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研究性学习 第1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研究性学习 第1卷
  • 周宏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790000794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3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研究性学习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多元智能理论1

第一节 绪论1

一、 智商测试及其结果的局限性1

二、 多元智能理论的起源3

三、 七种智能简介4

四、 多元智能理论对未来学校的启示5

第二节 多元智能理论简介8

一、 智能的组成10

二、 七种智能的例证11

三、 综述:多元智能理论的特殊贡献19

四、 对教育的启示21

第三节 多元智能理论问答27

一、 术语“智能”27

二、 多元智能理论的理论地位29

三、 每种智能与智能组合的微细结构32

四、 更多智能存在的可能性35

五、 群体差异36

六、 教育学的思考37

第四节 智能与人类其他珍贵潜能的关系38

一、 分析的框架38

二、 框架和有关术语39

三、 传统心理学对天赋模式的研究41

四、 对智能及其有关事物的看法41

五、 五岁时:对领域和行业一无所知43

六、 十岁时:开始掌握该领域的规则44

七、 青春期:在十字路口45

八、 成熟的实践者在天赋模式中的位置45

九、 对教育的启示47

第二章 智能的培育49

第一节 未来的学校49

一、 美国基础教育向何处去49

二、 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52

三、 教育改革成功的四大要素59

第二节 小学阶段多元智能理论的《重点实验学校》项目模式60

一、 多元智能理论重点实验学校的创建60

二、 培育儿童多元智能的三个具体做法61

三、 专题作业的5种评估方式63

第三节 怎样在学校表现出色——初中阶段的《学校实用智能》项目模式66

一、 智能的新概念67

二、 《学校实用智能》项目68

第四节 高级中学的学科探索——《艺术推进》项目简介79

一、 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智慧源泉80

二、 多元智能的理论82

三、 艺术教育的特征83

四、 美国艺术教育的现状84

五、 《零点项目》的艺术教育方法85

六、 《艺术推进》项目的产生87

七、 艺术教育的两种方式88

第一节 情景化评估:标准化考试的替代方案97

第三章 评估与超越评估:多元智能教育的组成要素97

一、 考试社会和学校教育的统一观点99

二、 评估替代方法的来源101

三、 发展观点的必要性102

四、 符号系统学派的出现103

五、 多元智能存在的证据104

六、 寻找人类的创造能力105

七、 情景化学习评估的优点106

八、 在个体的大脑之外寻找能力与技巧107

九、 评估新方法的一般特征108

十、 迈向评估社会112

第二节 超越评估;教育的目的和手段116

一、 真正理解并学以致用:教育的一个直接目的117

二、 如何实现真正理解并学以致用118

三、 对课程的启示120

四、 专业知识与通用知识之间的平衡:教育面临的挑战121

五、 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实践128

第一节 智能研究的七个阶段135

第四章 多元智能研究的未来135

一、 智能概念的提出136

二、 智能研究的科学化137

三、 智能的多元化139

四、 智能的情景化141

五、 智能的分布144

六、 智能的个体化148

七、 开发智能的教育148

第二节 智能研究的运用150

一、 看待智能的两种不同社会视角151

二、 智能的新理论154

三、 当代后工业化社会的两个例子156

四、 通过情景化评估激发智能161

第五章 使用多种智能来提高教学效果165

第一节 加强自我认识165

一、 小队教学165

三、 聘请校外演讲人166

二、 利用专家166

四、 克服你自己智能上的某些缺欠167

五、 求教于同事167

第二节 采用多种智能教学的两个范例课168

一、 乘法运算168

二、 识读生词172

第三节 全班授课以后如何使用多种智能174

一、 多种智能讨论174

二、 智能体育锻炼常规175

三、 单元复习175

四、 包括两种智能的报告176

五、 时事评论176

六、 特别拼读活动176

七、 不同的解决办法177

八、 外来讲演者177

第四节 布卢姆分类学177

二、 布卢姆分类学动词178

一、 布卢姆分类学178

第六章 使用多种智能进行小组教学183

第一节 学习站183

一、 方式与组织183

二、 以多种智能为基础的学习站应备物品184

三、 学习站的管理185

四、 以多种智能为中心的学习站活动187

五、 以课程为基础的多种智能学习站190

六、 以课程为基础的多种智能学习站192

第二节 灵活编组196

一、 灵活小组定义196

二、 灵活小组的活动及管理196

三、 强调多种智能的灵活编组197

四、 灵活小组的评估197

第七章 使学习个性化的多种智力教学201

第一节 以作业为中心的课程201

第二节 以种智力作业的种类202

第三节 作业的安排203

第四节 作业的评价204

第五节 指定作业205

第六节 作业的管理206

