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恶性暴力”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及其治理对策研究研究报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恶性暴力”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及其治理对策研究研究报告](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1054159.jpg)
- 郭学德负责 著
- 出版社: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 ISBN: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72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恶性暴力”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及其治理对策研究研究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恶性暴力”腐败现象的涵义和特点2
(一)“恶性暴力”腐败现象的涵义2
(二)“恶性暴力”腐败现象的特点3
1、腐败内容价值取向的“权力化”3
2、腐败行为主体的单一性4
3、腐败行为侵犯对象的明确性4
4、腐败行为过程的计划性和预谋性5
5、腐败手段的“暴力化”5
6、腐败色彩的“黑色化”6
7、腐败程度的“深度化”和“极端化”7
8、腐败性质的“政治化”8
二、“恶性暴力”腐败现象的具体表现和发展趋势8
(一)“恶性暴力”腐败现象的具体表现及其典型案例8
1、河南省平顶山市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长河雇凶谋杀举报人河南省舞钢市八台镇原常务副镇长吕净一案9
2、广东省阳春市原副市长杨启周出资50万元雇凶谋杀市长曾威斌案11
3、福建省环保局原副局长杨锦生雇凶用硫酸毁容伤害局长杨明奕案14
4、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规划土地管理局原局长徐建设雇凶谋杀商丘市建委副主任兼城市规划管理局局长李文忠案16
5、河南省兰考县农机综合服务总公司原党总支书记、总经理丰学良雇凶报复纵火杀人案18
6、山东省德州市城市信用社中心社副主任夏志华雇凶谋杀信用中心社第一副主任苗建国案19
7、山东省水产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正厅级)张程震雇凶报复杀害山东省农村经济开发中心总经理王家斌(正厅级)案20
(二)“恶性暴力腐败”现象令人担忧的发展趋势23
1、案件数量逐年增加,且有蔓延扩大之势23
2、涉案人员职务越来越高24
3、雇凶金额越来越大24
4、伤害方式日趋多样25
5、伤害手段日趋残忍25
6、“黑社会”色彩日趋浓厚25
三、“恶性暴力”腐败现象的严重消极社会心理影响和社会危害26
(一)“恶性暴力”腐败现象的严重消极社会心理影响26
1、滋生了民众的迷惘、怀疑心理26
2、加深了民众的恐惧、担忧心理27
3、强化了民众的悲观、失望心理27
4、加剧了民众的不满、愤慨心理28
(二)“恶性暴力”腐败现象的严重社会危害28
1、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和形象,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声誉,加剧了民众对党和政府的不信任感28
2、严重损害了广大干部的形象和威信,从而加大了广大干部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难度29
3、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毒化了人们的思想,造成了严重的价值危机、信仰危机、信任危机、信心危机30
4、进一步刺激了黑恶社会势力的发展,加剧了社会环境的进一步恶化31
5、进一步滋生、刺激了其他种种腐败现象,引发了其他大量犯罪活动32
6、给受害人及其家庭、亲属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痛苦,从而造成了社会健康细胞的缺失,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32
7、有可能被西方和境外的反华敌对势力所利用,成为诬蔑、攻击、干涉我国内政、颠覆国家政权的一个借口34
四、“恶性暴力”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深层次原因34
(一)权力结构和权力运行机制方面的缺陷34
1、“权力利益”巨大化35
2、“权力结构”集权化37
3、“权力监督”虚空化40
4、“惩治机制”低效化42
(二)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原因43
1、“官本位”、“权本位”、“帮会文化”、“厚黑意识”、“拜金主义”“拜权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和意识的影响,是滋生谋官害命、报复杀人“恶性暴力腐败”现象的社会文化因素44
2、社会经济收入来源多元化、特别是一部分领导干部“灰色收入”、“黑色收入”的急剧增加,为谋官害命、雇凶杀人“恶性暴力腐败现象的滋生提供了必要的社会经济条件49
3、社会无业人员、刑事外逃和刑满释放人员等社会“高危人群”的大量存在,以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滋生发展,为谋官害命、报复杀人“恶性暴力腐败”现象的滋生,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土壤条件51
(三)党的建设和思想教育方面的原因55
1、治党不严55
2、思想教育不力57
3、党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方面的缺陷58
五、遏制和消除“恶性暴力”腐败现象对策的思考59
(一)高度警觉,提高全党对“恶性暴力腐败”现象严重危害性的认识59
(二)排除干扰,依法严惩雇凶主谋,坚决遏制“谋官害命”等恶性暴力腐败和犯罪现象的蔓延势头60
(三)强化教育,进一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道德修养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努力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63
1、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使党员领导干部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为共产主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坚定信念63
2、强化道德修养教育,对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提出较一般民众更高的道德要求63
3、强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权力观64
(四)创新制度,优化权力结构,建构科学、制衡、规范的权力结构体系和结构合理、配制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66
1、优化权力配制,建构科学、制衡、规范的权力结构体系66
2、创新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和形成结构科学、相对独立、相互配合、精干高效的权力监督体制和结构合理、配制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67
3、创新“利益”监管机制,建立科学、透明、廉洁的“权力——责任——利益”机制68
4、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努力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有效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选人用人机制69
5、创新查处、惩罚机制,进一步加大查处、惩罚力度,提高腐败成本和犯罪成本70
(五)从严治党,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实现党内制度创新70
1、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逐步推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70
2、进一步增强和发挥党的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71
3、改革、创新党内选举制度,建立、完善党内询问、质询、罢免、撤换制度71
(六)优化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净化社会空气,为铲除“恶性暴力”腐败现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