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力线载波通信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力线载波通信原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1441476.jpg)
- 袁世仁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600542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力线载波通信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载波通信的基本原理1
第一节 电话通信的基础知识1
1·1·1电话传输的基本原理1
1·1·2听觉特性2
1·1·3语言、清晰度和电话信号的传输频带3
第二节 载波通信的基本原理4
1·2·1长途电信的基本课题4
1·2·2载波通信的基本原理5
1·2·3双向通信的实现11
1·2·4多级变频14
1·2·5最终同步法15
第三节 电力线载波通信原理17
1·3·1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组成17
1·3·2电力线路18
1·3·3耦合装置23
1·3·4电力线载波机26
第二章 ZDD-12型电力线载波机方框电平图27
第一节 概述27
第二节 方框电平图的组成28
2·2·1方框电平图的作用28
2·2·2方框电平图的符号及其含义29
2·2·3电力线载波机的组成(附图1)31
第三节 话音信号传输系统的组成与作用31
2·3·1发信支路31
2·3·2收信支路37
第四节 远动信号复用系统的组成与作用44
2·4·1远动信号发送支路44
2·4·2远动信号接收支路45
第五节 呼叫信号系统的组成与作用46
2·5·1呼叫信号发送支路46
第六节 强拆信号系统的组成与作用48
2·5·2呼叫信号接收支路48
2·6·1强拆信号发送支路49
2·6·2强拆信号接收支路49
第七节 保护信号复用接口49
2·7·1保护信号输入接口50
2·7·2保护信号输出接口51
第八节 载频供给系统的组成与作用51
2·9·2ZDD-12型机自动电平调节系统的组成52
2·9·1自动电平调节系统的作用52
第九节 自动电平调节系统的组成与作用52
第三章 载波机中的放大器54
第一节 概述54
3·1·1放大器在载波机中的作用54
3·1·2载波机中放大器的技术要求55
3·1·3分析放大器电路的一般步骤61
3·1·4交直流等效电路的画法61
3·2·2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63
第二节 ZDD-12型机中放大器常用的偏置电路63
3·2·1工作点的稳定及其影响因素63
3·2·3电流负反馈分压式偏置电路64
3·2·4级间无直流负反馈的直接耦合偏置电路65
3·2·5级间有直流负反馈的直接耦合偏置电路66
第三节 负反馈放大器67
3·3·1负反馈的基本概念67
3·3·2负反馈放大器的四种基本电路形式与传输增益68
3·3·3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71
3·3·4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方法73
3·3·5深负反馈放大器的阻抗匹配75
3·36混合负反馈放大器76
第四章 话音信号传输系统各部件电路的工作原理83
第一节 整分与汇接电路83
4·1·1作用与要求83
4·1·2混合线圈的工作原理83
4·1·3低阻汇接电路88
第二节 二/四线转换盘(附图2)90
4·2·1作用与组成90
4·2·2差接系统90
4·2·3四线发送与四线接收91
4·2·4继电器电路92
第三节 压缩扩展器93
4·3·1压缩器与扩展器的作用93
4·3·2压扩器的组成96
4·3·3压缩器的工作原理97
4·3·4扩展器的工作原理100
第四节 压缩器盘(附图3)102
4·4·1作用与组成102
4·4·2输入输出电平特性102
4·4·3输入变量器与可调衰耗器103
4·4·4变耗器104
4·4·5音频放大器106
4·4·6整流控制电路109
4·4·7限幅器110
4·4·8退出变耗器控制电路113
第五节 扩展器盘(附图4)114
4·5·1作用与组成114
4·5·2输入输出电平特性115
4·5·3输入变量器115
4·5·4变耗器116
4·5·5话音放大器118
4·5·6整流控制电路119
4·5·7退出变耗器控制电路121
第六节 调幅器121
4·6·1概述121
4·6·2调幅器的技术要求122
4·6·3调幅器的种类123
4·6·4晶体二级管环形调幅器124
4·6·5双三级管无源调幅器131
第七节 中频调幅盘(附图5)137
4·7·1作用与组成137
4·7·2低阻汇接放大器138
4·7·3中频调幅器140
第八节 中频反调盘(附图6)140
4·8·1作用与组成141
4·8·2中频反调幅器142
4·8·3限幅放大器的稳幅原理142
4·8·4中频载波限幅放大器143
第九节 高频调幅盘(附图7)146
4·9·1作用与组成146
4·9·2前置低阻汇接放大电路146
4·9·3频率特性校正网络(设备均衡电路)147
4·9·4高频调幅器148
4·9·5调幅放大器149
第十节 高频反调盘(附图8)150
第十一节 A型机线路放大器盘(附图9)151
4·11·1技术要求与组成151
4·11·2直流电路分析151
4·11·3交流电路分析153
第十二节 A型机改进型线路放大器盘(附图10)155
4·12·1电路组成155
4·12·2前置放大器156
4·12·3功率放大器157
