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管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管理学
  • 李永峰等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63页
  • 文件大小:166MB
  • 文件页数:4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管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绪论1

1.1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2

1.1.1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根源2

1.1.2环境管理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学科地位10

1.1.3环境管理的目的和任务12

1.2环境管理的主体、对象和内容14

1.2.1环境管理的主体与客体14

1.2.2环境管理的对象16

1.2.3环境管理学科的内容17

1.3环境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21

1.3.1环境管理思想的发展21

1.3.2环境管理和环境管理学的发展23

思考题25

推荐读物25

参考文献25

2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26

2.1可持续发展理论27

2.1.1可持续发展的提出27

2.1.2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则28

2.1.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9

2.1.4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论29

2.1.5可持续发展的措施30

2.2管理科学理论31

2.2.1管理学的定义31

2.2.2管理学的研究方法32

2.2.3管理的作用32

2.2.4管理的职能33

2.2.5环境管理的特点及其复杂性34

2.2.6管理学理论在环境管理学上的应用前景35

2.3循环经济理论35

2.3.1循环经济的定义36

2.3.2循环经济的原则36

2.3.3循环经济的基本观念37

2.3.4循环经济的研究内容38

2.3.5循环经济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39

2.4行为科学理论40

2.4.1行为学的定义40

2.4.2行为学研究的原则41

2.4.3行为学的研究方法41

2.4.4行为科学理论分类43

2.4.5人类作用于环境的行为及其特点44

2.4.6行为科学在环境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44

2.5环境—社会系统理论45

2.5.1环境—社会系统的内涵45

2.5.2环境—社会系统的内容45

2.5.3环境—社会系统的应用46

2.6生态经济学理论46

2.6.1生态经济学的概念47

2.6.2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内容48

2.6.3生态经济学的特点49

2.7统计学理论50

2.7.1统计的含义50

2.7.2统计研究中的基本概念50

2.7.3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51

2.7.4统计学研究的基本环节52

2.7.5统计学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52

思考题53

推荐读物54

参考文献54

3环境管理的行政手段与政策方法55

3.1环境行政管理概述56

3.1.1概述56

3.1.2环境行政管理的手段58

3.1.3环境行政组织62

3.2环境行政决策与执行66

3.2.1环境行政决策66

3.2.2环境政策的执行70

3.2.3环境政策评估72

3.2.4环境政策终结75

3.3环境行政监督与环境行政责任77

3.3.1环境行政处分与处罚77

3.3.2环境行政复议、诉讼、赔偿80

3.4中国环境政策及创新85

3.4.1中国环境政策的发展变化85

3.4.2中国环境政策的基本特征86

3.4.3中国环境政策改进及创新的方向87

思考题88

推荐读物89

参考文献89

4环境管理的法制范畴与强制约束90

4.1环境法概述91

4.1.1环境法的发展91

4.1.2环境法体系93

4.1.3环境法的特点94

4.1.4环境法律关系94

4.2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96

4.2.1环境法的理念与原则96

4.2.2环境基本法与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概述97

4.2.3事前预防类法律制度98

4.2.4行为管制类法律制度99

4.2.5影响与诱导类法律制度100

4.2.6事后补救类法律制度101

4.3环境管理的法制范畴101

4.3.1环境污染防治法101

4.3.2自然保护法102

4.3.3物质循环管理与节能法103

4.3.4环境侵害救济法103

4.3.5危害环境犯罪制裁法104

4.4环境犯罪与环境法的实施104

4.4.1环境犯罪的构成特征与分类104

4.4.2环境犯罪的刑事责任105

4.4.3环境污染与环境监管失职犯罪106

4.4.4废物污染环境犯罪107

4.4.5环境行政诉讼与复议109

4.4.6环境纠纷113

4.4.7环境诉讼114

4.4.8环境法律责任114

4.5国际环境法116

4.5.1国际环境法的概念与特点116

4.5.2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117

4.5.3国际环境法体系118

4.5.4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制度118

思考题121

推荐读物122

参考文献122

5环境管理的实施方法与技术手段123

5.1环境管理的实施方法124

5.1.1环境规划124

5.1.2环境审批128

5.1.3环境监察132

5.2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137

5.2.1环境标准137

5.2.2环境监测140

5.2.3环境评价145

思考题153

推荐读物154

参考文献154

6环境管理的政治措施与经济手段155

6.1环境管理的政治措施156

6.1.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156

6.1.2政府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157

6.1.3社会团体和组织的作用160

6.1.4环境政策161

6.1.5环境管理的古代思想162

6.1.6环境管理的当代思想163

6.2中国环境政策概述165

6.2.1中国环境政策的特点165

