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甘肃白银厂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彭礼贵,任有祥,李智佩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19413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214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23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甘肃白银厂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任有祥1
一、火山岩带产出构造部位1
二、火山岩带空间展布及岩石地质特征3
(一)空间展布3
(二)岩石地质特征4
三、火山岩时代问题5
(一)时代研究进展重大5
(二)时代讨论6
第二章 火山岩及热水沉积岩岩石学&李智佩 任有祥12
一、研究简史与现状12
二、早、中寒武世海相火山熔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13
(一)火山岩组合与“源”岩浆系列13
(二)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岩浆演化15
(三)成岩构造环境与成岩模式28
三、早—中奥陶世海相火山岩地球化学概述31
(一)岩石类型31
(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31
(三)成岩构造环境34
四、火山碎屑岩及其岩石地球化学36
(一)火山碎屑岩分类36
(二)火山碎屑岩岩石学37
(三)火山碎屑岩岩石地球化学39
(四)石英角斑质碎斑熔岩的确立及其地质意义45
(五)补丁岩及其形成机制推断47
五、热水沉积岩问题51
(一)问题的提出及概况51
(二)岩类学及其稀土元素地球化学52
(三)铁锰硅质岩类岩石成因53
第三章 古火山机构格架及其与成矿的时空关系&任有祥 刘晓明 李智佩57
一、研究现状57
二、保存古火山机构的可能性问题58
(一)对矿田构造形式认识的评述58
(二)地质力学成果佐证59
(三)典型地质事实或现象59
三、矿田卫星遥感图像解译61
(一)环形构造62
(二)线性构造64
四、火山喷发旋回和亚旋回简述65
(一)前人划分概况及评述65
(二)本专著采用的旋回和亚旋回划分66
五、典型地段及其他地段古火山口的厘定68
(一)厘定原则或标准68
(二)折腰山大型古火山口68
(三)铜-拉大-中型古火山口71
(四)矿田其它地段古火山口鉴别73
六、古火山机构格架75
(一)东西两个喷发中心确立依据和中心喷发口问题75
(二)古火山穹隆构造存在的标志80
七、古火山机构与已知工业矿床的时空关系82
(一)火山机构控矿说概述82
(二)空间关系83
(三)成矿相对时期推断83
第四章 矿床类型与矿床成矿系列&任有祥85
一、矿床类型85
(一)类型研究现状略述85
(二)本研究采用的两种矿床分类85
(三)与世界典型黑矿型矿床的比较88
二、矿床成矿系列90
(一)白银矿田及其小外围矿产梗概91
(二)成矿元素组合系列与成矿部位系列91
(三)伴生铁锰矿床(点)在铜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形成中的地位93
三、典型工业矿床定位探讨95
(一)矿体形态、产状及其空间展布的标志95
(二)矿石结构构造在矿床定位中的示踪意义96
第五章 热液对流循环成矿的地质证据&彭礼贵 李向民98
一、矿床具垂直分带和水平分带98
(一)折腰山矿床的垂直分带和水平分带98
(二)小铁山矿床的分带特征99
二、矿床中的矿筒和矿柱101
(一)折腰山矿床的矿筒和矿柱101
(二)小铁山矿床中的矿体特征102
三、矿床不受单一岩性控制104
(一)火山喷口型矿床容矿岩石104
(二)火山喷口斜坡型矿床容矿岩石104
四、蚀变岩筒或蚀变岩体105
(一)空间展布106
(二)蚀变矿物、组合及分带107
(三)蚀变岩筒地球化学特征114
五、成矿主元素在矿床中的富集特征118
(一)折腰山矿床铜元素的分布规律118
(二)小铁山矿床铜、锌、铅元素的分布规律119
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反映的热晕特征122
第六章 成矿热流体特征及来源讨论&彭礼贵 王兴安125
一、流体包裹体及其物理化学参数125
(一)类型及特征125
(二)均一温度、含盐度、密度和压力126
(三)化学成分129
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130
(一)氢、氧同位素130
(二)硫同位素134
三、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讨论139
(一)成矿热流体特征139
(二)成矿热流体水源140
(三)成矿物质来源140
(四)热源141
第七章 矿床模型与成矿模式&彭礼贵142
一、矿床模型142
二、成矿模式145
第八章 找矿预测基础&任有祥 刘晓明 刘德利149
一、白银地区找矿前景的代表性观点略述149
二、国外铜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成功勘查经验综述150
三、找矿思路评述及找矿阶段划分152
(一)找矿思路评述152
(二)找矿阶段划分155
四、钻探找矿的得与失157
(一)钻探工程量及其空间分布157
(二)钻孔深度问题159
(三)钻探孔找矿见矿概貌161
(四)钻探孔分类与找矿效益163
五、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探矿初步总结和讨论164
(一)探矿工作概貌164
(二)阶段划分和异常验证效果164
(三)探矿失败原因初析169
六、本研究的找矿思路和找矿标志175
(一)找矿思路175
(二)找矿标志176
第九章 找矿预测及其验证&彭礼贵 任有祥 刘晓明178
一、不同层次的成矿和找矿预测178
(一)白银矿田及其外围成矿前景估计178
(二)矿田进一步找矿的地质依托180
(三)矿田找矿预测183
二、预测验证191
(一)物化探验证191
(二)钻探验证193
结语&任有祥 彭礼贵198
参考文献201
英文摘要205
图版说明及图版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