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海海洋 海洋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暨卫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978750278259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61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575页
- 主题词:近海-海洋化学-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海海洋 海洋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近海海洋化学时空变化特征研究3
第1章 调查研究概况3
1.1 20世纪80年代以前3
1.2 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4
1.3 21世纪初海洋环境调查研究5
第2章 近海海水化学7
2.1 海水中常规水化学要素分布变化特征7
2.2 海水中生源要素分布变化特征45
2.3 海水中重金属和石油类分布变化特征138
2.4 近海海水化学时空变化特征179
第3章 近海大气化学180
3.1 气溶胶中总悬浮颗粒物、营养物质和重金属分布变化特征180
3.2 大气温室气体分布变化特征187
3.3 近海大气化学时空变化特征189
第4章 近海沉积化学191
4.1 沉积物中硫化物和氧化还原电位分布变化特征191
4.2 沉积物中有机碳、总氮和总磷分布变化特征197
4.3 沉积物中石油类和重金属分布变化特征205
4.4 近海沉积化学时空变化特征225
第5章 河口港湾生物质量228
5.1 生物体中重金属和石油烃分布特征228
5.2 生物体中有机污染物分布特征232
5.3 近海生物质量时空变化特征234
参考文献234
第2篇 近海区域性海洋化学若干问题研究239
第6章 聚类分析闽浙沿岸流的季节变化和环境特征239
6.1 闽浙沿岸流聚类分析方法241
6.2 闽浙沿岸流水团特征243
6.3 小结251
参考文献252
第7章 闽南沿岸上升流区环境特征与物质输运、通量评估253
7.1 闽南沿岸上升流范围255
7.2 闽南沿岸上升流区环境化学要素环境特征259
7.3 闽南沿岸上升流区营养盐限制特征及老化指标267
7.4 闽南沿岸上升流物质输运特征270
7.5 闽南沿岸上升流区海-气CO2通量的变化272
7.6 小结277
参考文献278
第8章 长江口溶解氧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及底层缺氧成因分析282
8.1 长江口溶解氧平面、断面分布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284
8.2 长江口夏季底层缺氧形成机制289
8.3 海洋低氧的沉积记录研究293
8.4 近几十年来长江口缺氧的发展296
参考文献297
第9章 长江口外低氧区长期变化研究299
9.1 长江口外低氧区的早期记录299
9.2 长江口外低氧区的地理位置300
9.3 长江口外低氧区面积和最低氧含量的变化300
9.4 长江口外低氧区的形成机制302
9.5 小结303
参考文献303
第10章 黄海冷水团中溶解氧垂直分布最大值现象305
10.1 黄海冷水团中溶解氧的垂直分布特征306
10.2 黄海冷水团中溶解氧浓度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308
10.3 小结312
参考文献312
第11章 长江河口营养盐的混合过程研究314
11.1 端元的确定314
11.2 保守行为与加入、转移机制316
11.3 小结321
参考文献323
第12章 黄海冷水团的营养盐储库作用325
12.1 冷水团体积估算方法与冷水团营养盐储量估算方法325
12.2 黄海冷水团营养盐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特征326
12.3 黄海冷水团营养盐储量估算328
12.4 小结332
参考文献332
第13章 长江口夏季水体磷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334
13.1 长江口夏季水体各种形态磷的含量及平面分布335
13.2 长江口夏季水体各种形态磷的结构组成339
13.3 长江口夏季水体磷的循环及分布影响因素340
13.4 小结343
参考文献343
第14章 渤海、黄海营养盐结构及其对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344
14.1 渤海、黄海营养盐结构345
14.2 营养盐结构对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348
14.3 小结350
参考文献351
第15章 黄河口的生态化学特征及环境效应352
15.1 黄河口附近海域营养盐来源、结构分析与历史变化352
15.2 黄河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析与历史变化359
15.3 小结360
参考文献360
第16章 东海颗粒有机质来源及其影响因素363
16.1 东海颗粒有机碳含量与平面分布特征364
16.2 东海颗粒有机氮含量与平面分布特征365
16.3 东海颗粒有机碳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365
参考文献374
第17章 中国近海CO2源汇分布格局与季节变化376
17.1 海-气CO2分压的测量、校正与通量估算方法378
17.2 中国近海pCO2时空分布变化380
17.3 中国近海pCO2主要调控因子分析384
17.4 中国近海各海区海-气交换通量384
17.5 小结386
参考文献387
第18章 渤海、黄海沉积物重金属的基线研究388
18.1 渤海、黄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离散特性389
18.2 沉积物基线值的估算方法390
18.3 渤海、黄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基线值估算392
18.4 小结396
参考文献396
第3篇 我国近海海洋环境状况分析研究401
第19章 我国近岸海域海洋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01
19.1 评价方法401
19.2 近海海洋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401
19.3 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414
19.4 小结435
参考文献436
第20章 我国近海海洋环境质量与污染问题评价439
20.1 近海河口港湾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439
20.2 近海主要河口港湾富营养化程度评价459
20.3 近海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及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477
20.4 近海气溶胶金属元素分布及其污染特征495
20.5 台湾海峡西部海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22
20.6 九龙江河口区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其影响评价541
参考文献550
第21章 我国近海海洋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556
21.1 建立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557
21.2 加强我国近海水体底层缺氧区的监控与管理557
21.3 加强我国河口港湾富营养化监控与管理557
21.4 加强陆源污染物输入对沉积物影响评估与对污染物输入的管理558
21.5 应对气候变化,加强近海温室气体的监控558
21.6 加强持久性有机物的监测与污染源控制558
21.7 强化对海上石油污染、石油开采、油库监控和规范管理559
21.8 加强重金属污染总量控制、规范产业布局与整治管理559
21.9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常态化调查与污染治理措施560
21.10 统筹海洋经济建设与海洋环境保护协调发展560
21.11 完善和健全海洋保护法规体系,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引导与管理561
21.12 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