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3057973.jpg)
- 俞良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3487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史-理论研究-东方国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章 总论1
一、关于创建“马克思主义东方学”1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东方学”的定义1
目录1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东方学”的研究对象5
(三)创立“马克思主义东方学”的意义11
二、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体系发展的三个阶段12
(一)关于第一个阶段及其定位13
(二)关于正确地把握第二个阶段16
(三)关于第三个阶段的若干重要特点20
三、列宁与邓小平:20世纪东方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成熟24
(一)20世纪是东方社会主义的世纪24
(二)世纪初与世纪末的考验:东方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成熟25
(三)何谓东方社会主义理论已经“成熟”29
(一)深深地扎根于东方社会的土壤里34
四、20世纪东方社会主义理论的特点34
(二)大胆地探索前进的道路38
(三)渐进地走向社会主义目标42
(四)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45
五、20世纪东方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48
(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飞跃48
(二)一个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最伟大成果52
(三)推进新世纪社会主义进程的理论武器56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理论58
一、概论58
(一)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的内容58
(二)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东方学”的出发点65
(三)不能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东方社会理论68
二、恩格斯晚年对东方发展的科学预见71
(一)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将陷入“无出路状态”71
(二)东西方革命“互相补充”和东方实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74
三、恩格斯晚年关于俄国革命胜利将成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开端的思想78
(一)19世纪70-80年代恩格斯的思想78
(二)19世纪90年代恩格斯的思想81
(三)对理论界现成观点的评论84
四、《共产党宣言》与科学认识社会主义86
(一)历史地、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86
(二)用发展的、变化的观点认识社会主义89
第三章 列宁的东方社会理论94
一、概论94
(一)列宁东方社会理论的产生和成熟94
(二)列宁东方理论的主要内容100
(三)列宁东方理论的精髓106
(四)列宁东方理论的历史地位115
二、列宁关于中国人民革命的思想120
(一)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声援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120
(二)高度评价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及他们的事业124
(三)对中国社会主义问题的研究和展望127
三、《怎么办?》与东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129
(一)驳斥“反对正统”、“批评自由”的口号130
(二)增强无产阶级政党的自觉性和首创精神132
(三)必须发展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意识135
(四)必须建立一个“稳定的和能够保持继承性的”革命家组织138
四、“渐进发展”的理论142
(一)“渐进发展”理论的进程142
(二)“渐进发展”的形式或措施150
五、发展农村和农业的思想155
(一)建立适合的农业生产形式和农村政权组织155
(二)采取有力措施发展农业生产和推动农村建设160
(三)执政党代表农民的利益和关心农民的生活165
六、关于苏俄三个时期三种工农联盟的思想167
(一)以工人阶级及其执政党支持对农民平分土地和农民拥护十月革命为主要内容的工农联盟168
(二)以工人阶级支持贫苦农民同富农作斗争和农村向城市提供粮食为主要内容的工农联盟172
(三)以工人阶级帮助农民提高生产力和生活水平并领导农民建设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工农经济联盟175
七、发展先进文化的尝试与思想179
(一)革命前对先进文化的认识179
(二)革命胜利初期发展先进文化的尝试181
(三)晚年发展先进文化的思想187
八、巩固俄共(布)执政地位的重要思想190
(一)执政党决不能忽视前进道路上的“危险”190
(二)执政党“领导政治”的当务之急:调整工农关系194
(三)执政党要善于“用别人的手来建设经济”196
(四)清除党内“最可恶的敌人”——官僚主义者199
第四章 斯大林的东方社会理论203
一、概论203
(一)斯大林东方社会理论的内容203
(二)斯大林东方社会理论的地位211
(一)“一国能够建成”论的产生和基本内容214
二、斯大林“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214
(二)“一国能够建成”论的历史作用和理论缺陷218
三、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223
(一)民主的趋向与“不稳定”的矛盾: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产生的政治根源和社会根源224
(二)难得的“稳定”: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与他种社会制度的比较228
第五章 毛泽东的东方理论234
一、概论234
(一)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出发论述东方观点234
(二)从中国及东方的社会实际出发论述东方观点237
(三)对毛泽东东方理论的评论243
二、关于抗日根据地发展经济的思想246
(一)关于发展经济的目的和意义246
(二)关于发展公营经济和私营经济249
(三)关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252
三、关于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思想256
(一)关于文化建设的意义和方向256
(二)关于文化建设的方法和措施261
第六章 行进中的东方社会主义268
一、20世纪东方发展的三大规律268
(一)以社会主义方式或者企图以社会主义方式实现发展268
(二)在同西方强烈的抗争和反击中实现发展273
(三)主动融入全球化以图发展275
二、从经济落后性看俄、中等国社会主义先于西方胜利的必然性及其发展中的曲折性279
(一)经济相对落后性决定了这些国家先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279
(二)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曲折性根源于这些国家的经济社会相对落后性285
三、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和资本主义历史进程的比较291
(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曲折和低潮291
(二)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速度294
(三)关于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299
四、全球化的性质与社会主义问题303
(一)近代以来的全球化是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全球扩展的过程303
(二)关于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308
(三)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313
五、执政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东方社会主义历史的印证316
(一)变革和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316
(二)采取有力措施发展生产力318
(三)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关于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意义的认识323
六、执政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东方社会主义历史的印证325
(一)何谓“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26
(二)采取正确的措施和途径推进先进文化327
(三)抵制和批评错误的文化倾向333
七、执政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东方社会主义335
历史的印证335
(一)采取有力措施改善人民的生活335
(二)兴办社会保险和福利事业以增进人民的利益338
(三)同损害人民利益的人和事作坚决斗争341
(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关于代表人民利益重要性的认识343
后记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