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软饮料工艺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软饮料工艺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2370168.jpg)
- 高愿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7501936617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21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软饮料工艺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软饮料的定义和分类1
二 软饮料在我国的经济地位、现状及发展趋势4
三 软饮料工艺学研究的内容与学习方法7
第一章 软饮料用水及水处理9
第一节 软饮料用水的水质要求9
一 天然水的分类及其特点9
二 天然水中的杂质10
三 饮料用水的水质要求14
第二节 水的处理16
一 水的过渡16
二 水的软化22
三 水的消毒28
一 甜味剂的甜度32
第一节 甜味剂32
第二章 软饮料常用的原辅材料32
二 软饮料中常用的甜味剂34
第二节 酸味剂39
一 柠檬酸42
二 酒石酸42
三 苹果酸43
四 富马酸43
五 乳酸44
六 葡萄糖酸44
七 磷酸44
第三节 香料和香精45
一 食用香精45
二 食品中香甭加香的目的46
三 加香时应注意的问题47
第四节 色素48
一 天然色素49
二 人工合成色素52
第五节 防腐剂56
一 苯甲酸和苯甲酸钠56
二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57
三 山梨酸及其钾盐58
四 亚硫酸盐类59
第六节 抗氧化剂60
一 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60
二 二氧化硫和亚硫酸盐61
三 葡萄糖氧化酶62
四 抗氧化剂的增效剂62
第七节 乳化稳定剂62
一 增稠剂62
三 乳化剂68
第八节 二氧化碳69
一 二氧化碳的物理特性69
二 二氧化碳的来源与净化70
第三章软饮料包装材料和容器72
第一节 软饮料包装用玻璃容器72
一 瓶罐玻璃的化学组成及主要性能73
二 玻璃容器的结构及强度76
三 饮料玻璃瓶的标准79
四 玻璃饮料瓶的发展趋势80
五 饮料瓶皇冠盖81
第二节 金属包装材料和容器84
一 常用金属包装材料85
二 饮料包装用金属罐88
二 饮料包装用主要塑料种类及特点92
第三节 塑料及复合包装材料92
一 塑料包装材料的性能92
三 复合包装材料96
四 收缩薄膜和拉伸薄膜98
第四章 碳酸饮料101
第一节 碳酸饮料的分类及产品技术要求102
一 碳酸饮料的分类102
二 产品技术要求103
第二节 碳酸饮料的基本生产工艺104
一 调和糖浆的配制104
二 碳酸化111
三 洗瓶与验瓶126
四 压盖、验质131
一 杂质132
第三节 碳酸饮料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止方法132
二 含气不足(二氧化碳含量不够)133
三 混浊、沉淀134
国 糊状137
五 变味137
第五章 果蔬汁饮料139
第一节 果蔬汁饮料的分类140
一 按果蔬汁制品状态和加工工艺分类141
二 按原果汁的含量进行分类142
第二节 果蔬汁制造工艺143
一 原料的选择和洗涤143
二 果蔬原料取汁前的预处理145
三 取汁147
四 粗滤157
五 各果蔬汁制造的特殊工序157
六 果蔬汁的成分调整与混合174
七 果蔬汁的杀菌与包装177
第三节 果蔬汁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控制181
一 果蔬汁的败坏181
二 果蔬汁的变味182
三 果蔬汁的色泽变化183
四 果蔬汁饮料的混浊与沉淀184
五 果蔬汁饮料的悬浮稳定性问题185
第四节 几种果蔬汁的加工工艺187
一柑橘类果汁187
二 苹果汁190
三 浓缩葡萄汁192
四 山楂汁194
五 芦笋汁196
六 胡萝卜汁197
七 南瓜全肉饮料198
八 绿色蔬菜复合汁199
第六章 乳性饮料201
第一节 乳性饮料概述201
第二节 乳饮料203
一 消毒乳203
二 灭菌乳206
三 花色乳饮料208
四 乳饮料的缺陷及其防止212
