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控告举报工作重点与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高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0921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77页
- 文件大小:186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举报-工作-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控告举报工作重点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控告举报工作基础3
第一章 控告举报工作的性质、任务和原则3
第一节 控告举报工作的性质与作用3
第二节 控告举报工作的任务6
第三节 控告举报工作的基本原则10
第四节 控告举报工作的特点和法律责任13
第五节 正确认识、准确定位“控告举报工作”16
第二章 控告举报工作机构的职权与义务18
第一节 控告举报工作机构设置19
第二节 基本职责22
第三节 基本职权29
第四节 义务及工作特点和要求31
第三章 涉检信访工作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格局33
第一节 涉检信访工作的领导体制33
第二节 各业务部门在涉检信访工作中的分工36
第三节 涉检信访工作的运行机制37
第四节 检察长在涉检信访工作中应起的作用38
第四章 控告举报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能44
第一节 岗位责任与特点45
第二节 素质能力与要求51
第五章 控告举报人的权利保障56
第一节 权利保障的重要意义56
第二节 权利义务的主要内容59
第三节 权利保障的基本要求63
第六章 控申举报接待室的综合功能与设施67
第一节 控申举报接待室功能的再认识67
第二节 控申举报接待室的功能划分与要求71
第三节 发挥控申举报接待室的法律文化宣传功能72
第四节 提升控申举报接待室窗口形象的几点意见75
第七章 控告举报事项的分类及处理78
第一节 控告举报事项的类型及处理原则78
第二节 处理控告举报事项的程序84
第三节 处理控告举报事项的基本要求90
第二编 办理涉检信访事项的程序与规范97
第八章 办理群众控告举报来电事项97
第一节 群众来电的几种形式97
第二节 接听群众电话及基本要求98
第三节 处理人民群众来电控告举报程序100
第四节 处理群众来电情况的回复形式102
第九章 办理人民群众来信103
第一节 受理来信103
第二节 来信事项的审查办理105
第三节 来信事项的交办和转办108
第四节 特殊信件的处理111
第五节 办理来信事项的答复以及须注意的问题112
第十章 接待来访116
第一节 接待来访工作的重要性和工作理念116
第二节 接待群众来访的语言技巧和行为规范118
第三节 上访类型及接待技巧120
第四节 接待来访的方法121
第五节 一些特殊来访的接待方法126
第十一章 接待处理集体来访128
第一节 正确认识集体访128
第二节 集体访的主要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129
第三节 应对策略和措施131
第四节 处理集体访的经验借鉴和教训135
第十二章 检察长接待群众来访、阅批群众来信制度的实践与完善138
第一节 检察长接待群众来访制度的实践基础138
第二节 检察长接访群众制度的重要意义142
第三节 检察长接访群众制度的完善与发展145
第十三章 涉检信访案件的督查督办149
第一节 督查督办工作的问题和法规依据149
第二节 督查督办工作的职能和原则151
第三节 督查督办工作的创新完善和充分发挥154
第十四章 涉检信访案件的评查159
第一节 涉检信访案件评查机制的意义和性质159
第二节 涉检信访案件评查机制的组织领导和基本原则161
第三节 涉检信访案件评查的范围、重点和基本内容与要求163
第四节 涉检信访案件评查工作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和进一步完善的设想169
第十五章 控告举报信息工作172
第一节 控告举报信息的特点172
第二节 控告举报信息的重要作用173
第三节 控告举报信息的收集与筛选174
第四节 整理分析各类控告举报信息的方法及要求176
第五节 重大紧急信访信息的报告与处理178
第六节 提高控告举报信息质量和时效的几点意见180
第三编 办理举报事项的程序与要领185
第十六章 举报线索的受理185
第一节 举报线索的来源、渠道与特点185
第二节 举报线索的受理方式与方法192
第三节 举报线索分流的程序与要求201
第四节 举报线索受理分流的特殊要求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05
第十七章 举报线索的审查与管理209
第一节 举报线索审查与管理的原则209
第二节 举报线索管理的权限要求214
第三节 举报线索的交办、转办与办理程序218
第四节 举报线索信息数据分析要点223
第十八章 举报线索的初核229
第一节 举报线索初核的概念、特点、范围和作用229
第二节 举报线索初核的任务234
第三节 举报线索初核的原则239
第四节 举报线索初核的方法与技巧242
第十九章 办理举报事项的答复与反馈252
第一节 答复反馈的概念、特征及意义252
第二节 举报答复的方式方法256
第二十章 举报保护与奖励261
第一节 保护与奖励的目的与意义261
第二节 举报保护的措施与方法265
第三节 奖励的确定与方式272
第四节 保护奖励举报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76
第四编 控告举报工作的探索与发展281
第二十一章 当前涉检信访的成因与对策281
第一节 当前涉检信访的特点281
第二节 涉检信访问题突出的诱因282
第三节 处理涉检信访事项中存在的问题284
第四节 防止和减少涉检信访问题的对策286
第二十二章 涉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与完善290
第一节 涉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的重要作用及当前存在的问题290
第二节 涉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292
第三节 涉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重要环节295
第二十三章 涉检信访举报事项风险评估预警机制与完善303
第一节 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工作开展的背景及规范化304
第二节 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工作的主要原则和基本精神306
第三节 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工作的主要制度309
第二十四章 涉检信访举报听证制度的实践和完善311
第一节 涉检信访听证制度的实践探索311
第二节 涉检信访听证制度的法律和实践价值312
第三节 涉检信访听证制度听证前的准备工作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314
第二十五章 涉检信访终结机制及完善316
第一节 涉检信访终结工作机制的含义及其制度的基本属性316
第二节 健全完善涉检信访终结机制的必要性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318
第三节 涉检信访案件终结机制的适用范围、条件和程序321
第四节 涉检信访终结工作的法律效力及应注意的问题325
第二十六章 涉检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与完善328
第一节 当前涉检信访工作责任制度建设情况329
第二节 涉检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存在的问题、完善的方法及应坚持的原则334
第二十七章 控告举报工作目标考核制度与完善339
第一节 当前控告举报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建设情况340
第二节 目前控告举报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存在的问题342
第三节 设置控告举报工作目标考核标准应坚持的原则344
第四节 控告举报工作目标考核制度的完善346
第二十八章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规则》有关控告检察工作修改内容的理解和适用349
第一节 有关控告检察工作的修改内容及其理解349
第二节 在实践中如何做好新工作357
第三节 按照中办国办文件要求加强控告队伍建设361
第二十九章 民事控告检察工作实务364
第一节 民事控告检察业务概述364
第二节 新《民事诉讼法》对民事控告检察业务的影响365
第三节 民事监督案件的受理审查368
第四节 控告检察部门受理民事行政案件工作流程374
后记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