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基于Cadence PSD (OrCAD)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崔玉芹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3777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20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438页
- 主题词:电子电路-电路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Pspice-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基于Cadence PSD (OrCAD)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创建电路及PSpice基本分析第一章 概述3
1.1 OrCAD设计平台的结构3
1.2 PSpice A/D的基本功能4
1.3 仿真文件7
1.3.1 Capture生成的文件7
1.3.2 PSpice生成的文件8
1.4 PSpice文件存放的目录结构9
1.5 器件及器件库简述10
第二章 Capture13
2.1 Capture的结构13
2.2 Capture的环境配置13
2.2.1 Preferences14
2.2.2 Design Template17
2.2.3 Design Properties21
2.2.4 Schematic Page Properties22
2.3 绘制电路图23
2.3.1 建立Project23
2.3.2 电路图层次和页面的操作25
2.3.3 单层电路26
2.3.4 分层电路30
2.4 器件配置38
2.4.1 直接配置器件参数38
2.4.2 器件属性编辑器40
2.5 设置激励源40
2.5.1 激励源简介40
2.5.2 使用激励源符号设置激励源41
2.5.3 复合激励源44
2.5.4 编辑激励源49
第三章 模拟电路的常规分析59
3.1 分析总类59
3.2 DC分析59
3.2.1 DC Sweep60
3.2.2 Bias Point63
3.3 AC扫描66
3.3.1 AC扫描分析67
3.3.2 噪声分析69
3.4 参数分析70
3.4.1 全局变量70
3.4.2 温度分析79
3.4.3 模型参数79
3.4.4 电压源和电流源80
3.5 瞬态分析80
3.5.1 Tran分析用到的激励源80
3.5.2 瞬态响应81
第四章 PSpice与Probe视窗的功能与管理87
4.1 概述87
4.2 电路中的测试符88
4.3 进入Probe91
4.3.1 Probe窗口91
4.3.2 基本设置92
4.3.3 Probe的命令93
4.3.4 工具栏97
4.4 Probe的约定、波形显示、运算符及函数101
4.4.1 数字及单位101
4.4.2 显示波形101
4.4.3 运算符及函数102
4.4.4 宏103
4.5 波形的观察与测量105
4.5.1 测量105
4.5.2 测量表达式106
4.5.3 PSpice提供的测量函数109
4.5.4 波形信息及显示方式110
4.5.5 傅立叶变换112
4.6 自定义测量函数113
4.6.1 创建自定义的测量函数113
4.6.2 编辑测量函数116
4.7 与Probe运行相关的文件123
4.7.1 输入数据文件123
4.7.2 cmd文件123
4.7.3 prb文件123
4.7.4 Probe波形的复制124
第五章 数字仿真125
5.1 概述125
5.2 数字激励126
5.2.1 概述126
5.2.2 用DigStimn定义激励源127
5.2.3 创建时钟信号130
5.2.4 用Stimulus编辑器定义总线激励源131
5.2.5 STIMn类器件定义激励源133
5.2.6 FILESTIMn类信号136
5.3 数字仿真138
5.3.1 绘制电路图与设置仿真参数138
5.3.2 数模混合仿真142
5.4 数字仿真的最坏情况分析143
5.4.1 基本概念143
5.4.2 逻辑分析步骤及其故障分析145
第六章 仿真相关问题147
6.1 监测运行模式147
6.2 输出文件148
6.3 设定偏置条件150
6.4 PSpice中的任选项设置153
6.4.1 Analog Simulation153
6.4.2 Output File155
6.5 收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思路156
6.5.1 关于收敛问题156
6.5.2 直流偏置点的收敛160
6.5.3 DC扫描收敛162
6.5.4 瞬态收敛162
第二部分 PSpice高级分析167
第七章 高级分析准备167
7.1 基本介绍167
7.2 数据库168
7.2.1 参数化器件168
7.2.2 高级分析器件库的应用170
第八章 灵敏度分析176
8.1 关于灵敏度分析176
8.2 建立电路176
8.3 设置参数化器件的误差参数178
8.4 运行仿真分析179
8.5 开始灵敏度分析180
8.6 分析结果说明181
8.7 处理分析结果181
第九章 优化设计183
9.1 关于优化设计183
9.1.1 概述183
9.1.2 器件参数183
9.1.3 优化指标183
9.1.4 目标184
9.1.5 约束184
9.1.6 运行优化185
9.2 优化过程185
9.2.1 工作流程图185
9.2.2 在图形编辑器中设置电路186
9.2.3 优化器的工作界面188
9.2.4 优化模式及设置188
9.2.5 导入及设置优化参数188
9.3 通过测量指标优化设计190
9.3.1 导入及设置优化指标190
9.3.2 运行优化分析191
9.3.3 运行数据的显示与操作193
9.4 通过曲线拟合优化设计196
9.4.1 概述196
9.4.2 导入及设置优化指标196
9.4.3 建立参考文件199
9.4.4 运行优化201
9.5 器件模型参数的优化分析206
9.6 优化器的Log文件208
9.7 优化模式208
第十章 Monte Carlo统计分析210
