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孙思邈养生全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孙思邈养生全书
  • 李长福,李慧雁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149823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8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5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孙思邈养生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孙思邈养生全书3

第一篇 养性(上)3

第一章 养性3

1.叹人生之短暂3

2.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4

3.养生五难4

4.上古之人,皆度百岁,及今时之人,半百而衰5

5.知之则强,不知则老6

6.春、夏、秋、冬四季养生法6

7.王侯之宫、卿士之家的养生之难7

8.积伤至尽,尽则早亡8

9.练精术9

10.穰岁多病,饥年少疾9

11.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10

第二章 道林养性10

1.养性“十二少”的原则10

2.黄帝内视法11

3.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11

4.勿以贫富易志改性12

5.有大功德,勿自矜伐12

6.慎勿诈善,以悦于人12

7.道之所在,其德不孤13

8.人知止足,天遗其禄;所至之处,勿得多求13

9.人之所以多病,当由不能养性14

10.居处雅素净洁,无风雨暑湿为佳14

11.衣服器械,勿用珍玉金宝14

12.厨膳俭约为佳14

13.行、语、眠、嚼、居的原则15

14.慎言语15

15.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15

16.淡食的原则16

17.食当熟嚼16

18.人之当食,须去烦恼16

19.每食不用重肉16

20.勿食生菜、生粮及陈臭物17

21.勿饮浊酒17

22.肉须煮烂,停冷食之17

23.吃热食咸物后,不能饮冷醋汤17

24.凡热食汗出,勿当风17

25.饭后,以手摩面及腹并步行踌躇18

26.饱食即卧,乃生百病18

27.寒未解,不得食热食18

28.人不得夜食,食勿精思为劳苦事18

29.常须日在巳时食讫19

30.勿食之物种种19

31.每十日一食葵19

32.饮酒不欲使多,醉不可以接房19

33.大小便注意事项20

34.凡遇山水坞中出泉者,不可久居;又深阴地冷水不可饮20

35.脱、穿衣的宜忌20

36.关于卧床的宜忌21

37.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23

38.每八月一日以后,即微火暖足23

39.春冻未泮,衣欲下厚上薄23

40.一年四季起卧规范24

41.凡冬月忽有大热之时,夏月忽有大凉之时,皆勿受之24

第三章 居处法25

1.凡人居止之室,必须周密25

2.遇曝雨雷电,宜入室闭户避之25

3.先拜经像,再拜尊长26

4.关于沐浴方面的养生宜忌26

5.凡居家,有不快即须早道28

6.小有不好,即按摩按捺,令百节通利28

7.居家及远行的必备药及药方29

8.常须安不忘危,预防诸病也29

第四章 按摩法29

1.天竺国婆罗门按摩法29

2.老子按摩法30

第五章 调气法32

1.凡人不可无思,当以渐遣除之32

2.和神导气之道33

3.每旦夕调气法34

4.调气法的注意事项35

5.患寒热及痈疽者调气法35

6.患心冷病、热病、肺病、肝病、脾病、肾病者的调气法35

第六章 服食法37

1.服药与颐养天年37

2.服养生药大法37

3.去三虫方38

4.服天门冬方38

5.服地黄方39

6.种地黄法40

7.黄精膏方40

8.服乌麻法41

9.饮松子方41

10.饵柏实方41

11.服松脂方41

12.饵茯苓方43

第七章 房中补益46

1.年至四十,须识房中之术46

2.意在补益以遣疾,此房中之微旨也47

3.择女标准48

4.御女之道48

5.凡精少则病,精尽则死49

6.不射精之法49

7.男女俱仙之道49

8.御女之法50

9.桑榆之误51

10.晚而自保,犹得延年益寿51

11.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52

12.交合如法,家道日隆52

13.求贵子之法53

14.黄帝杂忌法54

第八章 壮阳、治阳痿方54

第二篇 养性(下)60

第一章 养性禁忌60

1.孙思邈养生大要十条60

2.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61

3.彭祖养生思想62

4.老子养生法63

第二章 养性服饵67

第三章 养老大例78

1.至于年迈,气力稍微,非药不救78

2.为孝之道,常须慎护老人79

3.养老之要79

第四章 养老食疗82

1.安身之本,必须于食;救疾之道,惟在于药82

2.每食必忌于杂82

3.腥冷之物,宜常断之83

4.惟乳酪酥蜜常宜温而食之83

5.人生“可得一二百年”83

6.养生方84

第五章 养眼法90

1.十六件丧明之本90

