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接入网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接入网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2325807.jpg)
- 张中荃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1278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99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接入网-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接入网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接入网概述1
1.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1
1.1.1 接入网的定义与定界1
1.1.2 接入网的功能结构2
1.1.3 接入网的拓扑结构5
1.2 接入网的分类7
1.2.1 铜线接入网7
1.2.2 光纤接入网8
1.2.3 混合接入网10
1.2.4 无线接入网12
1.3 接入网提供的综合接入业务16
复习思考题20
第二章 铜线接入技术22
2.1 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HDSL)接入技术22
2.1.1 HDSL系统的基本构成22
2.1.2 HDSL帧结构24
2.1.3 HDSL关键技术25
2.1.4 HDSL的应用特点28
2.1.5 HDSL的局限性29
2.2 第二代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HDSL2)接入技术30
2.2.1 HDSL2的设计目标30
2.2.2 HDSL2的线路编码30
2.2.3 HDSL2中的FDM和回波抵消31
2.3 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接入技术32
2.3.1 ADSL的提出32
2.3.2 ADSL的技术特点33
2.3.3 ADSL的系统结构34
2.3.4 ADSL的技术基础37
2.3.5 ADSL的分布模型及其应用54
2.4 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接入技术58
2.4.1 VDSL系统构成58
2.4.2 VDSL的相关技术60
2.4.3 VDSL存在的问题63
2.4.4 VDSL的应用66
复习思考题68
3.1.1 市场牵引与技术推动69
第三章 电缆调制解调器接入技术69
3.1 Cable Modem的发展背景69
3.1.2 Cable Modem与ADSLModem的比较70
3.1.3 HFC网络对Cable Modem的要求72
3.1.4 影响Cable Modem运作的因素74
3.2 Cable Modem系统工作原理75
3.2.1 系统结构75
3.2.2 工作原理78
3.3 Cable Modem的体系结构82
3.3.1 基于IEEE 802的Cable Modem82
3.3.2 基于电缆数据系统接口规范(DOCSIS)的Cable Modem91
3.4 Cable Modem的应用95
3.4.1 系统的基本构成95
3.4.2 信号的下行及上行通路96
3.4.3 用户接入方式98
复习思考题99
4.1.1 PON拓扑结构100
4.1 无源光网络(PON)接入技术100
第四章 光纤接入技术100
4.1.2 PON关键技术101
4.1.3 PON功能结构107
4.1.4 PON技术应用109
4.2 ATM无源光网络(APON)接入技术114
4.2.1 APON模型及特点114
4.2.2 APON系统结构及工作过程115
4.2.3 APON帧结构及关键技术118
4.2.4 APONet接入传输系统121
4.3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接入技术127
4.3.1 EPON技术特点及网络结构127
4.3.2 EPON传输原理及帧结构129
4.3.3 EPON光路波长分配131
4.3.4 EPON关键技术131
4.4 有源光网络(AON)接入技术133
4.4.1 AON简化技术133
4.4.2 AON采用的主要技术135
4.4.3 BAU宽带接入单元150
复习思考题154
第五章 无线接入技术156
5.1 无线接入信道的电波传播156
5.1.1 反射、衍射和散射156
5.1.2 衰落与多径传播156
5.1.3 路径损耗模型160
5.2 无线接入的基本技术163
5.2.1 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技术163
5.2.2 多址接入技术169
5.2.3 数字调制与扩频技术170
5.2.4 抗衰落技术176
5.2.5 网络安全技术177
5.2.6 无线空中接口178
5.3 3.5GHz固定无线接入179
5.3.1 系统参考模型179
5.3.2 功能要求181
5.3.3 技术要求182
5.3.4 其他要求184
5.4 无线ATM接入185
5.4.1 无线ATM简介185
5.4.2 无线ATM网络技术基础187
5.4.3 无线ATM协议189
5.4.4 移动管理194
5.5 无线接入新技术196
5.5.1 本地多点分布业务(LMDS)技术196
5.5.2 蓝牙技术198
5.5.3 红外无线技术200
5.5.4 其他新技术201
复习思考题203
第六章 接入网接口及其协议205
6.1 V5接口的构成205
6.1.1 V5接口的产生和作用205
6.1.2 V5接口的接入模型206
6.1.3 V5接口的选用原则207
6.1.4 V5链路及时隙结构208
6.2.1 V5接口的分层模型210
6.2 V5接口的体系结构210
6.2.2 V5接口的物理层211
6.2.3 V5接口的数据链路层211
6.2.4 V5接口的网络层212
6.3 V5接口的设计213
6.3.1 V5接口的硬件设计213
6.3.2 V5接口软件设计217
6.4 V5接口协议222
6.4.1 V5协议结构222
6.4.2 控制协议225
6.4.3 PSTN信令协议230
6.4.4 承载通路控制协议235
6.4.5 链路控制协议242
6.4.6 保护协议244
6.5 VB5接口及其协议249
6.5.1 VB5接口的基本特性249
6.5.2 VB5接口的协议配置252
6.5.3 VB5接口的连接类型254
6.5.4 VB5接口的协议258
复习思考题259
第七章 接入网网管技术260
7.1 网络管理的概念260
7.1.1 TMN的基本概念260
7.1.2 接入网网管的基本概念270
7.2 接入网网管的管理功能272
7.2.1 PCF-OSF支持的管理功能273
7.2.2 TF-OSF支持的管理功能278
7.2.3 调度管理功能(CO-OSF)280
7.3 接入网网管的管理信息模型280
7.3.1 V5接口配置管理的管理对象281
7.3.2 V5接口配置管理的基本内容282
7.4 应用举例286
复习思考题288
附录:英文缩写对照表289
参考资料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