10.1 概述210
10.2 Monte Carlo分析的工作过程211
10.2.1 在绘图页面绘制电路211
10.2.2 在高级分析中设置Monte Carlo212
10.2.3 Monte Carlo的运行及数据分析214
第十一章 Smoke极限分析221
11.1 Smoke的工作流程221
11.2 创建仿真电路222
11.3 运行Smoke分析222
第三部分 PSpice器件建模227
第十二章 建立和编辑器件模型227
12.1 概述227
12.1.1 模型库及其配置227
12.1.2 PSpice模型库中的信息228
12.1.3 建立和编辑模型的方法229
12.2 用模型编辑器创建器件模型230
12.2.1 基于器件特性曲线创建器件模型230
12.2.2 创建基于模板的器件模型236
12.2.3 基于模板创建器件的应用241
12.2.4 编辑模型文本243
12.2.5 在Capture的图形编辑页面编辑器件参数244
12.3 建立子电路网表指令245
12.4 为器件加进Smoke参数250
12.5 编辑器件外形252
第十三章 ABM器件253
13.1 ABM器件及其库文件253
13.2 控制系统器件253
13.2.1 控制系统器件概览254
13.2.2 基本元件255
13.2.3 限幅器256
13.2.4 切比雪夫滤波器257
13.2.5 查表器件260
13.2.6 数学函数262
13.3 PSpice等效器件266
13.3.1 概述266
13.3.2 EVALUE和GVALUE器件266
13.3.3 EMULT、GMULT、ESUM和GSUM268
13.3.4 查表(ETABLE和GTABLE)269
13.3.5 频率响应表(EFREQ和GFREQ)270
第四部分 PCB设计(Layout)第十四章 PCB设计基础275
14.1 PCB的分类及构成275
14.1.1 PCB设计概述275
14.1.2 PCB设计的基本原则277
14.2 PCB板设计软件Layout Plus278
14.2.1 Layout Plus简介278
14.2.2 Layout Plus启动及管理界面279
14.2.3 Layout Plus设计过程280
第十五章 PCB设计准备工作282
15.1 创建电路图及网表282
15.1.1 创建电路图282
15.1.2 建立网表284
15.2 编辑器件封装库285
15.2.1 器件封装的编辑环境285
15.2.2 编辑焊点288
15.2.3 绘图及外框290
15.3 导入网表293
15.3.1 启动Layout Plus293
15.3.2 导入网表293
15.3.3 转换文件中的提示295
15.3.4 进入PCB编辑窗口297
15.4 基本环境设置298
15.4.1 系统环境设置298
15.4.2 用户参数设置300
15.4.3 颜色规则设置301
15.4.4 自动备份设置302
第十六章 布局布线303
16.1 手工布局303
16.1.1 元器件基本操作303
16.1.2 编辑元器件属性305
16.1.3 元器件布局方式308
16.2 手工布线309
16.2.1 安全距离和线宽309
16.2.2 手工布线方式311
16.2.3 手工布线的基本操作312
16.2.4 手工布线其他操作315
16.2.5 手工布线高级设置326
16.3 自动布局330
16.3.1 自动布局基本操作330
16.3.2 自动布局其他操作331
16.3.3 自动布局高级设置334
16.4 自动布线336
16.4.1 自动布线基本操作336
16.4.2 自动布线其他操作337
16.4.3 自动布线高级设置339
第十七章 PCB设计的后期处理345
17.1 PCB板的后处理345
17.1.1 障碍物基本操作345
17.1.2 绘制板框和敷铜347
17.1.3 字符编辑及器件重编号349
17.1.4 装配孔及钻孔表351
17.1.5 尺寸测量及标注354
17.1.6 设计规则检查(DRC)355
17.2 文件的后处理358
17.2.1 生成报表文件358
17.2.2 PCB设计预览359
17.2.3 文件输出和打印361
第五部分 综合应用实例367
第十八章 均衡器的设计及仿真367
18.1 概述367
18.1.1 简介367
18.1.2 均衡器的种类367
18.2 均衡器的设计思路369
18.2.1 调谐电路369
18.2.2 缓冲电路370
18.2.3 放大与输出电路371
18.3 仿真与优化374
18.3.1 缓冲电路374
18.3.2 100 Hz调谐及放大电路376
18.3.3 其他频率的调谐电路379
18.4 进阶测试379
18.4.1 系统电路379
18.4.2 优化输出信号380
附录:声音频率对人体的影响384
第十九章 电子变调器385
19.1 引言385
19.2 设计原理385
19.2.1 变调器的基本原理385
19.2.2 电路原理386
19.3 电路设计386
19.4 电路仿真391
第二十章 可编程函数发生器395
20.1 概述395
20.2 各部分电路介绍396
20.2.1 数字输入396
20.2.2 三角波生成器397
20.2.3 矩形波生成器397
20.2.4 正弦波生成器398
20.2.5 抛物线波生成器399
20.2.6 AM调制信号生成器399
20.2.7 功率放大器401
20.3 仿真结果及相关功能介绍401
20.3.1 波形发生器401
20.3.2 扫频信号的发生402
20.3.3 调幅信号404
20.4 测量及优化过程404
20.4.1 正弦信号的失真度测量404
20.4.2 输出信号频率的优化404
第二十一章 超声波电子驱鼠器407
21.1 系统简介407
21.2 各部分电路原理及仿真结果和分析407
21.2.1 控制信号产生模块的分析407
21.2.2 压控振荡器410
第二十二章 数码显示八路抢答器413
22.1 功能及要求413
22.2 工作原理413
22.3 电路原理414
22.3.1 输入电路415
22.3.2 锁存器控制电路415
22.3.3 数码显示电路416
22.4 电路仿真测试及结果验证416
22.5 PSpice仿真及结果分析417
22.6 消抖电路419
参考文献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