2.瞑目法91

第三篇 食治93

第一章 序论93

1.不知食之有成败,水火至近而难识93

2.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94

3.食疗不愈,然后命药94

4.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95

5.食气者则和静而延寿96

6.五味与五藏96

7.阴阳调和,人则平安97

第二章 果实98

第三章 菜蔬101

第四章 谷米108

第五章 鸟兽111

第四篇 补益120

第一章 叙虚损论120

1.凡人不终眉寿或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120

2.五劳121

3.六极121

4.七伤121

5.七气122

6.风对人体的不良作用123

7.五劳、六极、七伤、七气积聚变为病123

第二章 大补养124

第三章 解散发动126

第四章 补五脏133

第五章 五脏气虚142

第六章 补虚丸散144

第七章 补肾以疗五劳、六极、七伤149

第五篇 养生与“治未病之疾”168

第一章 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168

第二章 若小有不和,即须治疗170

第三章 惟须求之于己,不可一仰医药者也173

第四章 病人恢复期的养生176

第五章 药藏181

1.存不忘亡,安不忘危,贮药以备急用181

2.所应藏之药182

3.应按方预和合的备急用的中药183

第六篇 妇人养生(上)198

第一章 妇人求子198

第二章 养胎204

1.胎教205

2.养胎禁忌205

第三章 下乳212

第四章 虚损215

1.凡产后满百日,乃可合会215

2.产后其他禁忌216

3.治产后虚损方216

第五章 虚烦220

第六章 补益222

1.妇人欲求美色服钟乳泽兰丸222

2.方十四首223

第七篇 妇人养生(下)228

第一章 妇人求子228

第二章 妇人美容方231

第三章 妇人熏衣浥衣香方239

第四章 令妇人身香方240

第五章 生黑发方242

第六章 治产后心闷方245

第七章 治产后虚烦方245

第八章 治虚损方248

第九章 治虚乏方251

第十章 治盗汗方255

第十一章 下乳方256

第十二章 治妇人损伤方258

第八篇 养小儿260

第一章 序例260

1.养小为大260

2.凡百居家,皆宜达兹养小之术,则无横夭之祸也261

3.对小儿成长的细致观察262

4.方二首263

5.择乳母法264

第二章 初生出腹265

1.小儿出生护理法265

2.浴儿法267

3.小儿生辄死治之法268

4.相儿命短长法268

第三章 惊吓270

第四章 养小儿275

第五章 小儿杂治284

第九篇 辟谷292

第一章 服茯苓294

第二章 服松柏脂296

第三章 服松柏实300

第四章 酒膏散304

第五章 服云母306

第六章 服水309

第十篇 退居313

第一章 择地314

第二章 缔剏316

第三章 服药318

第四章 饮食319

第五章 养性321

1.清晨养生法321

2.退居之处,离家百里五十里322

3.量力行322

4.蓄书百卷,闷来阅之323

5.勤洗、换衣服,勤洗澡323

6.选左右供使之人的条件323

7.凡人不得绝嗔324

第六章 种造药324

第七章 杂忌329

第十一篇 飞炼332

第一章 飞炼研煮钟乳及和草药服疗333

第二章 飞炼研煮五石及和草药服疗335

第三章 服诸石药及寒食散已,违失节度,发病疗之法合四十五条344

第四章 解石及寒食散并下石350

第十二篇 禁经363

第一章 持禁斋戒法365

1.五戒365

2.十善366

3.八忌366

4.四归367

5.八不得367

6.浴身法367

第二章 受禁法368

第三章 杂受禁法374

第四章 禁法大例377

第五章 掌诀法379

第十三篇 孙思邈的其他有关养生方面的著作383

一 《备急千金要方》序383

二 《千金翼方》序384

三 孙真人卫生歌386

四 孙真人枕上记388

五 孙真人养生铭391

六 存神炼气铭392

七 保生铭393

八 孙真人摄养论394

九 孙真人福寿论396

下编 孙思邈养生哲学思想研究401

前言401

第一章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哲学意义404

第二章 “百年之内,斯须之间”的哲学启示411

第三章 “寿夭休论命,修行在本人”是对养生规律存在的肯定414

第四章 “体有可愈之疾”的重大指导意义422

第五章 人生五福寿为最的养生价值观424

第六章 主体的“自慎”意识对养生的重要作用427

第七章 对老子的身与患的矛盾的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431

第八章 对关于养生条件理论的重要贡献435

第九章 对养生规律的探索及运用439

第十章 人的交换活动与养生446

第十一章 对养生与分配关系理论的贡献449

第十二章 腐败是养生的大敌454

第十三章 政治、经济制度与养生458

第十四章 家庭关系与养生461

第十五章 退居对老年人养生的重要意义465

第十六章 人的消费活动与养生469

第十七章 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养生的重大意义4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