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能源利用及污染物控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能源利用及污染物控制
  • 罗丹,徐江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808820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21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232页
  • 主题词:能源利用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能源利用及污染物控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能源总论1

1.1能源概述1

1.1.1基本概念1

1.1.2能源的分类2

1.2人类的能源利用史4

1.3中国的能源工业8

1.3.1能源结构的现状8

1.3.2能源结构的调整10

1.4常规能源13

1.4.1煤炭13

1.4.2石油16

1.4.3天然气17

1.4.4煤气18

第2章 洁净煤技术19

2.1洁净煤技术概述19

2.2先进燃煤发电技术概述20

2.3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21

2.3.1国外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发展22

2.3.2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发展24

2.4整体煤汽化联合循环零排放技术27

2.5煤基合成燃料油技术32

2.5.1煤焦油的性质32

2.5.2煤基合成燃料油33

2.6水煤浆技术35

2.6.1水煤浆发展情况35

2.6.2水煤浆简介36

第3章 太阳能39

3.1太阳能基本知识39

3.1.1太阳的结构39

3.1.2太阳辐射40

3.1.3太阳能的优、缺点41

3.2太阳能利用的发展概况42

3.2.1太阳能利用的历史42

3.2.2世界主要国家太阳能利用概况43

3.2.3我国太阳能利用概况44

3.3太阳能利用技术47

3.3.1太阳能热发电技术47

3.3.2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49

3.3.3太阳能热利用技术54

第4章 风能60

4.1风的起源及特性60

4.1.1风的起源60

4.1.2风的特性60

4.1.3风的能量61

4.2风力发电技术64

4.2.1风力发电原理64

4.2.2风力机的种类66

4.2.3风力发电系统的组成67

4.2.4风力发电的优势69

4.3国内外风电发展状况69

4.3.1全球风电发展状况概述69

4.3.2世界风电发展格局和趋势70

4.3.3风电发达国家发展现状71

4.3.4中国风力发电现状73

第5章 水能77

5.1水资源的分布77

5.1.1世界水资源的分布77

5.1.2中国水资源分布78

5.2水能资源的利用78

5.2.1水能及水力资源的界定78

5.2.2水能资源的特点79

5.2.3水能资源的利用历史79

5.2.4水能资源的利用前景80

5.3水力发电技术82

5.3.1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82

5.3.2水力发电厂的分类82

5.3.3水力发电厂的构成83

5.3.4水力发电厂的特点85

5.4世界著名水电站简介86

5.4.1世界第一大水电站:三峡水电站86

5.4.2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87

5.4.3世界第三大水电站:古里水电站88

5.4.4世界第四大水电站:大古力水电站88

5.4.5世界最高坝:罗贡坝89

5.4.6世界高重力坝之一:胡佛大坝89

5.4.7尼罗河上的大型水利工程:阿斯旺大坝90

5.5海洋能利用技术91

5.5.1海洋能91

5.5.2海洋能发电技术91

第6章 生物质能94

6.1生物质能基本知识94

6.1.1生物质能的概念94

6.1.2生物质能的优点94

6.1.3生物质能的来源95

6.2生物质能资源状况95

6.2.1世界生物质能资源95

6.2.2中国生物质能资源97

6.3生物质能转化技术98

6.4生物质能工程应用101

6.4.1沼气利用工程101

6.4.2生物质能发电103

6.4.3生物质快速热裂解液化技术107

6.5我国生物质能发展的前景111

第7章 燃料电池技术112

7.1燃料电池概述112

7.1.1燃料电池的发展历程112

7.1.2燃料电池的种类与效率113

7.2碱性燃料电池116

7.3磷酸燃料电池117

7.4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118

7.5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118

7.5.1基本结构118

7.5.2工作原理119

7.5.3质子交换膜120

7.5.4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特性121

7.5.5直接甲醇燃料电池122

7.6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122

7.6.1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特点122

7.6.2 SOFC的分类124

7.6.3 SOFC的结构126

7.6.4国内外研发现状129

7.7生物燃料电池132

第8章 核能135

8.1原子能知识135

8.1.1原子核及原子能135

8.1.2核能的获取途径136

8.1.3核能开发的历史137

8.2核电站138

8.2.1核反应堆简介138

8.2.2核电站工作原理138

8.2.3核电站的分类140

8.3核能的特点146

8.3.1优点146

8.3.2缺点146

8.3.3核辐射的危害146

8.3.4核事件147

8.3.5核电安全148

8.4中国核电的发展149

8.5核聚变150

8.5.1核聚变的概念150

8.5.2可控核聚变的实现途径151

第9章 硫氧化物的控制与脱除技术154

9.1二氧化硫的来源154

9.2二氧化硫的危害154

9.3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现状155

9.4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污染的防治对策157

9.5硫氧化物的控制与脱除技术159

9.5.1燃烧前脱硫技术159

9.5.2燃烧中脱硫技术161

9.5.3燃烧后脱硫技术162

第10章 氮氧化物的控制与脱除技术169

10.1 NOx污染危害169

10.2我国NOx排放情况170

10.3煤炭燃烧时NOx生成机理171

10.4 NOx控制技术173

10.4.1燃烧控制NOx技术173

10.4.2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控制NOx技术175

10.4.3烟气控制NOx技术177

第11章 二氧化碳的捕集与封存技术182

11.1温室效应和CO2排放状况182

11.2 CO2排放控制措施183

11.2.1吸收分离法183

11.2.2吸附分离法184

11.2.3膜分离法185

11.2.4低温蒸馏法188

11.2.5化学链燃烧技术和富氧燃烧技术188

11.2.6石灰石法脱除燃煤烟气中的CO2188

11.3火电厂CO2分离回收技术经济性比较189

11.4 CO2固定利用技术190

11.4.1物理固定190

11.4.2化学固定191

11.4.3生物固定191

第12章 汞的控制与脱除技术192

12.1燃煤过程中汞的排放和污染192

12.2生态环境中汞污染的来源193

12.3燃煤大气汞污染的特征194

12.4汞的环境化学性质和生物效应196

12.4.1汞的主要环境化学性质196

12.4.2汞对动植物和人体的生物效应196

12.5燃煤过程汞控制技术197

12.5.1吸附剂吸附法197

12.5.2洗选煤脱汞方法200

12.5.3常规污染物控制装置脱汞技术201

12.5.4电晕放电等离子体技术201

12.5.5电催化氧化联合处理技术202

12.5.6基于活性炭喷射系统的燃煤电站汞排放控制技术203

12.5.7以半干法为基础的燃煤烟气除汞技术204

第13章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207

13.1城市生活垃圾的来源、分类及特点207

13.1.1城市生活垃圾的来源207

13.1.2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207

13.1.3城市生活垃圾的特点208

13.1.4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209

13.2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210

13.2.1卫生填埋法210

13.2.2堆肥法210

13.2.3焚烧法211

13.2.4热解法212

13.2.5汽化熔融法213

13.3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213

13.3.1垃圾焚烧技术的种类及比较213

13.3.2流化床垃圾焚烧技术215

13.4城市生活垃圾汽化熔融处理技术217

13.4.1流化床汽化与旋风燃烧熔融技术217

13.4.2回转窑外热热解与燃烧熔融技术217

13.4.3热解窑外热热解与吹氧汽化熔融技术218

13.4.4 RCP移动床吹氧热解汽化、吹氧部分燃烧熔融与吹氧流化床燃烧技术219

13.4.5富氧空气直接汽化熔融技术219

参考文献2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