6.2.2中国环境政策的体系166

6.2.3中国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的关系168

6.2.4中国环境政策的发展历程169

6.3环境经济外部性172

6.3.1环境经济外部性的形式172

6.3.2环境经济外部性的内在化方法173

6.4环境经济手段——传统方法178

6.4.1排污收费178

6.4.2排污交易179

6.4.3生态补偿180

6.4.4环境税181

6.4.5补贴与奖励183

6.5环境经济手段——市场方法185

6.5.1概述185

6.5.2市场手段的类型185

6.5.3污染收费186

6.5.4环境补贴186

6.5.5保证金/还款制度187

6.5.6排污许可证制度188

6.5.7结论188

思考题191

推荐读物192

参考文献192

7水环境管理与水质工程193

7.1水环境与水环境管理194

7.1.1水资源与水环境194

7.1.2水环境管理基础196

7.1.3水环境管理分类198

7.2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199

7.2.1水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199

7.2.2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201

7.2.3水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202

7.2.4 GIS在水环境管理中的应用203

7.3国外水环境管理206

7.3.1美国206

7.3.2日本207

7.3.3其他国家水环境管理209

7.4水质与水质标准210

7.4.1水体中的杂质与水体性质210

7.4.2水体富营养化与自净211

7.4.3用水水质标准211

7.4.4污水排放与回用标准213

思考题217

推荐读物217

参考文献218

8空气质量工程与管理219

8.1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220

8.1.1大气的组成220

8.1.2大气污染的定义220

8.2大气污染物来源221

8.2.1大气污染物221

8.2.2气溶胶态污染物221

8.2.3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221

8.3大气污染源222

8.4大气污染的影响222

8.4.1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222

8.4.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23

8.4.3对动植物的损伤225

8.4.4对于器物和材料的影响225

8.5大气污染综合防治225

8.5.1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定义225

8.5.2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措施226

8.6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228

8.6.1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228

8.6.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29

8.6.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229

8.6.4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29

8.6.5空气污染指数及报告230

8.7美国大气污染控制法规理论及原则231

8.7.1美国大气污染法律和法规231

8.7.2大气污染控制理论232

8.7.3四种理论232

8.7.4市场调节和排放权234

8.7.5美国大气污染法主体内容235

思考题236

推荐读物236

参考文献236

9固体废弃物与危险废物管理237

9.1固体废物管理概述238

9.1.1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制度238

9.1.2我国固体废物管理系统241

9.2固体废物管理的技术经济政策242

9.2.1固体废物管理的技术政策242

9.2.2固体废物管理的经济政策243

9.3我国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标准体系244

9.3.1固体废物分类标准244

9.3.2固体废物监测标准245

9.3.3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245

9.3.4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标准246

9.4危险废物管理247

9.4.1危险废物的分类及鉴别247

9.4.2危险废物的管理与控制262

9.5我国危险废物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266

9.5.1我国危险废物管理现状266

9.5.2我国危险废物管理存在问题267

思考题269

推荐读物270

参考文献270

10区域环境管理271

10.1城市环境管理272

10.1.1城市及其城市环境效应272

10.1.2中国城市环境现状274

10.1.3城市环境管理发展与目标276

10.1.4城市环境管理主要途径和方法279

10.1.5城市环境管理对策281

10.2农村环境管理283

10.2.1农村环境问题及环境治理283

10.2.2农村环境管理发展与目标286

10.2.3农村环境管理的主要途径与方法289

10.2.4农村环境管理的对策291

10.3流域环境管理293

10.3.1流域环境及流域环境现状293

10.3.2流域环境管理现状及目标295

10.3.3流域环境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300

10.3.4流域综合环境管理对策301

思考题304

推荐读物304

参考文献304

11产业环境管理306

11.1政府宏观产业环境管理307

11.1.1政府产业环境管理的概念307

11.1.2政府对企业进行环境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307

11.1.3政府对行业进行环境管理主要途径和方法308

11.2企业微观产业环境管理311

11.2.1企业环境管理的概念311

11.2.2企业环境管理的理论和实践312

11.2.3企业环境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312

11.3清洁生产与环境审计314

11.3.1清洁生产的产生及含义314

11.3.2清洁生产的内容315

11.3.3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316

11.3.4清洁生产的工具316

11.3.5环境审计318

11.3.6产品生命周期环境管理319

