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优势取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优势取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1387352.jpg)
- 张水玲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239883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02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13页
- 主题词:农民教育-职业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优势取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问题的提出1
(一)现代农业发展对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迫切需要1
(二)党和国家有关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的政策要求2
(三)当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的现实问题4
二、研究综述5
(一)发达国家职业农民教育培育体系引鉴研究5
(二)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研究6
三、当下研究取向反思与本研究构想10
(一)当下研究取向反思11
(二)本研究构想12
(三)研究内容及创新12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13
第一章 优势取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现实审视15
一、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战略的基本内容与实施15
(一)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战略的基本内容16
(二)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战略的实施16
二、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体系的基本状况与功能17
(一)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体系的基本状况17
(二)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体系的功能18
三、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实践取向分析18
(一)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实践的典型特征18
(二)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供给实践价值取向20
四、优势取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现实问题审视22
(一)优势取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管理存在的问题22
(二)优势取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农民主体性彰显问题26
五、基于优势取向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基本状况考察28
(一)山东省农民教育培育历程28
(二)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工作实践29
(三)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工作成绩与实效36
(四)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38
第二章 农民问题与优势分析41
一、农民问题、弱势及其生成逻辑41
(一)农民问题与弱势生成逻辑41
(二)农民问题与弱势透视45
二、农民优势、潜能及其价值52
(一)环境优势分析53
(二)农民优势与潜能分析59
第三章 优势取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理论构建63
一、优势取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概念界定63
(一)新型职业农民63
(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64
(三)优势取向66
(四)优势取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的概念与特点68
二、优势取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的理论依据72
(一)主体教育理论72
(二)心理发展理论74
(三)成人学习理论75
(四)参与式发展理论77
(五)增权理论78
三、优势取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理论构建81
(一)价值导向81
(二)主要原则82
(三)构建思路85
第四章 优势取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需求分析87
一、农民教育培育需求获取87
(一)收集农民教育培育需求的途径与方法87
(二)农民教育培育需求的内容88
(三)获取农民教育培育需求问卷调查实践案例88
二、农民教育培育需求分析89
(一)农民教育培育需求分析的对象及过程89
(二)农民教育培育需求分析实践案例介绍90
三、农民教育培育需求管理96
(一)农民教育培育需求管理过程96
(二)农民教育培育需求管理实践案例分析96
第五章 优势取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构建103
一、优势取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目标103
(一)社会发展目标103
(二)农民发展目标105
二、优势取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内容108
(一)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知识类内容109
(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优势类内容114
三、优势取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手段120
(一)优势取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物质手段120
(二)优势取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精神手段124
四、优势取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师生关系131
(一)优势取向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师生关系的要求131
(二)优势取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师生关系的建设133
五、优势取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评估134
(一)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评估指标体系的设立135
(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评估指标权重的设计135
(三)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评估标准的设计135
第六章 优势取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运作142
一、优势取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的基本要求142
(一)重视农民的优势与潜能143
(二)正视农民的问题与弱势143
二、以“抗逆力”提升为核心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措施144
(一)基于“抗逆力轮”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外部支持对策145
(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内部保护对策149
(三)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效能提升对策152
三、优势取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干预方案设计154
(一)ASSURE模式155
(二)基于ASSURE模式优势取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干预方案155
第七章 优势取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保障161
一、理念保障161
(一)教育观念161
(二)思维方式164
(三)对话范式166
二、机制保障167
(一)激励机制168
(二)管理制度172
(三)动力机制173
三、工作保障174
(一)协调联动机制175
(二)经费保障机制176
(三)人才教育机制177
(四)法律保障179
结语181
一、准新型职业农民与潜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关系:教育培育对象的选择181
(一)明确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对象181
(二)优化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资源配置182
二、农民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发展水平的关系:教育目标的确定182
(一)明确参训农民的两种发展水平182
(二)设计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目标183
三、新型职业农民教育评估与鉴定评级的关系:教育与鉴定的联动183
(一)制定鉴定新型职业农民资格的教育培育评估体系183
(二)依据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评估结果确定农民职业资格184
四、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教育价值取向的平衡184
(一)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的基本要求185
(二)满足农业发展阶段和主导农业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特殊要求185
五、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教育效益的处理185
(一)适度扩大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规模186
(二)注重提高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质量186
附录188
参考文献199
后记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