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量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计量经济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3007332.jpg)
- 严忠,岳朝龙,刘竹林编著(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著
- 出版社: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ISBN:731201831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计量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量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1
1.1.1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1
1.1.2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2
1.2 计量经济学方法3
1.2.1 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步骤3
1.2.2 计量经济学研究中所用的数据6
1.2.3 计量经济学研究中所用的计算机软件8
习题9
2.1 回归的含义10
第2章 回归分析中的几个基本概念10
2.2 统计关系与回归分析13
2.2.1 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13
2.2.2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16
2.3 总体回归函数17
2.3.1 总体回归函数(PRF)17
2.3.2 总体回归函数的形式19
2.3.3 总体回归模型19
2.4 样本回归函数21
2.4.1 样本回归函数(SRF)21
2.5 随机误差项23
2.4.2 总体回归函数与样本回归函数的关系23
习题25
第3章 一元线性回归27
3.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27
3.1.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假设条件27
3.1.2 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28
3.1.3 最小二乘估计的性质32
3.2 拟合优度指标:决定系数R235
3.3 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显著性检验37
3.3.1 方差分析表38
3.3.2 解释变量X和被解释变量Y之间线性关系检验39
3.4 回归参数β0和β1的显著性检验41
3.5 残差图分析43
3.6 总体均值和个别值的预测47
3.6.1 总体均值的点估计47
3.6.2 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47
3.6.3 个别值的区间估计48
3.6.4 应用举例50
3.7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实例50
3.7.1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一般步骤50
3.7.2 实例52
习题54
第4章 多元线性回归57
4.1 二元线性回归模型58
4.1.1 二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设定58
4.1.2 二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59
4.1.3 二元性线回归系数的含义61
4.1.4 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估计量的性质63
4.1.5 二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假设检验64
4.1.6 预测65
4.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参数估计66
4.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66
4.2.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67
4.3 基于OLS估计量的性质68
4.4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假设检验69
4.4.1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线性性检验69
4.4.2 参数显著性的t检验70
4.4.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一般检验71
4.5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72
4.5.1 点预测72
4.5.2 区间预测73
4.6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一般步骤74
习题77
5.1.1 引例78
第5章 异方差78
5.1 异方差的概念78
5.1.2 什么是异方差80
5.1.3 异方差产生的原因81
5.2 异方差产生的后果82
5.2.1 异方差条件下OLS估计的性质82
5.2.2 异方差造成的后果84
5.3 异方差的检验84
5.3.1 图示法84
5.3.2 Gold-Quandt检验85
5.3.3 White检验86
5.4 异方差模型的处理方法87
5.4.1 加权最小二乘法87
5.4.2 模型变换法89
5.5 异方差的实例分析91
习题95
第6章 自相关98
6.1 自相关的概念98
6.1.1 问题的提出98
6.1.2 什么是自相关100
6.1.3 自相关产生的原因101
6.2.1 存在自相关时OLS估计的性质103
6.2 自相关产生的后果103
6.2.2 自相关产生的后果104
6.3 自相关的检验105
6.3.1 图示法105
6.3.2 D-W检验106
6.4 自相关的处理方法108
6.4.1 自相关系数ρ已知108
6.4.2 自相关系数ρ未知110
6.5 自相关的实例分析112
习题115
7.1.1 问题的提出118
第7章 多重共线性及其处理118
7.1 多重共线性及其产生的原因118
7.1.2 多重共线性的基本概念120
7.1.3 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原因120
7.2 多重共线性的影响121
7.3 多重共线性的判别123
7.4 多重共线性的解决方法125
7.5 多重共线性的实例分析128
习题131
8.1 联立方程组的概念及相关问题133
8.1.1 联立方程组的概念133
第8章 联立方程组的识别及其估计133
8.1.2 关于方程的类型134
8.1.3 关于变量的分类134
8.1.4 联立方程系统产生的两个问题135
8.2 联立方程组的结构型与简化型136
8.2.1 联立方程组的结构型137
8.2.2 联立方程组的简化型139
8.2.3 联立方程组的参数关系体系140
8.3 联立方程组的识别141
8.3.1 几个直观的实例141
8.3.2 联立方程组识别的概念与识别方法144
8.4 联立方程组的单方程估计——ILS法和2SLS法146
8.4.1 恰好识别与ILS法147
8.4.2 过度识别与2SLS法150
8.4.3 递归模型的估计155
8.5 联立方程组的系统估计方法——3SLS法155
习题161
第9章 计量经济学中的专题分析163
9.1 扩展的线性回归模型163
9.1.1 指数模型163
9.1.2 幂函数模型164
9.1.3 双曲线模型167
9.2.1 虚拟变量的基本含义170
9.2 虚拟变量170
9.2.2 虚拟变量的引入171
9.2.3 虚拟变量的引入总结177
9.2.4 实例分析178
9.3 滞后变量模型180
9.3.1 滞后变量模型180
9.3.2 分布滞后模型的参数估计182
9.3.3 自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188
9.3.4 实例分析192
9.3.5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193
9.3.6 实例分析194
9.4.1 变量挑选与分析的目的196
9.4 变量的选择196
9.4.2 变量挑选的准则197
9.4.3 挑选变量的逐步法199
9.4.4 实例分析201
习题204
第10章 计量经济学的论文习作实践206
10.1 计量经济学的论文习作主要步骤206
10.2 一篇计量经济学论文习作实例的写作过程206
10.2.1 写作背景206
10.2.4 计量经济学分析及论文写作207
10.2.3 数据来源207
10.2.2 文献检阅207
10.3 计量经济学论文习作实例全文209
附录1 线性代数216
F1.1 n阶行列式的定义216
F1.2 关于矩阵216
F1.3 关于矩阵的微分221
F1.4 向量间的线性关系221
附录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23
F2.1 总和与乘积运算子223
F2.2 随机变量及其特征224
F2.3 几种常用的分布226
F2.4 统计推断的有关知识229
附录3 Eviews.0使用简介233
F3.1 关于Eviews4.0的基本知识233
F3.2 Eviews4.0中几个有关对象的介绍241
F3.3 EVIEWS4.0编程基础251
附录4 几种常用分布表259
F4.1 F分布上侧分位数表P{F(m,n)>Fα}=α259
F4.2 t分布上侧分位数表P(t(n)>tα(n))=α270
F4.3 杜宾—瓦特森检验上下界272
参考文献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