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过程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疏礼兵编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5778X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10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27页
- 主题词:知识经济-应用-企业管理-研究;企业管理-组织管理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企业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过程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问题的提出1
1.1.1当代知识经济的发展呼唤知识管理1
1.1.2知识生产要素成为拉动企业成长的主引擎3
1.1.3组织内部知识转移是构筑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基础4
1.1.4如何促进团队内部知识转移仍然面临许多困惑6
1.2几个基本概念8
1.2.1团队与研发团队8
1.2.2技术与技术知识9
1.2.3知识转移11
1.3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13
1.4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6
1.5研究内容和本书结构17
2.1关于知识内涵与分类的讨论21
2.1.1关于知识内涵的讨论21
2.1.2关于知识分类的讨论25
2.2基于过程视角的知识管理理论30
2.2.1知识管理的研究价值30
2.2.2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主题33
2.2.3企业知识基础理论39
2.3知识转移理论研究的基本线索和动态41
2.3.1知识转移理论研究的基本线索41
2.3.2国内外知识转移问题研究动态43
2.4本章小结48
3.1知识转移过程模式理论述评50
3.1.1Nonaka&.Takeuchi(1995)的SECI知识创造模型50
3.1.2Hedlund(1994)的知识转换流程模式52
3.1.3Gilbert&Cordey-Hayes(1996)的知识转移五阶段模式54
3.1.4Szulanski(2000)的组织内部最佳实践转移55
3.1.5Dixon(2000)的知识转移五种模式57
3.1.6国内学者对知识转移过程模式的研究58
3.1.7对知识转移过程模式研究的小结60
3.2知识转移与组织学习62
3.2.1组织学习也是一个知识转移过程62
3.2.2组织学习与知识的空间转移64
3.2.3组织学习与知识转移的关系分析65
3.2.4团队层次知识转移、知识创造和组织学习:一个分析模型66
3.3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过程机制分析68
3.3.1传播理论对研发团队知识转移过程机制的解释不足68
3.3.2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过程分析70
3.3.3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过程中的组织学习75
3.3.4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途径框架78
3.3.5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内在机制81
3.4本章小结86
4.1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简要述评87
4.2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概念模型92
4.2.1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的分析重点92
4.2.2模型设计的逻辑起点:知识转移基础结构94
4.2.3模型变量的选择与修正96
4.3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99
4.3.1知识特性99
4.3.2转移意愿105
4.3.3传授能力106
4.3.4关系信任107
4.3.5知识距离109
4.3.6吸收能力111
4.3.7知识转移机制113
4.4变量的操作化114
4.4.1知识转移绩效114
4.4.2知识特性119
4.4.3转移意愿120
4.4.4传授能力121
4.4.5关系信任121
4.4.6知识距离122
4.4.7吸收能力123
4.4.8知识存量124
4.4.9知识转移机制125
4.4.10控制变量126
4.5本章小结127
5.1调查与样本情况说明128
5.1.1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128
5.1.2访谈调查130
5.1.3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133
5.2样本情况描述性统计135
5.3量表品质分析137
5.3.1量表品质分析方法137
5.3.2因素分析和信度检验138
5.4单因素方差分析147
5.4.1变量的重新赋值147
5.4.2不同类型研发团队技术知识转移差异的比较分析149
5.5回归分析155
5.5.1关于回归分析样本量大小的说明155
5.5.2变量间关系基本分析模型156
5.5.3变量间关系调节效应验证164
5.5.4回归分析的主要结论与进一步讨论167
5.6本章小结172
6.1本书的主要结论174
6.2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178
6.2.1学术价值178
6.2.2实践意义179
6.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182
附录1研发团队内部技术知识转移调查问卷185
附录2访谈提纲190
参考文献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