第十三节 低频放大盘(附图11)160
4·13·1作用与组成160
4·13·2低频放大器160
4·13·3频率特性校正网络(转接均衡电路)162
第五章 远动信号复用系统(附图12、13)165
5·1·1远动接收盘的作用与组成165
5·1·2远动接收放大器165
6·1·2呼叫系统的构成与呼叫方式167
6·1·1呼叫系统的作用167
第六章 呼叫信号系统167
第一节 呼叫系统的作用与组成167
第二节 呼叫系统的技术要求和防误动措施168
6·2·1呼叫系统的技术要求168
6·2·2常用防误动措施169
第三节 呼叫发送盘(附图14)172
6·3·1作用与组成172
6·3·2移频控制电路173
6·3·3LC移频振荡器174
6·3·4500赫服务信号振荡器175
第四节 呼叫接收盘(附图15)176
6·4·1作用与组成176
6·4·2前置限幅放大器177
6·4·3鉴频功率放大器179
6·4·4直流差动放大器180
6·4·5告警电路182
第二节 1.8KHz振荡器盘(附图16)184
第七章 强拆信号系统184
第一节 概述184
第三节 1.8KHz接收器盘(附图17)185
7·3·1作用与组成185
7·3·2共基—共集直接耦合级联放大器186
7·3·3射极耦合触发器187
7·3·4抑压法防卫电路189
7·3·5开关与延时电路190
第八章 载供系统194
第一节 作用与要求194
8·1·1作用与组成194
8·1·2对载供系统的技术要求194
第二节 晶体振荡器196
8·2·1石英晶体谐振器及其特性196
8·2·2晶体振荡器的基本形式198
8·3·1作用与组成200
第三节 中频振荡盘(附图18)200
8·3·212KHz晶体振荡器201
8·3·3导频输出电平调整网络与提升电路202
8·3·4告警电路203
第四节 高频振荡盘(附图19)204
8·4·1作用与组成204
8·4·2电路说明204
第九章 自动电平调节系统205
第一节 作用、组成与技术要求205
9·1·1自动电平调节系统的任务与调节原理205
9·1·2自动电平调节系统的组成205
9·1·3自动电平调节系统的技术要求208
第二节 导频接收电路(附图20)209
9·2·112KHz窄带滤波器209
9·2·2导频接收盘的作用与组成209
9·2·30~1.1奈输入衰耗器210
9·2·4前置放大器211
9·2·5输出放大器212
第三节 导频控制电路(附图21)213
9·3·1作用与组成213
9·3·2简单稳压电路214
9·3·3导频控制电路215
9·3·4导频电平越限告警电路216
9·3·5告警输出电路217
9·3·6信杂比告警电路220
第四节 导频调节电路(附图22)223
9·4·1作用与组成223
9·4·2可调增益前置放大器223
9·4·3输出放大器226
9·4·4频率特性校正网络(高频通道均衡电路)227
第一节 电力线载波机中自动交换系统的基本原理229
10·1·1电话交换的基本概念229
第十章 自动交换系统229
10·1·2自动交换系统的作用、组成与接续过程232
10·1·3自动交换系统中的特殊用户235
10·1·4自动交换系统中的服务信号与监视信号235
第二节 ZDD—12型机自动交换系统概况236
10·2·1组成与工作方式236
10·2·2信号方式237
10·2·3设计特点238
第三节 自动交换系统中的逻辑单元239
10·3·1逻辑门电路239
10·3·2双稳、单稳触发器与脉冲发生器240
10·3·3延迟电路与耦合电路242
第四节 自动交换系统各分盘电路的逻辑功能与组成243
10·4·1用户电路(用户盘)243
10·4·2绳路(通话振铃盘)244
10·4·3·1信号发送盘246
10·4·3控制电路246
10·4·3·2复原盘248
10·4·3·3音转盘250
10·4·3·4优先盘251
10·4·4记发器电路253
10·4·4·1接收盘253
10·4·4·2校正盘255
10·4·4·3计数盘256
10·4·4·4译码控制盘256
第五节 直通电话方式工作原理257
10·5·1逻辑动作的蜂窝图表示法257
10·5·2主叫用户摘机258
10·5·3被叫方振铃260
10·5·4被叫方摘机应答通话261
10·5·5主叫方收到回送起动信号262
10·5·6先挂机方复原263
10·5·7后挂机方复原264
10·5·8直通电话方式各接续阶段逻辑状态小结266
第六节 自动拨号方式工作原理266
10·6·1主叫用户摘机266
10·6·2被叫方收到起动信号268
10·6·3主叫方发送第一个拨号脉冲269
10·6·4主叫方发送其它拨号脉冲271
10·6·5被叫方接收拨号脉冲271
10·6·6被叫用户振铃272
10·6·7应答通话273
10·6·8先挂机方话终复原275
10·6·9后挂机方话终复原279
10·6·10自动拨号方式各接续阶段逻辑状态小结282
第七节 优先强拆工作原理283
10·7·1优先强拆的三种情况与基本过程283
10·7·2优先方的优先强拆原理284
10·7·3非优先方的优先强拆原理286
10·7·4优先方原被叫普通用户尚未摘机时非优先方的优先强拆原理287
10·7·5优先盘复原288
10·7·6“优先头”接“地”的作用289
第八节 音频转接工作原理289
10·8·1音频四线转接通路的构成289
10·8·2第一次拨号结束290
10·8·3转发拨号脉冲292
10·8·4丙机应答通话292
10·8·5挂机复原293
第九节 音频转接优先强拆工作原理294
10·9·1音转优先强拆通信方式的构成294
10·9·2音频转接时的优先强拆294
第十节 自环检查297
10·10·1自检控制盘的结构与作用297
10·10·2自检控制盘上各控制线接口的作用297
10·10·3自环检查试验及其工作原理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