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寒冷地区公共建筑共享空间低能耗设计策略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寒冷地区公共建筑共享空间低能耗设计策略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1397143.jpg)
- 侯寰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224456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20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234页
- 主题词:寒冷地区-公共建筑-建筑设计-节能设计-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寒冷地区公共建筑共享空间低能耗设计策略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1
1.1.1 我国公共建筑能耗现状1
1.1.2 气候与建筑:“变”与“不变”2
1.1.3 空间设计与节能设计:“重形式”与“重技术”4
1.2 概念界定5
1.2.1 中国寒冷地区5
1.2.2 被动式低能耗设计6
1.2.3 公共建筑共享空间7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9
1.3.1 基于气候的建筑节能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9
1.3.2 共享空间节能设计研究20
1.3.3 总结与评价25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26
1.4.1 研究目的26
1.4.2 研究意义26
1.4.3 研究方法27
1.5 创新点及研究框架28
1.5.1 创新点28
1.5.2 研究框架28
第2章 共享空间探源与发展研究30
2.1 共享空间的历史演进30
2.1.1 溯源·具有朴素生态理念的室外庭院空间30
2.1.2 过渡·引入自然的室内中庭空间32
2.1.3 拓展·遮避风雨的拱廊街空间33
2.1.4 成熟·塑造多样化的共享空间34
2.2 生态化共享空间的多元发展36
2.2.1 气候响应性的缓冲空间36
2.2.2 能量引导性的贯通空间37
2.2.3 性能适变性的动态空间39
2.3 共享空间的形态特征与生态效应40
2.3.1 共享空间的空间类型划分40
2.3.2 共享空间的形态特征43
2.3.3 共享空间的生态效应44
2.4 本章小结46
第3章 寒冷地区共享空间现状调研与思考47
3.1 我国寒冷地区气候状况47
3.1.1 基于气候的建筑节能设计分区47
3.1.2 我国寒冷地区气候区划范围48
3.1.3 寒冷地区气候特殊性49
3.2 寒冷地区公共建筑共享空间的能耗现状51
3.2.1 不同类型公共建筑能耗现状及特征51
3.2.2 寒冷地区公共建筑共享空间的能耗特征55
3.3 寒冷地区共享空间物理环境调研分析56
3.3.1 调研概况56
3.3.2 共享空间热环境调研分析57
3.3.3 共享空间光环境调研分析61
3.3.4 共享空间物理环境综合评价及存在的问题63
3.3.5 公共建筑共享空间设计现状与反思66
3.4 本章小结69
第4章 寒冷地区共享空间低能耗设计策略框架建构70
4.1 共享空间被动式低能耗设计的影响因素70
4.1.1 外部气候条件71
4.1.2 自然能流控制72
4.1.3 空间形态要素73
4.2 寒冷地区共享空间低能耗设计原则74
4.2.1 冬夏平衡的动态性原则74
4.2.2 光、热、风关联的综合性原则75
4.2.3 空间要素配置的协同性原则75
4.3 基于形态学的共享空间低能耗设计策略框架77
4.3.1 从形态学角度建构空间低能耗设计策略的意义77
4.3.2 寒冷地区共享空间低能耗设计策略框架的内容78
4.3.3 共享空间低能耗设计策略生成方法论80
4.4 本章小结82
第5章 空间布局低能耗设计策略83
5.1 布局类型83
5.1.1 布局类型对物理环境的影响83
5.1.2 布局类型对能耗的影响分析85
5.1.3 设计策略:具有节能潜力的布局选型88
5.2 空间朝向90
5.2.1 空间朝向对物理环境的影响90
5.2.2 空间朝向对能耗的影响分析91
5.2.3 设计策略:优选南向采光的空间朝向93
5.3 空间组合94
5.3.1 组合方式及性能特点94
5.3.2 空间组合对物理环境的影响95
5.3.3 组合方式对能耗的影响分析96
5.3.4 设计策略:突出性能优势的空间组合97
5.4 本章小结100
第6章 采光界面低能耗设计策略102
6.1 采光界面形式102
6.1.1 界面形式分类及性能特点102
6.1.2 界面形式对物理环境的影响105
6.1.3 界面形式对能耗的影响分析106
6.1.4 设计策略:性能综合的天窗形式和开窗比例108
6.2 透光材料111
6.2.1 透光材料的性能参数与类型特点112
6.2.2 透光材料对能耗的影响分析114
6.2.3 设计策略:性能兼顾的透光材料115
6.3 遮阳系统117
6.3.1 遮阳形态类型及性能特点117
6.3.2 遮阳对物理环境的影响121
6.3.3 遮阳系统对能耗的影响分析122
6.3.4 设计策略:适变可调的遮阳系统123
6.4 本章小结125
第7章 空间形体低能耗设计策略126
7.1 空间体量126
7.1.1 空间的水平和竖向尺寸126
7.1.2 空间体量对能耗的影响分析127
7.1.3 设计策略:空间体量与性能控制的有效配合129
7.2 空间尺度与比例129
7.2.1 空间比例对物理环境的影响130
7.2.2 空间比例对能耗的影响分析132
7.2.3 设计策略:高宽比的控制与性能优化134
7.3 平剖面形式135
7.3.1 平剖面形式及性能特点135
7.3.2 平剖面形式对能耗的影响分析137
7.3.3 设计策略:剖面选型的性能优化139
7.4 本章小结140
第8章 室内界面低能耗设计策略142
8.1 室内界面类型142
8.1.1 室内界面类型及性能特点142
8.1.2 室内界面类型对物理环境的影响143
8.1.3 室内界面类型对能耗的影响分析144
8.1.4 设计策略:室内界面类型选型及性能优化145
8.2 室内界面材料146
8.2.1 室内界面材料的性能参数146
8.2.2 室内界面材料对能耗的影响分析147
8.2.3 设计策略:利于光热传递的室内界面材料148
8.3 室内界面的窗口布局149
8.3.1 窗口布局对物理环境的影响149
8.3.2 窗口布局对能耗的影响分析151
8.3.3 设计策略:利于光热分布的室内界面开窗方式153
8.4 本章小结154
第9章 基于形态学分析法的共享空间低能耗设计策略组合及应用156
9.1 形态学分析法的优化应用156
9.1.1 形态学分析法的提出与启示156
9.1.2 多要素的整合优化方法158
9.1.3 形态学分析法在空间设计中的优化应用160
9.2 共享空间低能耗设计策略的组合原则与方式161
9.2.1 共享空间低能耗设计策略的组合原则161
9.2.2 共享空间低能耗设计策略的组合方式167
9.3 共享空间低能耗设计流程与应用探讨168
9.3.1 以性能优化为目标的空间设计流程168
9.3.2 寒冷地区共享空间低能耗设计实践173
9.3.3 数字化技术发展下策略知识库的拓展应用175
9.3.4 超越——走向空间新秩序177
9.4 本章小结180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182
10.1 研究总结182
10.2 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184
附录A185
附录B193
附录C197
参考文献213
后记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