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台湾新士林哲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台湾新士林哲学研究
  • 樊志辉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3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台湾新士林哲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生存危机与理性对话——从生存困境论研究台湾新士林哲学的意义和方法1

上编 台湾新士林哲学的缘起和基本特质11

第一章 台湾新士林哲学的缘起11

第一节 基督宗教在中国的际遇11

一、基督宗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11

二、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及传教方式14

三、中国文化对基督宗教的反应16

四、非基运动与本土化运动19

第二节 台湾新士林哲学的缘起22

一、天主教辅仁大学在台湾复校及办校宗旨22

二、台湾的思想文化景观23

三、梵二会议与天主教的现代化、本土化24

第三节 台湾新士林哲学的界定26

一、新士林哲学释义26

二、台湾新士林哲学的建立和发展28

三、台湾新士林哲学的宗旨和精神方向30

第二章 有与无:台湾新士林哲学的形上旨趣33

第一节 形上学在近代的际遇及新士林哲学家对“存有”的回护33

一、形上学的含义及其发展33

二、新士林哲学家对存有的回护36

第二节 士林哲学形上学的义理归旨41

一、存有本身与自有的存有42

二、分享与类比47

三、个体与位格51

第三节 从形上走向超越:士林哲学的形上学与中国传统形上学的比较与会通55

一、中国是否有自己的形上学56

二、对中国形上学的把握与诠释57

三、士林哲学的形上学和中国形上学的比较及会通61

第三章 从有限到无限:台湾新士林哲学的自然神学67

第一节 自然神学的义涵及现代际遇67

第二节 从偶有到永有:理性对上帝的见证68

第三节 存有类比及言述上帝78

第四章 理性与信仰:通向绝对的道路及方法88

第一节 理性与信仰关系的提出及演变88

第二节 台湾新士林哲学家对理性与信仰的整合98

第三节 基督启示与中国文化107

第五章 本性向超性的开放:完整的人文主义的建构115

第一节 人文主义的含义及对西方人本主义的批判115

第二节 完整的人文主义的建构及其义涵121

一、对中国当代封闭人文主义的分析和批判122

二、完整的人文主义之建构130

第三节 完整的人文主义与中国人文主义138

第六章 内在与超越: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的比较及会通145

第一节 天与上帝、孔子与耶稣145

一、中国思想的天与圣经中的上帝145

二、孔子与耶稣150

第二节 儒家人性论与基督宗教人性论154

一、性善与性恶154

二、仁与爱157

三、人性的超越根据158

第三节 工夫与神修160

一、罗光的纯明神通的精神修养160

二、张春申的本位化神修163

第四节 天人合一与神人差异,内在与超越166

一、天人合一与神人差异166

二、内在与超越169

第五节 小结180

下编 台湾主要新士林哲学家的思想演进187

第七章 台湾新士林哲学的初期发展187

第一节 天主教与中国文化的复兴:于斌思想的基本架构187

一、文化与宗教188

二、中国文化的特质189

三、敬天、祭天、法天:中国文化复兴之道191

四、小结193

第二节 十字架上的基督:内心悦乐的源泉——吴经熊哲学思想述要193

一、内心悦乐的源泉194

二、超越东西:中西文化的比较与会通199

三、在进化中的自然法205

四、小结209

第八章 完整体系的建构:创造与创生——罗光的生命哲学211

第一节 存有与生生211

第二节 创造力与创生力215

一、创造力215

二、创生力216

三、化生217

四、时间与空间220

第三节 在与生命222

一、变易222

二、生命224

三、生命的本体225

四、生命的整体性226

第四节 生活:生命的发展228

一、美和生命229

二、伦理道德和生命230

三、生命哲学的认识论232

四、自由与生命234

五、历史与生命235

第五节 文化:生命的旋律237

一、文化与生命237

二、人文世界的建立239

三、人文世界的规律241

第六节 生命的超越242

一、中国生命哲学的生命超越243

二、天主教精神生命的超越245

第七节 罗光生命哲学在当代中国哲学中的定位及意义252

第九章 存有与上帝:李震思想发微256

第一节 存有的突显与存在的两极性256

第二节 中西无神论的探讨268

第三节 纵向超越与横向超越280

第四节 小结290

第十章 多元的融合与创造292

第一节 项退结的人之哲学292

一、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293

二、在对比架构下对中国哲学的诠释与抉择297

三、显题化的生命:人之哲学的架构307

四、小结312

第二节 邬昆如的哲学探索314

一、治学的方法及对哲学的把握315

二、文化交流二原则:欠缺与补足319

三、存在哲学即救赎哲学323

四、道优于势:中外政治哲学的对比326

五、小结330

第十一章 反省与开拓331

第一节 傅佩荣的多元省思331

一、儒道天论发微332

二、人性向善论336

三、儒家思想与基督宗教的会通339

四、小结348

第二节 走向体系建构的前奏:沈清松的对比哲学349

一、对比哲学的基本架构349

二、创造性的对比与中国文化的前景357

三、小结365

结束语 台湾新士林哲学在当代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及其可能的走向367

一、当代台湾新士林哲学的精神旨趣367

二、当代台湾新士林哲学的诠释方法369

三、当代台湾新士林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定位及意义372

四、关于台湾新士林哲学的可能走向的方法论省思379

主要参考文献3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