第三节 发酵乳214
一 发展历史214
二 发酵酸乳的营养价值215
三 发酵乳的种类215
三 凝固型酸乳的加工及质量控制215
五 搅拌型酸乳的加工及质量控制222
第四节 乳酸菌饮料227
一 乳酸菌饮料的种类228
二 乳酸菌饮料的加工方法228
第五节 其他乳饮料231
一 乳酸饮料的加工方法231
二 双歧杆菌发酵饮料233
三 嗜酸乳杆菌发酵乳饮料236
四 牛奶鸡蛋饮料237
五 奶酪饮料238
第七章 植物蛋白饮料241
第一节 概述241
一 植物蛋白饮料的分类241
二 植物蛋白饮料的营养作用242
三 植物蛋白饮料发展概况243
一 浓度对稳定性的影响244
第二节 植物蛋白饮料稳定性的理论基础244
二 粒子大小对稳定性的影响246
三 乳化剂及大分子物质对稳定性的影响247
四 pH对稳定性的影响248
五 电解质对稳定性的影响248
六 微生物对稳定性的影响249
第三节 豆乳类饮料250
一 大豆的营养化学成分250
二 豆乳的营养成分252
三 大豆中的酶类和抗营养因子253
四 豆乳生产工艺254
五 典型豆乳生产技术范例262
六 豆乳饮料实例265
七 豆乳类饮料的质量标准267
一 花生的营养成分与加工特性269
第四节 花生乳饮料269
二 花生乳生产工艺270
三 花生乳产品质量标准274
四 其他花生饮料制品275
第五节 杏仁露饮料275
一 杏仁营养成分与加工特点275
二 杏仁露生产工艺276
三 杏仁露乳化剂配方及用量277
四 杏仁露产品质量标准278
第六节 其他植物蛋白饮料279
一 椰子汁279
二 核桃乳281
三 南瓜子饮料283
四 松仁露284
第八章 固体饮料285
第一节 果香型固体饮料286
一 果汁型固体饮料的质量要求286
二 果香型固体饮料的主要原料287
三 果香型固体饮料的主要生产设备288
四 果香型固体饮料的基本生产工艺290
第二节 蛋白型固体饮料292
一 蛋白型固体饮料的质量要求292
二 蛋白型固体饮料的主要原料292
三 蛋白型固体饮料的主要生产设备294
四 蛋白型固体饮料的基本生产工艺295
第三节 其他类型固体饮料298
第九章 矿泉水300
第一节 矿泉水的定义和分类300
一 矿泉水的发展概况300
二 馀用矿泉水的定义302
三 天然矿泉水的分类304
第二节 天然矿泉水的化学成分及评价指标306
一 矿泉水的形成306
二 矿泉水的化学成本组成307
三 矿泉水气体成分的来源308
四 矿泉水理化特征的表示方法310
五 包用天然矿泉水的评价指标310
第三节 饮用天然矿泉水的评价程序313
一 水源地勘察评价314
二 饮用天然矿泉水水质评价316
三 允许开采量的评价319
四 饮用天然矿泉水开发技术经济评价320
一 生产工艺流程321
二 工艺要点321
第四节 饮用天然矿泉水生产321
第五节 人工矿泉水生产327
一 直接溶化法328
二 二氧化碳浸蚀法328
三 人工矿泉饮料329
第六节 纯净水330
一 纯净水的定义330
二 生产工艺与设备331
三 纯净水的发展趋势336
第十章 茶饮料338
第一节 茶叶的主要种类、化学成分及其保健功能338
一 茶叶的主要种类338
二 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340
第二节 茶饮料生产技术343
一 茶饮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343
二 液态茶饮料的生产技术346
第一节 功能性饮料分类361
一 根据原料分类361
第十一章 功能性饮料361
二 按功能作用分类362
三 主要功能成分分类362
四 按食用对象分类363
第二节 功能性成分363
一 碳水化合物363
二 功能性油脂成分366
三 活性蛋白质与肽368
四 微量活性元素371
五 维生素372
六 自由基清除剂(SOD)375
七 其他功能成分376
一 功能性饮料的基本生产工艺377
第三节 工艺和配方377
二 功能性饮料配方380
三 运动饮料的工艺配方384
第十二章 软饮料生产卫生管理和质量检验389
第一节 软饮料生产的卫生管理389
一 软饮料生产卫生管理的意义389
二 软饮料生产卫生管理项目及卫生要求390
三 软饮料生产卫生管理措施394
第二节 软饮料质量检验399
一 质量检验工作概述399
二 软饮料原辅材料的质量检验403
三 软饮料生产过程中的工序检验406
四 软饮料成品的质量检验408
主要参考文献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