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技术药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物技术药物
  • 马清钧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4164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6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物技术药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与评价1

1.1 生物技术药物的分类2

1.1.1 重组蛋白质药物2

1.1.2 治疗性抗体药物4

1.1.3 核酸药物5

1.2 生物技术药物的特点及其新药评价程序6

1.3 生物技术来源药物的发现和筛选9

1.4 生物技术药物的生产10

1.4.1 活性多肽、蛋白质的生产12

1.4.2 单克隆抗体的生产13

1.4.3 核酸药物的生产14

1.5 生物技术药物的药学评价14

1.5.1 起始材料的评价14

1.5.2 生产的评价15

1.5.3 质量控制及评价17

1.6 生物技术药物的临床前评价22

1.6.1 生物技术药物的特殊性22

1.6.2 临床前评价的目的和一般原则23

1.6.3 动物种属、模型的选择24

1.6.4 给药途径和剂量的选择24

1.6.5 免疫原性25

1.6.6 药效学评价26

1.6.7 药代动力学评价26

1.6.8 毒理学评价26

参考文献27

第2章 蛋白质工程药物31

2.1 蛋白质工程药物研究的基本程序32

2.2 蛋白质工程药物研究技术及进展35

2.2.1 突变及重组技术36

2.2.2 蛋白质分子的展示及筛选技术43

2.3.1 提高药效活性47

2.3 蛋白质工程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47

2.3.2 提高靶向性49

2.3.3 提高稳定性、改善药代动力学特性50

2.3.4 提高工业生产效率51

2.3.5 降低蛋白类药物引起的免疫反应52

2.3.6 获得具有新功能的蛋白质分子53

2.3.7 获得特定蛋白的拮抗物或类似物53

2.3.8 模拟原型蛋白质分子结构开发小分子模拟肽类药物54

2.4 蛋白质工程药物的现状与实例55

2.4.1 胰岛素的蛋白质工程研究58

2.4.2 干扰素的蛋白质工程研究59

2.4.3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蛋白质工程研究60

2.5 结语61

参考文献61

3.1.1 反义核酸的基本原理68

3.1.2 反义 DNA68

3.1 反义核酸的基本原理及种类68

第3章 反义核酸药物68

3.1.3 反义 RNA69

3.1.4 核酶69

3.1.5 三链寡核苷酸、治疗性 RNA 编辑71

3.2 反义核酸设计与修饰技术72

3.2.1 反义核酸靶位序列设计72

3.2.2 寡核苷酸的化学修饰74

3.3 反义核酸药物在临床应用的研究78

3.3.1 反义核酸抑制癌基因抗恶性肿瘤78

3.3.2 反义寡核苷酸治疗心血管疾病82

3.3.3 反义核酸抗感染和异常免疫反应83

3.3.4 反义寡核苷酸治疗遗传性疾病85

3.3.5 反义核酸药物治疗损伤性疾病86

3.4 反义核酸药物临床Ⅰ/Ⅱ期试验87

3.4.2 BCL-2基因89

3.4.1 蛋白激酶89

3.4.4 Ⅰ型蛋白激酶 Aα亚单位90

3.5 展望90

3.4.3 Raf 蛋白90

参考文献92

第4章 裸 DNA 基因药物97

4.1 基因药物的构建99

4.1.1 质粒的基本骨架元件99

4.1.2 转录复合表达调控元件100

4.1.3 功能基因101

4.2 基因药物的制备101

4.2.1 基因药物工程菌的发酵培养101

4.2.2 基因药物的纯化102

4.3 基因药物的导入与靶组织103

4.3.1 基因药物的靶组织103

4.2.3 裸 DNA 的浓缩103

4.3.2 基因药物的导入系统104

4.4 基因药物导入系统的靶向性和时相性106

4.4.1 基因转移的靶向性106

4.4.2 基因表达的靶向性107

4.4.3 基因表达的时相性107

4.5 基因药物的安全性108

4.5.1 裸 DNA 整合至宿主细胞基因组的可能性108

4.5.2 裸 DNA 能否产生抗 DNA 抗体或自身免疫反应110

4.5.3 功能基因的持续表达能否产生免疫耐受112

4.6 裸 DNA 基因药物的应用113

4.6.1 梗塞性血管病113

4.6.2 肿瘤114

4.6.3 艾滋病117

4.6.4 乙型肝炎118

4.6.5 疟疾119

4.6.6 流行性感冒120

4.6.7 结核122

参考文献123

第5章 基因工程治疗性抗体127

5.1 免疫反应及抗体生物学127

5.1.1 结构及分类127

5.1.2 一级结构特点127

5.1.3 可变区结构特点128

5.1.4 高级结构特点128

5.1.5 抗体编码基因及多样性的产生129

5.1.6 抗体生成130

5.2 抗体体内应用领域及存在问题130

5.2.1 抗体诱导的生物反应130

5.2.2 临床应用领域131

5.2.3 临床应用障碍132

5.3 基因工程抗体及人源抗体研究技术132

5.3.1 抗体可变区基因的分离与表达133

5.3.2 高亲和力抗体制备方法139

5.3.3 高效筛选技术141

5.3.4 抗体体外亲和力成熟143

5.3.5 抗体人源化及人源性抗体技术144

5.4 治疗性抗体的研究与开发现状152

5.4.1 概述152

5.4.2 治疗性基因工程抗体举例:Herceptin158

5.5 总结159

参考文献160

第6章 抗菌肽药物162

6.1 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166

6.1.1 BPI 的基因和分子结构167

6.1.2 BPI 的功能和作用机理168

6.1.3 BPI 的临床研究现状169

6.2 阳离子抗菌小肽172

6.1.4 BPI 作为抗感染药物的优缺点172

6.2.1 人防御素173

6.2.2 Protegrin180

6.2.3 爪蟾抗菌肽181

6.3 乳链菌肽181

6.4 其他抗菌蛋白183

6.4.1 分泌型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183

6.4.2 分泌型磷脂酶 A2183

参考文献184

第7章 造血功能药物187

