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媒漫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传媒漫议](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2176716.jpg)
- 邹荫辛编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传媒漫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专题求索3
“太阳”也是我们的——21世纪初叶地方广播可持续发展的思考3
“三贴近”原则探源10
贯彻“三贴近”原则需注意的问题13
为提高新闻开放度与社会安定度做扎实工作20
广播电视新闻管理工作中的几个问题22
关于主流新闻的几点思索30
改进时政新闻门径初探——《直播扬州》观后的思考35
广引源头活水来——结合《大写真》试谈新闻评论性栏目如何改进39
新闻题材与新闻精品45
立意:广播电视精品的灵魂——王冰溪、高月娥作品“读“后感49
广播社教节目创优通则浅说54
(二)电视评议63
与历史性时刻相称的大制作——谈谈江苏卫视特别报道《千载难逢——拥抱2000》63
可喜的尝试——省电视台《晚间报道》评议67
评析近期《南京零距离》70
《绝对现场》:进步与“踏步”73
例行报道出新彩——圈点《江苏新时空》两项报道75
《有一说一》:益世性与谐趣性有机结合的夜新闻栏目79
在贴近性和可看性上多下功夫——向南京电视台《南京新闻》栏目建言82
可贵的探索精神——南京电视台《今天》观后感85
荧屏喜绽创新花——初评南京电视台《直播60分》88
既要敢言 又要善言——对《东升工作室》的期望92
跳出同质化探索创新路——评析《大刚说新闻》94
广评金陵事 紧贴百姓心——南京有线电视台《评事街》栏目评议97
南京有线电视台《南京报道》简评101
别具一格的深度报道栏目——无锡电视台《周末采风》评介104
无锡电视报道艺术佳例谈107
扬州市台电视新闻关注“三农”109
心声漫议寄《江南》111
致力普法宣传 促进社会和谐——《有请当事人》评析114
为办好《法治现场》建言119
少儿电视新闻初显特色——评《南京少儿新闻联播》122
优化内涵活化形式创作精品——江苏省有线电视行政区台1997年度获奖新闻漫议125
又到一年收获时——2001年度江苏省企事业有线电视优秀节目评选综述132
(三)广播评析143
广播新闻须加强农业深度报道——江苏电台新闻节目专题评述143
做强深度报道培育栏目特色——评江苏电台《新闻大视野》147
简评《今朝风流看江苏》150
广播新闻稿点评(三则)153
一篇出色的“视觉新闻”153
报道新理念 主题须准确154
选材的贴近性与立意的启迪性相结合156
点评广播专题节目稿件(三则)159
出新意 见气势上高度159
做研究型记者 写前瞻性报道163
先声夺人 小中见大166
别开生面的理论节目——《费孝通江村调查60年的启示》评析169
江苏广播园中的一树琼花——扬州电台《绿杨城郭》评析175
喜见琼花绽新蕾——评析近年《绿杨城郭》180
珍惜社会信任提高节目品位——评《嘀嘀叭叭早上好》184
(四)评书报刊191
业精于勤书成于思——为顾光燧同志所著《读写浅得》作序191
广播电视报须改进对本地节目的宣传——评议《江苏声屏·淮阴广播电视》》195
初评《中国剪报》198
试析《中国剪报》的“人物春秋”和“往事悠悠”栏目202
二度传媒报道热点新闻的捷径——观照《中国剪报》的“新闻热点”栏目207
进一步用好减法——向《中国剪报》编辑建言210
关于2008年《中国剪报》栏目设置的一些建议213
与时俱进再登新峰——致《中国剪报》的新年献言215
二次传媒须加强应急机制与存史意识——《中国剪报》抗震救灾报道简评219
从同质化竞争转向特色化竞争——对比《特别关注》向《特别文摘》建言222
从《美国也是文明古国》谈起——小议《特别文摘》的个别文章225
再增加一点外国人对我社会现象的评说——对《特别文摘》杂志“九州脉象”栏目的建议227
精选重题以一当十——浅析《特别文摘》杂志“特别视点”栏目229
多提供一些“他山之石”——简评《特别文摘》杂志“异域采风”栏目232
办好一份阳光的青少年杂志——致《同学》杂志社的一封信235
(五)指疵建言241
一次很不应该的“疏忽”——致新华社总编室的一封信241
版面编辑要注意“宏观”——致人民日报编辑部的一点建议244
消除电视节目字幕差错的建议——致中央电视台领导的一封信246
一次实在不该发生的差错——再致中央电视台领导的信248
呼唤严谨——广播稿编审工作小议250
(六)史料撷存255
广播电视史料丛刊总序和后记255
创办《江苏快讯》散记259
广播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有效尝试268
编稿审稿责任制(江苏人民广播电台)274
江苏电视台节目收视率调查综合报告(江苏应用传播研究所)277
江苏电视台与其他台节目收视率对比分析报告(江苏应用传播研究所)284
江苏电视台节目收视率与观众状况的分析报告(江苏应用传播研究所)297
落红点点化春泥——纪念《视听界》创刊二十周年313
(七)随感杂拾323
新闻改革的指南——学习胡耀邦同志《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体会323
广播电视节目精品工程的新趋势329
“新闻立台”与配套举措——向南京电视台建言334
“衣衣”“幺幺”话规范342
收听收看随感录(五则)345
增辟选题蹊径 深化抗疫宣传345
关键处,请播慢一点347
重要报道不宜舍干取枝348
该疾呼时要疾呼349
选聘特约评论员的六字标准350
贯彻“三贴近”原则须措施落实机制落实353
关于视频电子杂志的论证意见357
关于广播电视发展战略的两点建议——致陆原同志的信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