11.4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321

11.4.1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概述321

11.4.2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322

11.4.3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实践和前景323

11.4.4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认证325

11.4.5清洁生产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区别327

11.5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328

11.5.1循环经济概述328

11.5.2循环经济的实践330

11.5.3生态工业330

思考题333

推荐读物333

参考文献333

12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334

12.1概述335

12.1.1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特点335

12.1.2自然资源的分类336

12.1.3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338

12.1.4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340

12.2不可更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342

12.2.1概述342

12.2.2矿产资源的保护与管理342

12.2.3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343

12.3可更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344

12.3.1概述344

12.3.2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345

思考题347

推荐读物347

参考文献348

13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349

13.1战略环境影响评价350

13.1.1概述350

13.1.2国外SEA发展历程350

13.1.3我国SEA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352

13.2战略环境管理发展历程352

13.2.1改革开放前我国对环保问题的曲折认识352

13.2.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进程353

13.3中国战略环境评价356

13.3.1中国战略环境评价理论研究进展356

13.3.2中国战略环境评价的制度化和法制化357

13.3.3中国战略环境评价制度的特点358

13.3.4中国战略环境评价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361

13.3.5战略环境评价的预测与评估方法362

思考题371

推荐读物371

参考文献371

14中国环境管理372

14.1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373

14.1.1中国环境管理的形成373

14.1.2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375

14.1.3中国环境管理的体制和机构379

14.1.4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385

14.2中国环境管理方针与基本政策388

14.2.1中国环境保护方针388

14.2.2中国环境保护政策389

14.3中国环境管理基本制度395

14.3.1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体系395

14.3.2“老三项”制度397

14.3.3“新五项”制度402

14.3.4其他环境管理制度408

思考题411

推荐读物412

参考文献412

15 国外环境管理413

15.1美国环境管理简介414

15.1.1美国环境管理的体制与机构414

15.1.2美国环境管理的主要政策416

15.1.3美国环境管理的主要特点419

15.2欧盟环境管理简介420

15.2.1欧盟环境管理的体制与机构420

15.2.2欧盟环境管理的主要政策420

15.2.3欧盟环境管理的主要特点422

15.3德国环境管理简介423

15.3.1德国环境管理的体制与机构423

15.3.2德国环境管理的主要政策425

15.3.3德国环境管理的主要特点426

15.4日本环境管理简介426

15.4.1日本环境管理的体制与机构426

15.4.2日本环境管理的主要政策428

15.4.3日本环境管理的主要特点429

15.5澳大利亚环境管理简介430

15.5.1澳大利亚环境管理的体制与机构430

15.5.2澳大利亚环境管理的主要政策431

15.5.3澳大利亚环境管理的主要特点432

15.6印度环境管理简介433

15.6.1印度环境管理的体制与机构433

15.6.2印度环境管理的主要政策435

15.6.3印度环境管理的主要特点437

思考题438

推荐读物438

参考文献438

16全球环境问题与管理439

16.1全球环境问题440

16.1.1全球环境问题的提出背景440

16.1.2全球环境问题的分类及主要产生原因440

16.1.3全球环境问题的特点446

16.1.4全球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447

16.2全球环境问题的应对策略447

16.2.1提高认识、加强全球合作447

16.2.2转变经济发展模式448

16.2.3加强科学研究449

16.2.4加强环保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活、消费观念449

16.3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450

16.3.1什么是全球环境问题管理450

16.3.2全球环境问题管理的内容450

16.3.3全球环境问题管理的基本原则451

16.3.4全球环境问题管理的机构453

16.3.5全球环境问题管理依据的重要公约456

16.3.6全球环境管理行为效果的检查与监督459

16.4中国关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立场与态度460

16.4.1中国对国际环境活动的积极参与460

16.4.2中国对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则立场461

思考题463

推荐读物463

参考文献4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