7.1 Flt3配体189

7.1.1 Flt3配体的分子生物学189

7.1.2 FL 的生物学功能191

7.1.3 FL 的临床研究进展194

7.2.1 干细胞因子的分子生物学195

7.2.2 干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195

7.2 干细胞因子195

7.2.3 干细胞因子的临床研究进展197

7.3 白细胞介素11199

7.3.1 白细胞介素11的分子生物学199

7.3.2 IL-11的生物学功能200

7.3.3 IL-11的临床研究进展203

7.4 血小板生成素204

7.4.1 血小板生成素的分子生物学204

7.4.2 TPO 的生物学活性206

7.4.3 TPO 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207

7.5 造血抑制药物208

7.5.1 髓系祖细胞抑制因子209

7.5.2 血小板第4因子210

7.6 造血生长因子模拟肽212

7.6.1 EPO 模拟肽212

7.7 长效造血药物213

7.6.2 TPO 模拟肽213

7.7.1 PEG 修饰的 rhG-CSF214

7.7.2 新型红细胞生成刺激蛋白214

参考文献215

第8章 溶栓药物220

8.1 纤溶系统的分子基础221

8.1.1 纤溶酶原222

8.1.2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224

8.1.3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受体227

8.1.4 α2-抗纤溶酶231

8.1.5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232

8.1.6 凝血酶可激活的纤溶抑制剂234

8.2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234

8.2.1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改构235

8.2.2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突变体个例244

8.3 重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250

8.3.1 重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改构251

8.3.2 导向性纤溶酶原激活剂257

8.3.3 双功能纤溶酶原激活剂260

8.4 重组链激酶261

8.5 重组葡激酶265

8.6 重组蝙蝠唾液纤溶酶原激活剂270

8.7 蛇毒纤溶酶原激活剂273

8.8 结语275

参考文献276

第9章 抗肿瘤药物296

9.1 靶向杀伤肿瘤细胞的重组药物297

9.1.1 导向的载体298

9.1.2 弹头300

9.1.3 载体与弹头的连接方法301

9.1.4 基因重组导向药物的临床应用302

9.1.5 基因重组导向药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04

9.1.6 基因导向药物305

9.2 抗新血管生成的重组抗肿瘤药物308

9.2.1 抑制新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309

9.2.2 基质降解蛋白酶的抑制因子311

9.2.3 天然产生的具有抑制活性的蛋白片段312

9.2.4 内皮细胞激活因子的阻断剂313

9.2.5 靶向抑制肿瘤部位血管内皮细胞的基因工程重组药物313

9.3 抑制肿瘤转移药物314

9.3.1 影响肿瘤细胞黏附能力的药物315

9.3.2 抑制肿瘤对细胞外基质降解的药物316

9.3.3 抑制癌细胞运动的药物316

9.4 基因工程重组细胞因子抗肿瘤药物317

9.4.1 干扰素318

9.4.2 肿瘤坏死因子319

9.4.3 白细胞介素2320

9.4.4 白细胞介素12321

参考文献322

第10章 神经系统药物330

10.1 神经营养因子(NTFs)的性质和分类331

10.1.1 NTFs 的概念331

10.1.2 NTFs 的分类332

10.2 NTFs 分子结构特征335

10.2.1 NTs 家族335

10.2.2 CNTF 和 GDNF337

10.3 NTFs 的基因工程研究339

10.3.1 NTs 的原核表达339

10.3.2 NTs 的真核表达340

10.3.3 GDNF340

10.3.4 CNTF340

10.4.1 鸡胚 DRG 无血清液体培养341

10.4 NTFs 活性鉴定341

10.4.2 利用 PC12细胞的活存定量测定 NGF 活性342

10.4.3 从 TF1细胞增殖测定 NGF 性(MTT 法)342

10.5 NTFs 的受体及其信号转导343

10.5.1 NTs 家族受体及信号转导343

10.5.2 CNTF 受体及信号转导349

10.5.3 GDNF 受体及信号转导351

10.6 NTFs 的生物学效应352

10.6.1 作用方式352

10.6.2 主要生物学效应353

10.7 非 NTFs 肽类生长因子357

10.7.1 生长因子357

10.7.2 其他358

10.8 NTFs 的临床应用研究358

10.8.1 外周感觉性神经病358

10.8.2 运动神经元疾病359

10.8.3 基底神经节疾病360

10.8.4 AD361

10.8.5 急性神经系统损伤和脑缺血361

10.9 神经营养素的临床应用策略362

10.9.1 脑内给药方式362

10.9.2 利用蛋白修饰手段增加神经营养因子通过血脑屏障的能力362

10.9.3 改造基因序列,扩大因子的应用范围362

10.9.4 各种神经营养因子联用,产生最佳治疗效果363

10.9.5 寻找调控 NGFs 及其受体的表达或启动信号转导的小分子物质363

10.9.6 蛋白质转导域363

10.10 AD 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及免疫治疗的探索365

10.10.1 PDAPP 转基因小鼠365

10.10.2 AD 模型的 Aβ免疫治疗366

10.10.3 Aβ沉积斑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相关性367

参考文献3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