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化外交与中国的软实力 一种全球化的视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化外交与中国的软实力 一种全球化的视角
  • 彭新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ISBN:978756007472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29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554页
  • 主题词:文化交流-对外政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化外交与中国的软实力 一种全球化的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4

1.国外学界的研究进展4

2.国内学界的研究现状12

三、研究的意义和方法21

1.研究文化外交的意义21

2.拟采用的研究方法25

3.本书的结构31

第一章 文化、外交与文化外交33

1.1 文化与文明的界定33

1.1.1 “文化”的定义34

1.1.2 “文明”的定义43

1.1.3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48

1.2 文化外交的界定51

1.2.1 “外交”内涵的延伸51

1.2.2 文化与外交的相关性65

1.2.3 文化外交的含义72

1.2.4 文化外交的方式78

1.3 文化外交的作用和地位83

1.3.1 文化外交与总体外交的关系83

1.3.2 文化外交与公共外交的关系87

1.4 文化外交在实践中的发展95

第二章 全球化与民族性:价值观取向101

2.1 文化多样性与趋同性的对峙103

2.1.1 文化民族主义103

2.1.2 文化多元主义105

2.1.3 世界大同主义109

2.1.4 文化国际主义112

2.2 文化外交研究者的价值取向114

2.2.1 研究者的价值取向115

2.2.2 中国文化外交中的价值观取向119

2.3 文化冲突?文化合作?124

2.3.1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124

2.3.2 对“文明冲突论”的批判127

2.3.3 亨廷顿的回应133

2.3.4 对中国学者关于“文明冲突论”批判的批判138

第三章 文化:外交的背景——文化与外交的原始理解142

3.1 传统文化对国家外交的影响142

3.1.1 对“传统文化”的界定142

3.1.2 传统文化对外交的影响147

3.1.3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外交的影响156

3.2 政治文化对国家外交的影响159

3.2.1 对“政治文化”的界定159

3.2.2 政治文化对外交的影响164

3.3 文化的民族性对国家外交的影响172

3.3.1 对“文化的民族性”的界定173

3.3.2 “民族性”的客观存在175

3.3.3 文化的民族性与国家外交的关系186

3.4 意识形态对国家外交的影响194

3.4.1 对“意识形态”的界定194

3.4.2 意识形态对国家外交的作用与影响198

第四章 文化:外交的手段——文化与外交的传统理解215

4.1 文化外交的资源——文化软实力216

4.1.1 “国力”概念的演变与新国力观217

4.1.2 “软实力”的提出219

4.1.3 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224

4.2 文化作为国家外交的手段229

4.2.1 软实力作为文化手段的特点230

4.2.2 软实力手段的功能234

4.2.3 文化手段:媒体传播237

4.2.4 文化手段:对外文化交流259

4.3 西方大国的文化外交手段271

4.3.1 西方大国对文化手段的运用271

4.3.2 文化手段运用的特点278

第五章 文化:外交的目标——文化与外交的现代理解281

5.1 国家文化安全的界定282

5.1.1 国家安全观的扩展282

5.1.2 全球化使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凸现287

5.1.3 国家文化安全的理论依据294

5.1.4 国家文化安全的两个基本维度296

5.1.5 国家文化安全的定义与特点301

5.1.6 对文化安全的日益重视303

5.2 国家文化利益的内涵307

5.2.1 国家文化利益的界定307

5.2.2 明确民族文化身份315

5.2.3 保护主流价值体系322

5.2.4 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324

5.2.5 增强文化发展活力327

5.2.6 全球化加剧国家文化利益的争夺329

5.3 文化外交的第三种境界334

5.3.1 国家文化利益对外交的决定性作用335

5.3.2 国家文化安全与文化利益的关系338

第六章 中国的国家文化利益与文化安全342

6.1 中国的国家文化利益342

6.1.1 中国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343

6.1.2 中国的主流价值体系346

6.1.3 中国的文化产业实力和竞争力349

6.1.4 中国的文化发展活力354

6.2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文化安全357

6.2.1 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358

6.2.2 影响中国文化安全的外部因素364

6.2.3 影响中国文化安全的内部因素368

6.2.4 维护中国文化安全的战略思考371

第七章 新时期中国文化外交的几点思考380

7.1 软实力建设中的几个要点380

7.1.1 中国软实力的三大弱势381

7.1.2 提高软实力,重点在于练好内功383

7.1.3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发扬光大”的源泉386

7.1.4 以创新带动文化产业的繁荣392

7.2 “走出去”,中国文化能走多远398

7.2.1 中国文化历史上的四次“远播”398

7.2.2 中国文化的“物质符号”402

7.2.3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路在何方408

7.3 改革对外传播机制,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412

7.3.1 中国的国家形象413

7.3.2 改革传播手段,大力传递中国的声音415

7.3.3 两种形象的平衡420

7.3.4 “个体形象”被放大422

7.4 构筑科学的文化外交决策和执行体系425

7.4.1 文化大国的战略选择426

7.4.2 中国文化外交的战略机遇期428

7.4.3 进行文化外交管理体制改革,构筑科学的文化外交体系431

第八章 中国文化外交的个案分析442

8.1 “文化年”引发的思考442

8.1.1 “中法文化年”的成功举办442

8.1.2 里程碑式的意义:一个文化外交的示范447

8.1.3 “意大利年”和中俄“国家年”的相继举办451

8.1.4 “文化年”带来的思考455

8.2 孔子学院的“喜”与“忧”464

8.2.1 孔子学院的由来465

8.2.2 孔子学院的两大功能定位466

8.2.3 孔子学院的“中国速度”472

8.2.4 快速发展中的忧与思477

8.2.5 海外推广时,勿忘后方的语言安全483

8.3 “中国制造”危机公关的启示488

8.3.1 “中国制造”危机的由来489

8.3.2 中国的应对措施490

8.3.3 “中国制造”危机的实质493

8.3.4 危机公关的启示与反思495

结语504

参考文献511

后记528

图69

图2-1 广义文化的四个层面69

图2-2 文化外交与文化、外交的关系74

表57

表2-1 广义外交的两种方式57

表2-2 外交的过程及外交学的主要研究内容59

表3-1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147

表4-1 主要国家及其实力资源(1500年—2000年)221

表4-2 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对照224

表5-1 美国国家利益中与外交有关的16个目标310

表5-2 美国民族文化身份的组成部分320

表6-1 中国国家文化利益的构成3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