第七节 多种智力作业清单207

第八节 以加强身材动觉智力为目的的多种智力作业208

一、 知识水平208

二、 理解水平208

三、 使用水平208

四、 分析水平208

五、 综合水平209

六、 评价水平209

第九节 以加强人际关系智力为目的的多种智力作业209

一、 知识水平209

二、 理解水平209

六、 评价水平210

五、 综合水平210

四、 分析水平210

三、 使用水平210

第十节 以加强自我意识智力为目的的多种智力作业211

一、 知识水平写出你的自传211

二、 理解水平211

三、 使用水平211

四、 分析水平211

五、 综合水平212

六、 评价水平212

第十一节 以加强数学——逻辑智力为目的的多种智力作业212

一、 知识水平212

二、 理解水平213

三、 使用水平213

四、 分析水平213

二、 理解水平214

一、 知识水平214

第十二节 以加强音乐智力为目的的多种智力作业214

六、 评价水平214

五、 综合水平214

三、 使用水平215

四、 分析水平215

五、 综合水平215

六、 评价水平215

第十三节 以加强空间视觉智力为目的的多种智力作业216

一、 知识水平216

二、 理解水平216

三、 使用水平216

四、 分析水平217

五、 综合水平217

六、 评价水平217

第十四节 以加强语词智力为目的的多种智力作业217

一、 知识水平217

三、 使用水平218

二、 理解水平218

四、 分析水平219

五、 综合水平219

六、 评价水平219

第十五节 以课程为基础的多种智力作业清单219

一、 太阳系220

二、 词类221

三、 拼写表222

四、 分数223

第十六节 以课程为基础的多种智力作业224

一、 童话故事课题225

二、 时间课题日昝仪226

第十七节 以知识来源为基础的多种智力作业227

一、 他们需要知道什么228

二、 报告——一种新观点228

第十八节 由学生选择的多种智力作业230

一、 创造一种有帮助的教育气氛237

第八章 多种智力教室——主动学习的理解之地237

第一节 智力教室的物质安排237

二、 物质安排238

第二节 精巧地安排教室239

一、 家具的安排239

二、 提供学生个人的空间240

三、 控制教育内通行往来241

四、 教学用品的存放241

五、 避免过度刺激242

第三节 创造一种多种智力的环境242

一、 把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沟通起来242

二、 保证有一定多种智力的环境243

第九章 课程发展:通过多元智力245

第一节 理科中的艺术245

第二节 多元智力理论对课程设计的启示246

第三节 依据多元智力理论规划课程248

一、 教学科目表249

二、 课程规划表255

三、 教学范例256

四、 跨学科的单元259

五、 依据多元智力理论的跨学科规划260

六、 依据发展顺序的跨学科设计261

七、 中学全校范围的跨学科设计263

八、 智力团队264

九、 团队合作的优点265

十、 促进智力发展的课程265

十一、 学习中心的教学模式267

十二、 光谱课程设计271

第四节 发现课程的偏差272

第五节 以专题设计为基础的课程273

一、 有效地指导专题设计275

二、 实施专题设计的八个步骤276

第六节 学徒制278

一、 作为正规学校课程一部分的方案278

二、 课外的学徒制279

三、 学徒制的可能性280

第七节 强调理解的教学280

一、 为理解而教的原则281

二、 实施为理解而教的要点283

三、 促进学生理解的课程发展表格285

第十章 多种智力的评估方法287

第一节 评估学生多种智力的发展287

第二节 多种智力记录夹289

一、 记录夹的作用289

二、 记录夹的种类289

第三节 对学生们多种智力评估的优缺点及评估措施291

一、 对学生们多种智力评估的优缺点291

二、 学生多种智力的评估措施291

第四节 多种智力评估的某些忧虑292

一、 只用一种工具来评估学生们的智力是不足的292

三、 有一种用多种智力来给学生找印记的危险293

二、 不必评估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多种智力293

第十一章 化解界限:促进学习的评价301

第一节 评价成功301

第二节 全国性的评价302

第三节 指导班组评价的原则305

一、 把握随时间成长的评价306

二、 评价是多维度的307

三、 评价传递教学指令310

四、 非正式评价也很重要313

五、 学生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314

第四节 智力的评价315

一、 在光谱课程计划中测量智力316

二、 学习风格317

三、 光谱报告318

四、 认识学生的长处320

一、 语文智力的评价方法323

第五节 多元智力评价方法323

二、 数学——逻辑智力的评价方法325

三、 视觉——空间智力的评价方法326

四、 身体——运动智力的评价方法327

五、 音乐智力的评价方法329

六、 人际关系智力的评价方法330

七、 自我认识智力的评价方法332

八、 自然观察者智力的评价方法333

第六节 学习过程档案335

第七节 评价日程表337

一、 评价日程337

二、 起点访谈337

三、 专题设计评价339

四、 学生访谈和反应341

五、 学生对成人反馈的反应342

六、 全校范围的评价程序344

七、 多元智力的成绩单3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