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湖泊河流环保疏浚工程技术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湖泊河流环保疏浚工程技术指南
  • 金相灿,李进军,张晴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7341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96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211页
  • 主题词:湖泊-疏浚工程-指南;河道整治-疏浚工程-指南;湖泊-环境保护-指南;河流环境-环境保护-指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湖泊河流环保疏浚工程技术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环保疏浚的理念与工程效益1

1.1 环保疏浚理念1

1.1.1 环保疏浚的定位——湖泊河流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1

1.1.2 环保疏浚的对象——湖泊河流水体污染底泥沉积区2

1.1.3 环保疏浚的理念——以湖泊河流水污染防治理念为指导3

1.2 环保疏浚的工程效益3

1.2.1 环保疏浚目的3

1.2.2 工程效益3

1.3 环保疏浚技术的应用条件6

1.3.1 外源污染控制和治理是环保疏浚实施的基础和前提条件6

1.3.2 局部重点疏挖治理符合湖泊生态学规律和经济水平现状,是环保疏浚的重要原则6

1.3.3 环保疏浚需与生态重建有机结合才能达到良好效果7

参考文献7

第2章 污染底泥分类及疏浚要求9

2.1 污染底泥分类9

2.1.1 营养盐污染底泥9

2.1.2 重金属污染底泥9

2.1.3 有毒有害有机污染底泥9

2.2 环保疏浚要求10

2.2.1 营养盐污染底泥环保疏浚技术要求10

2.2.2 重金属及有毒有害有机污染底泥环保疏浚技术要求10

参考文献11

第3章 环保疏浚工程的总体设计13

3.1 环保疏浚工程的指导思想13

3.2 环保疏浚工程设计的技术路线13

3.3 环保疏浚工程方案设计15

3.3.1 工程区调查与勘测15

3.3.2 工程区划分与工程量估算17

3.3.3 疏浚方案设计19

3.3.4 工程投资与效益估算20

3.4 环保疏浚工程的设计要求20

3.4.1 环保疏浚工程阶段划分21

3.4.2 研究设计阶段的具体要求和内容21

参考文献23

第4章 环保疏浚的技术特点24

4.1 精确勘测与薄层疏浚24

4.1.1 现场勘测精度要求高,需要检测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24

4.1.2 要选择适宜的环保疏浚施工设备以满足工程需要24

4.1.3 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精确监控24

4.2 细颗粒去除与防扩散25

4.2.1 细颗粒及其扩散途径25

4.2.2 施工过程中的防扩散25

4.2.3 输送过程中的防扩散25

4.2.4 余水处理25

4.3 污染底泥的处理与处置26

4.4 环保疏浚中的生态特点26

4.4.1 环保疏浚与生态修复相结合26

4.4.2 合理确定工程实施时间27

参考文献27

第5章 环保疏浚工程的勘测28

5.1 疏浚区底泥污染物勘测28

5.1.1 项目建议书前期调查采样设备28

5.1.2 项目建议书前期调查采样点位与布设29

5.1.3 样品层次划分30

5.1.4 样品分析31

5.2 污染底泥垂直深度勘察31

5.2.1 定位方式和设备32

5.2.2 采样设备33

5.2.3 采样间距36

5.2.4 精度要求37

5.3 底泥环保疏浚范围的确定38

5.3.1 顶板图测量38

5.3.2 底板图绘制要求40

5.4 疏挖区底泥物理力学指标的确定41

5.4.1 指标确定41

5.4.2 试验方法及设备42

5.5 堆场勘测43

5.5.1 堆场测量43

5.5.2 堆场勘察44

5.5.3 堆场周边地质调查48

5.6 输送路线及回水路径的调查与勘测48

5.6.1 输送路线的调查与勘测49

5.6.2 回水路径的调查与勘测49

第6章 环保疏浚设备及其选择51

6.1 国外环保疏浚设备及其发展51

6.1.1 环保疏浚设备的特点及组成51

6.1.2 国外环保疏浚设备介绍51

6.2 环保挖泥机具59

6.2.1 IHC环保绞刀59

6.2.2 国产环保疏浚绞刀59

6.2.3 KURINSUIPA 2号挖泥船的环保挖掘头60

6.2.4 美国Cable Arm公司生产的环保型抓斗61

6.2.5 TOYO高浓度泥浆挖掘与泵送系统61

6.2.6 刮扫式挖掘头62

6.3 精确定位监控疏浚系统63

6.3.1 系统组成63

6.3.2 系统功能64

6.3.3 应用情况65

6.4 环保疏浚设备选择65

6.4.1 污染底泥性质与物理状态66

6.4.2 疏浚施工环境与条件67

6.4.3 不同环保疏浚设备综合性能比较67

第7章 污染底泥疏挖设计69

7.1 疏挖方案制定基础69

7.1.1 污染底泥的分布与工程实施重点区69

7.1.2 考虑生态修复条件69

7.2 疏挖区划分69

7.2.1 划分原则69

7.2.2 划分方法69

7.2.3 疏浚工程量计算方法70

7.3 疏浚施工方法70

7.4 设计施工水位的确定70

7.5 环保疏浚施工工艺流程70

7.6 污染底泥输送方式71

7.6.1 管道输送71

7.6.2 汽车输送71

7.6.3 船舶输送71

第8章 堆场选择与设计72

8.1 堆场选择72

8.1.1 选择原则72

8.1.2 堆场的确定72

8.2 堆场设计73

8.2.1 堆场型式73

8.2.2 堆场容积73

8.2.3 围埝设计73

8.2.4 堆场排水口设计74

8.2.5 余水应急净化处理设施76

8.3 堆场外排水通道设计77

8.3.1 排水通道选线原则77

8.3.2 结构型式77

8.3.3 排水通道流量计算77

8.4 临时堆场恢复79

8.5 堆场的后处理79

