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世界通史 当代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彭树智主编 著
- 出版社: 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57113163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613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66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世界通史 当代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当代世界的历史性巨变1
第一节 世界经济的变化3
一、世界经济统一性的加强3
二、世界经济多样性的新局面8
三、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15
第二节 世界政治形势的变化21
一、战争结束时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五大国21
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27
三、联合国活动的开始30
第三节 思想文化的新潮流34
一、和平、民主的思想文化潮流34
二、亚非拉民族主义思潮的新发展37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与社会主义潮流41
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与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45
第一节 对战败国的处置47
一、五国和约的缔结47
二、对德国的分区占领与纽伦堡审判51
三、美国对日本的单独占领55
第二节 美苏「冷战」的兴起57
一、美苏从盟国到对手的演变57
二、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政策60
三、杜鲁门主义和「冷战」的全面展开63
第三节 两大阵营的形成69
一、美国的全球性进攻态势69
二、世界性的军事条约网75
三、苏联的「安全带」政策81
四、从「共产党情报局」到「华沙条约组织」85
第三章 战后初期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经济建设91
第一节 苏联的恢复和发展93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国力的增强93
二、社会政治生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97
三、联共(布)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与史达林逝世98
四、赫鲁雪夫上台与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100
第二节 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政权巩固与经济建设103
一、东欧各国人民政权的巩固103
二、东欧各国的民主改革与经济建设107
三、1956年波兰、匈牙利事件111
第三节 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巩固与经济建设115
一、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斗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15
二、朝鲜人民抗美战争的胜利118
三、越南人民抗法战争的胜利121
四、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发展124
第四节 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关系127
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127
二、苏联和南斯拉夫的冲突与和解130
三、苏联波兰关系与苏联匈牙利关系133
四、1957年莫斯科会议136
第四章 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的不平衡发展139
第一节 原法西斯国家的经济困境与民主化改革141
一、日本的民主化改革和经济恢复141
二、联邦德国的「经济奇迹」149
三、意大利的政治和经济发展155
第二节 西欧、北欧各国的经济恢复和社会改革措施157
一、英国的国有化和福利国家政策157
二、法国的政权更替和经济发展162
三、北欧国家社会民主党政府及其福利国家政策167
第三节 杜鲁门、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对内政策与美国社会经济171
一、反共、反民主浪潮和麦卡锡主义171
二、杜鲁门的「公平施政」175
三、艾森豪威尔的现代共和党主义178
四、40—50年代美国的工人斗争和民权运动180
第四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帝国主义的一体化183
一、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183
二、一体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殊趋势190
第五章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与民族独立国家体系的形成197
第一节 战后首批民族独立国家在亚洲诞生199
一、印度与巴基斯坦的独立199
二、印度尼西亚的独立205
三、菲律宾、缅甸及马来西亚的独立210
四、西亚地区民族独立运动的成就213
第二节 民族独立运动高潮从亚洲到非洲的转移218
一、伊朗的石油国有化运动218
二、埃及共和国的成立与苏伊士运河战争221
三、伊拉克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黎巴嫩的抗美战争226
四、北非各国的独立与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228
五、撒哈拉以南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232
第三节 民族独立国家在亚非拉和大洋洲的普遍建立236
一、「非洲年」与60年代独立的非洲国家236
二、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最后胜利241
三、古巴革命的胜利及其保卫独立的斗争245
四、古巴革命后拉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大胜利250
五、印度支那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与亚太诸国的普遍独立253
第六章 第三世界的崛起与两大阵营的分化261
第一节 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263
一、亚非会议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263
二、不结盟运动与第三世界的形成268
三、第三世界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271
第二节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分歧的发展和社会主义阵营的不复存在278
一、中苏分歧和中苏关系的恶化278
二、1968年苏联出兵侵捷事件282
三、罗苏矛盾与妥协286
四、经互会与华沙条约组织的扩大及其内部矛盾的加深289
第三节 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与美苏争霸局面的逐步形成294
一、美苏关系的缓和与争夺294
二、甘迺迪、约翰逊对杜鲁门全球扩张政策的继承302
三、美苏的新交易和角逐307
第四节 欧美矛盾与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310
一、欧共体的形成、扩大及其意义310
二、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320
第七章 世界科技革命的高潮及其社会影响327
第一节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兴起和进程329
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起因329
二、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334
三、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特点341
第二节 科技发展的社会作用与新产业革命344
一、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与新产业革命的开始344
二、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49
三、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353
第三节 迎接科技革命挑战与维护全球生态环境357
一、各国的科技政策及其竞争357
二、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的日益严重化364
三、保护地球环境的努力369
第八章 从经济繁荣到经济滞胀的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与文化375
第一节 60—80年代末期的美国社会377
一、甘迺迪的「新边疆」和约翰逊的「伟大社会」377
二、以黑人斗争为主体的群众运动381
三、尼克森的经济政策和水门事件385
四、卡特中间道路的经济政策和「新保守主义」的「雷根革命」388
第二节 繁荣与滞胀的西欧经济与政治393
一、西欧经济的变化393
二、西欧的政局和社会401
第三节 日本和太平洋地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407
一、日本的经济飞跃与社会问题407
二、澳大利亚的政治经济与对外政策419
三、纽西兰的政治和经济421
第四节 当代西方文化思潮的新发展423
一、西方哲学新流派423
二、西方经济学新流派426
三、西方史学新流派429
四、西方文学新流派432
第九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改革和发展变化437
第一节 苏联的改革和苏联的解体439
一、1957年的「反党集团」事件与赫鲁雪夫的改革439
二、60—80年代中期的苏联445
三、从戈巴契夫改革到苏联解体452
四、当代苏联文化460
第二节 东欧各国的改革与各国剧变468
一、南斯拉夫自治制度的试验和联邦的分裂及内战468
二、波兰改革的三起三落和团结工会的上台473
三、匈牙利改革的成败和反对派掌权477
四、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和联邦一分为二482
五、民主德国的发展和德国的统一488
六、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的变化491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497
一、最初十年探索中的两个发展趋向和建设成就497
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500
三、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503
第十章 发展中的民族独立国家在曲折的道路上前进511
第一节 亚洲各国独立后的政治与经济513
一、印度独立后的政局演变与经济发展513
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政治与经济518
三、「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起飞522
四、亚洲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528
第二节 中东石油经济的发展与政局的动荡531
一、阿以冲突迭起531
二、波湾国家的经济腾飞与社会变迁537
三、波湾地区的冲突和战争543
第三节 非洲国家独立后的发展548
一、非洲民族经济的发展及其困难548
二、非洲国家政局的长期动荡552
三、南非的发达经济与种族隔离制的危机555
第四节 拉丁美洲的现代化与政局的变化560
一、拉丁美洲的现代化、一体化进程560
二、60年代后拉丁美洲政治的新特点565
第十一章 由两极走向多极化、合作、竞争和变革的世界569
第一节 旧国际格局的动摇与美苏争霸态势的演变571
一、国际政治力量的消长与美苏战略地位的变化571
二、尼克森主义的提出573
三、苏联的全球积极进攻战略575
四、70年代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与欧安会的召开577
五、从僵硬对抗到第二次缓和580
第二节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583
一、西欧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加强583
二、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日本外交587
三、美元霸权地位的丧失与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的瓦解589
第三节 南北关系和南南合作591
一、苏联在亚非的攻势和失败591
二、西方大国的经济霸权主义与南北对话597
三、南南合作的发展601
第四节 新旧格局交替时期的国际关系604
一、两极格局瓦解对世界的影响604
二、世界多极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607
三、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