘处机的养生方法97
第六节 明清时期的体育养生学98
一、明清时期体育养生学的特点99
二、明清时期的武术活动100
三、张景岳的体育养生思想101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体育养生学104
一、民国时期的武术活动104
二、理论研究与养生著述104
三、引进国外体育106
第五章 体育养生学的流派107
第一节 道家流派107
一、道家的养生特点107
二、道家的养生方法108
第二节 儒家流派110
一、儒家的养生特点110
二、儒家的养生方法111
第三节 中医流派117
一、中医的养生特点117
二、中医人体保健的辩证观点117
三、中医饮食养生的观点119
四、中医运动养生的基本特点120
第四节 武术流派124
一、武术的养生特点124
二、武术的内容与分类125
三、武术养生方法的生理意义126
四、注重武术道德修养126
五、武术功夫的训练特点127
第五节 佛教流派128
一、佛教的养生特点129
二、佛教的养生方法129
第六章 体育养生学的科学基础132
第一节 体育养生方法的内容132
一、整体性健身方法132
二、针对性健身方法133
三、医疗体育134
第二节 体育养生方法应具备科学的健身观135
一、要有科学的健身观135
二、运动方法应有科学性138
第三节 体育养生项目的动作编排与运动方法139
一、动作编排合理,符合训练学原则139
二、运动方法的安全性140
三、养生体育与医务监督140
第七章 体育养生学的传播特点143
第一节 养生方法传授的基本方式143
一、身传口授143
二、文字记载144
第二节 养生理法存在的问题145
一、有经验主义色彩145
二、部分养生方法违背科学147
第三节 文字表述对养生方法的要求148
一、古汉语与养生方法148
二、文字表述对养生方法的三方面要求148
三、传统养生方法与现代健身活动的结合问题149
第八章 体育养生学说151
第一节 整体观学说151
一、什么叫整体观151
二、整体观学说在现代体育中的运用152
第二节 形神统一学说153
一、什么叫形神统一153
二、心理养生是传统养生学的重要范畴154
三、怎样保持稳定的情绪155
四、体育锻炼对心理的积极影响156
第三节 天人相应学说157
一、什么叫天人相应157
二、地域环境与身体健康158
三、四季养生方法159
第四节 阴阳学说162
一、什么叫阴阳162
二、五行理论164
三、阴阳的变化机理165
第九章 体育养生与自然环境167
第一节 体育养生与五运六气167
一、迎风天气与体育运动167
二、酷热天气与体育运动168
三、湿热天气与体育运动169
四、寒冷天气与体育运动169
五、雾天与体育运动169
六、雪天与体育运动170
七、能见度低的环境与体育运动170
第二节 现代体育与环境170
一、竞技体育与环境的关系170
二、竞技体育与时差的关系171
三、古代练功家对环境与功夫训练的认识172
第三节 体育养生与时辰的关系173
一、古人对养生锻炼与时辰理论的认识173
二、早晨体育锻炼的生理机理174
三、晚上体育锻炼的生理机理176
第四节 水浴与养生178
一、传统养生学对水浴的观点178
二、现代体育对水浴的观点183
第十章 养生之道与抗衰老理论187
第一节 养生之道的基本内容187
一、什么叫养生之道187
二、传统医学对养生之道的认识188
三、养生之道的主要方面191
第二节 怎样学习养生之道191
一、学习养生之道的方法191
二、养生要注意各种练养功夫193
三、刻意追求多种养生方法的利弊194
第三节 学习养生之道应注意的问题195
一、养生以不伤为本195
二、不为养生所困199
三、养生要预防走入死胡同200
第四节 对抗衰老理论的认识202
一、衰老的概念202
二、传统养生学抗衰老的理论202
三、现代科学对衰老的认识203
第十一章 体育养生方法205
第一节 太极拳205
一、太极拳的源流205
二、太极拳的健身作用206
三、太极拳的训练要求207
四、太极拳的运动技术要求208
第二节 六字诀209
一、六字诀的养生机理209
二、六字诀的功法学练210
第三节 五禽戏212
一、五禽戏的基本技术212
二、五禽戏的功法学练213
三、注意事项221
第四节 八段锦221
一、八段锦的源流221
二、八段锦的练法特点222
三、八段锦的技术要求222
四、八段锦的功法学练223
五、注意事项228
第五节 易筋经229
一、什么叫易筋经229
二、《易筋经》的内容与特点230
三、易筋经的功法学练231
第六节 气功239
一、气功的概念239
二、气功的基本训练239
三、哪些人不能练习气功243
四、练功偏差243
附录 古代养生体育对症防治疾病的方法244
一、心脏病养生体育疗法244
二、肺脏病养生体育疗法245
三、肝脏病养生体育疗法246
四、脾脏病养生体育疗法247
五、胆病养生体育疗法248
六、糖尿病养生体育疗法248
七、肾脏病养生体育疗法249
八、眼病养生体育疗法250
九、腹泻养生体育疗法250
十、消化不良养生体育疗法250
十一、胸部疼痛养生体育疗法251
十二、腹痛养生体育疗法251
十三、腰背病养生体育疗法253
十四、虚劳病养生体育疗法254
十五、脚气病养生体育疗法255
十六、感冒养生体育疗法256
十七、头痛养生体育疗法256
十八、眩晕养生体育疗法257
十九、遗精养生体育疗法258
二十、偏瘫养生体育疗法258
参考文献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