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绿色化学的评估准则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单永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 ISBN:780229084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90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09页
- 主题词:化学工业-无污染技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绿色化学的评估准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绿色化学评估研究的对象1
1.2 绿色化学评估的作用与意义1
1.3 绿色化学评估的科学基础2
1.3.1 理论基础2
1.3.2 评估指标或评估的功能单位6
1.3.3 评估的方法11
1.4 绿色化学评估的发展与现状16
参考文献17
第二章 绿色化学评估的基本原则19
2.1 绿色化学的12条基本原则19
2.1.1 废物的预防19
2.1.2 化学反应的原子经济性20
2.1.3 无毒无害的化学合成21
2.1.4 安全化学品的设计21
2.1.5 无毒无害的辅助材料22
2.1.6 能量利用效率的设计22
2.1.7 利用可再生资源23
2.1.8 衍生作用的限制24
2.1.9 催化剂的使用24
2.1.10 化学品的降解26
2.1.11 预防污染的实时监测26
2.1.12 化学事故隐患的消除27
2.1.13 绿色化学的12条附加原则27
2.2 绿色化学工程技术的12条原则29
2.2.1 要尽力保证所有输入和输出的能量与材料尽可能无内在固有危险29
2.2.2 污染防止优于污染形成后的处理30
2.2.3 产品分离与纯化的设计要尽量减少能量与材料的消耗31
2.2.4 质量、能量、空间和时间效率的最大化31
2.2.5 强化输出的牵引,不要输入的推动32
2.2.6 保留复杂性32
2.2.7 强调耐久性而不是永久性33
2.2.8 满足需要,使过量最小化33
2.2.9 减少物质的多样性34
2.2.10 当地物质流和能源流的整合34
2.2.12 使用可再生而非耗竭材料35
2.2.11 商品后期设计35
2.2.13 绿色化学工程技术的9条附加原则(Sandestin原则)36
2.3 《21世纪议程》和《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36
2.3.1 《21世纪议程》37
2.3.2 《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38
2.4 《中国21世纪议程》41
参考文献45
3.1 绿色化学评估方法学概述48
第三章 绿色化学评估的方法学48
3.2 化学品生命周期评价52
3.2.1 评价的目的与范围确定52
3.2.2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55
3.2.3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61
3.2.4 生命周期解释68
3.2.5 生命周期评价的局限性70
3.3 绿色化学的设计评估71
3.3.1 环境工具箱的设计72
3.3.2 绿色化学方案的设计73
3.3.3 绿色化学的评估75
3.4 可持续性的模糊逻辑评估77
3.4.1 模糊逻辑的特征和可用性79
3.4.2 语言变量80
3.4.3 语言价值82
3.4.4 语言规则和模糊算子84
3.4.5 去模糊过程85
3.4.6 讨论与评述86
3.5 可持续发展评估的综合模型86
3.5.1 综合指数模型的建立88
3.5.2 指标指数的标准化89
3.5.3 指标指数的权重90
3.5.4 综合可持续发展指数的核算91
3.5.5 可持续发展指数的效用及其相关的决策92
3.6 评估辅助材料(中国产品生命周期影响评价参数)92
3.6.1 中国环境影响标准化基准的确定92
3.6.2 确定中国环境影响权重99
参考文献104
4.1 作为原料资源的属性108
第四章 化学原料的评估108
4.1.2 自然资源的价值和价格属性109
4.1.1 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和有限性109
4.1.3 自然资源的共有性110
4.1.4 自然资源的脆弱性110
4.2 所用原料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110
4.2.3 矿产资源开采对植被资源的破坏111
4.2.4 矿业废气、废水及废渣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生态环境的破坏111
4.2.2 矿产资源开采对水资源的破坏111
4.2.1 矿产资源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111
4.2.5 原料的毒性112
4.2.6 原料选择的顺应效果113
4.2.7 原料的生态环境功能113
4.3 化学原料对经济效益的影响113
4.4 化学原料对社会的影响116
4.5 选择化学原料的优化策略117
4.5.1 选择无毒无害的清洁原料118
4.5.2 以废弃物作原料118
4.5.4 利用可再生资源作原料119
4.5.3 选用可循环使用的物质作原料119
4.5.5 以消耗性资源作原料120
4.5.6 采用低耗能原料120
4.6 原料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的定量评估121
4.6.1 原料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122
4.6.2 关于枯竭时间和丰度因子的确定126
4.6.3 环境协调能力127
4.6.4 确定总可持续能力128
参考文献128
第五章 化学反应过程的评估131
5.1 反应类型的评估131
5.1.1 重排反应132
5.1.2 加成反应132
5.1.3 取代反应132
5.1.4 消除反应133
5.1.5 周环反应134
5.1.6 氧化-还原反应135
5.2 反应介质的评估136
5.2.1 无溶剂(无介质)137
5.2.2 使用可密闭循环的介质137
5.2.3 以水作为介质137
5.2.4 以超临界流体作为介质138
5.2.5 以离子液体作为介质140
5.2.6 以普通有机溶剂作为介质140
5.3 催化剂及助剂的评估141
5.3.1 光催化142
5.3.2 电催化及光电催化143
5.3.3 生物催化144
5.3.4 化学催化145
5.4 能量消耗的评估146
5.5 物质消耗的评估147
5.6 环境影响的评估149
5.7 经济效益的评估151
5.7.1 市场经济成本152
5.7.2 生态环境成本152
5.7.3 社会成本154
5.8 社会影响的评估155
5.9 安全化学过程设计的评估157
5.9.1 反应机理分析158
5.9.2 结构-活性关系159
5.9.3 避免有毒的官能团160
5.9.4 使生物的药效率最小化160
5.9.5 减少辅助物质的使用161
5.9.6 避免废物的产生161
参考文献162
第六章 化学品的绿色评估167
6.1 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167
6.1.1 评估工具概述与选择167
6.1.2 化学品风险评估172
6.1.3 风险评估和生命周期评价的比较175
6.1.4 评估的内容179
6.2 经济效益的评估183
6.3 社会效益的评估185
参考文献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