8.5.1 堆场快速脱水79

8.5.2 堆场快速植草90

参考文献92

第9章 疏浚污泥的余水处理93

9.1 余水处理标准的确定93

9.1.1 主要控制污染物93

9.1.2 余水处理建议标准93

9.2 余水处理设施与措施95

9.2.1 余水处理量的确定95

9.2.2 余水处理的堆场结构设计与疏浚作业合理安排方法95

9.2.3 余水投药促沉方法96

9.2.4 余水处理构筑物设计100

9.3 其他余水处理新技术109

9.3.1 含重金属余水处理技术109

9.3.2 含有毒有害难降解有机物余水的处理工艺109

9.3.3 含重金属和有毒有害难降解有机物复合污染余水的处理工艺111

参考文献111

第10章 环保疏浚的防二次污染112

10.1 防细颗粒的扩散112

10.1.1 防细颗粒的扩散工艺与设备112

10.1.2 防细颗粒扩散效果检测113

10.2 疏浚过程中的防臭114

10.2.1 臭味成分的测定114

10.2.2 臭气的控制115

10.3 堆场的防二次污染措施116

10.3.1 堆场围堰防侧渗116

10.3.2 堆场底部防渗设计117

10.3.3 堆场顶部防冲刷118

10.4 污染底泥堆场土壤生态修复119

10.4.1 含营养盐底泥堆场土壤生态修复120

10.4.2 重金属污染堆场土壤生态修复120

10.4.3 有毒有机污染物堆场土壤生态修复123

10.5 管理措施125

参考文献126

第11章 疏浚污泥的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127

11.1 污染底泥无害化127

11.1.1 物理化学法127

11.1.2 生物工艺129

11.2 底泥资源化利用129

11.2.1 制造建工材料技术129

11.2.2 土地利用技术130

11.3 其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新技术130

11.3.1 其他底泥无害化技术130

11.3.2 其他底泥资源化利用技术132

参考文献132

第12章 环保疏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33

第13章 工程监理与环境监测136

13.1 工程监理136

13.1.1 疏浚监理137

13.1.2 堆场监理138

13.2 环境监测139

13.2.1 设计阶段的环境监测139

13.2.2 施工期间的环境监测141

13.2.3 施工结束后的环境监测142

13.3 污泥堆场环保监测143

第14章 工程效益评估145

14.1 环境效益145

14.1.1 污染物去除量145

14.1.2 对水质改善或水华控制的作用145

14.1.3 对水环境其他功能的效益146

14.2 社会效益147

14.2.1 改善生态质量,增强城市形象147

14.2.2 防洪减灾147

14.2.3 改善农业生态效益147

14.2.4 确保饮用水安全,维护社会稳定147

14.3 经济效益147

14.3.1 旅游业147

14.3.2 其他产业148

14.3.3 环境产品、环境技术服务148

参考文献148

第15章 环保疏浚成本149

15.1 环保疏浚成本特点149

15.2 环保疏浚特有成本149

15.2.1 专利费用149

15.2.2 环保措施费149

15.2.3 余水处理工程费150

15.2.4 应急措施费用150

15.3 国民经济评价中的环保疏浚工程的不确定性分析150

15.3.1 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150

15.3.2 不确定性分析的内容和方法150

15.3.3 敏感性分析151

第16章 工程招投标中的注意事项152

16.1 招标文件内容特点152

16.1.1 考核内容152

16.1.2 验收标准152

16.1.3 计量方式152

16.1.4 设备要求152

16.1.5 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要求153

16.2 投标文件内容特点153

16.3 评标方法153

16.3.1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153

16.3.2 综合评估法154

16.3.3 其他评标方法155

附录A 工程案例159

A1 滇池底泥环保疏浚工程159

A1.1 主要技术指标159

A1.2 工程技术特点159

A1.3 工程实施效果160

A1.4 相关图片160

A2 巢湖底泥环保疏浚工程165

A2.1 主要技术指标165

A2.2 工程实施效果166

A3 霞浦湖底泥环保疏浚工程169

A3.1 工程实施背景169

A3.2 湖水水质170

A3.3 蓝藻的发生170

A3.4 底泥疏浚170

A3.4.1 疏浚区域和疏浚底泥数量170

A3.4.2 疏浚深度和去除效率171

A3.4.3 底泥疏浚船172

A3.4.4 中继输泥船173

A3.4.5 底泥处理地174

A4 荷兰Ketelmeer湖底泥环保疏浚工程177

A4.1 疏浚工程实施的背景177

A4.2 疏浚工程概况178

A4.3 疏浚底泥的处置178

A5 英国泉湖公园环保清淤工程180

A6 佛罗里达州South Longboat Key地区疏浚工程183

A7 武钢北湖污水港环保清淤工程185

A8 滇池福保湾沿岸基底修复示范工程187

A8.1 示范工程位置与规模187

A8.2 技术路线及主要工程内容187

A8.3 清洁底泥疏挖及吹填工程设计189

A8.3.1 工艺流程190

A8.3.2 疏挖工程量的计算190

A8.3.3 疏挖设备的选择191

A8.3.4 疏挖设计参数191

A8.3.5 排泥管线布设与泄水口设置192

A8.3.6 疏挖吹填工期的确定192

A9 洱海底泥环保疏浚工程193

A9.1 工程位置与规模193

A9.2 主要工程内容193

A9.3 主要技术指标194

A9.4 工程技术特点195

A9.5 工程实施效果195

A9.5.1 环境效益195

A9.5.2 社会效益1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