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银行监管的法律制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远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8205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29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60页
- 主题词:互连网络-应用-银行业务-银行监督-银行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络银行监管的法律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一、研究问题的意义1
二、文献综述3
三、本书使用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18
四、本书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18
五、需要同读者交代的与本书有关的其他问题19
第一章 对网络银行及其监管的界定1
第一节 网络银行的定义与特点1
一、网络银行的定义1
二、网络银行的特点7
三、网络银行的种类34
第二节 网络银行的标准与条件37
一、网络银行的标准37
二、网络银行的条件41
第三节 网络银行的演变过程、特点及其原因分析47
一、网络银行的演变过程与特点47
二、网络银行演变的原因分析51
第四节 网络银行的功能56
一、网络银行功能的界定56
二、网络银行的功能59
第五节 对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界定62
一、对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界定62
二、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特殊性66
第二章 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70
第一节 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理论依据70
一、是否需要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理论依据70
二、构建何种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理论依据86
第二节 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实践意义99
一、有利于发展网络银行产业100
二、有利于健全银行监管制度100
三、有利于发挥网络银行监管主体的协同作用101
第三章 外国及国际组织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纵向研究)103
第一节 外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103
一、19世纪以前外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104
二、20世纪初期至网络银行出现以前外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107
三、网络银行出现以后外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151
第二节 国际组织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174
一、网络银行出现前国际组织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175
二、网络银行出现后国际组织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新变化185
第三节 基本结论199
第四章 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横向研究)202
第一节 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划分的意义与标准202
一、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模式划分的意义202
二、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划分的标准203
第二节 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相同点比较212
一、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相同点212
二、各国(或地区)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相同点的原因分析218
第三节 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不同点比较220
一、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不同点220
二、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不同的原因分析248
第四节 基本结论253
第五章 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现状、缺陷及其原因分析255
第一节 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演变、原因及其现状分析255
一、1978年以前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257
二、1978年至1992年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259
三、1993年以来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演变、现状及原因分析264
第二节 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所存在的缺陷272
一、从监管主体上看,欠缺应有的系统性、独立性273
二、从监管范围与内容上看,存在遗漏性、模糊性、失重性问题281
三、从监管标准上看,存在滞后性、不统一性、非量化性问题285
四、从监管方式上看,存在定位不准、不系统、时效性差、不明确的问题291
五、从监管依据上看,存在档次低、不系统、不协调、不明确的问题295
第三节 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缺陷所造成的弊端306
一、不利于网络银行的发展306
二、不利于提高网络银行监管的效率313
三、不利于形成公平的安全的高效的市场竞争与发展环境319
四、不利于健全我国法律制度321
五、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322
第四节 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缺陷的原因分析324
一、认识因素324
二、网络银行发展水平因素326
三、行政管理体制因素327
四、立法水平因素329
第六章 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设计331
第一节 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设想331
一、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基本假定331
二、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目标332
三、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原则349
四、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框架设想363
五、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中的具体内容381
第二节 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约束条件388
一、观念条件388
二、体制条件390
三、法治条件390
四、网络银行及其中介组织条件391
五、监管人员条件391
六、物质技术条件392
第七章 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实证分析393
第一节 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预期效果分析393
一、有利于提升网络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力393
二、有利于网络银行政企分离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394
三、有利于降低网络银行监管成本并提高监管效率394
四、有利于加强网络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与协调394
第二节 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实证案例分析395
一、国内金额最大网上银行被盗案395
二、国内首例网上银行被盗案396
三、福建省安溪县为治骗而关闭全县自动柜员机案397
四、对上述案例的分析399
参考文献402
中文参考文献402
英文参考文献422
后记426
致谢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