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CDMA网络工程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CDMA网络工程设计](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3077448.jpg)
- 北京中网华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12101840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39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459页
- 主题词:码分多址-移动通信-通信系统-系统设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CDMA网络工程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工程概述1
1.1 移动通信的发展1
1.1.1 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1
1.1.2 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2
1.1.3 下一代通信网络2
1.2 现代移动通信的特点3
1.2.1 当前移动通信发展的特点3
1.2.2 业务应用特点4
1.2.3 技术特点4
1.3 现代移动通信的业务5
1.3.1 话音业务5
1.3.2 数据业务5
1.3.3 增值业务5
1.3.4 有关3G业务的分类5
1.4 现代蜂窝移动通信网络6
1.4.1 GSM GPRS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及网络6
1.4.2 cdma 2000 1x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及网络7
1.5 移动通信网络工程以及规划与设计8
1.5.1 移动通信的工程项目8
1.5.2 CDMA移动通信网络工程组成9
1.5.3 移动通信网络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10
1.5.4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设计的一般内容和要求11
1.6 工程设计要适应新要求12
参考文献12
第2章 CDMA网络技术及原理13
2.1 CDMA技术的原理13
2.1.1 扩频通信技术13
2.1.2 CDMA通信系统15
2.2 IS-95技术16
2.2.1 cdmaOne技术16
2.2.2 IS-95技术标准18
2.2.3 IS-95的物理层19
2.3 cdma 2000 1x技术20
2.3.1 cdma 2000技术标准20
2.3.2 cdma 2000的物理层21
2.4 WCDMA技术27
2.4.1 WCDMA频谱27
2.4.2 信道28
2.4.3 复用、信道编码与交织33
2.5 TD-SCDMA技术40
2.5.1 TD-SCDMA特点40
2.5.2 工作频段42
2.5.3 信道分配43
2.5.4 TD-SCDMA的物理层43
参考文献49
第3章 CDMA网络结构50
3.1 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50
3.1.1 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参考模型50
3.1.2 网络参考结构的接口和信令协议51
3.2 cdma 2000 1x的网络结构51
3.2.1 cdma 2000 1x的网络结构51
3.2.2 cdma 2000 1x的网络单元52
3.3 WCDMA的网络结构54
3.3.1 UMTS的一般结构55
3.3.2 网络结构的进化58
3.3.3 UMTS的系统结构61
3.3.4 UTRAN的结构61
3.3.5 UTRAN的接口及协议66
3.4 TD-SCDMA的灵活组网方式79
3.4.1 TD-SCDMA的核心网79
3.4.2 TD-SCDMA的灵活组网方式81
参考文献83
第4章 设计流程86
4.1 交换网络设计流程86
4.1.1 CDMA交换网络设计流程概述86
4.1.2 启动会88
4.1.3 规范及相关文件的收集研究88
4.1.4 地理经济环境和通信网络调查89
4.1.5 市场调研和建设单位意见收集92
4.1.6 业务和容量需求预测分析93
4.1.7 设计目标细化分析和确定95
4.1.8 建设方案论证和确定96
4.1.9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98
4.1.10 交换局房勘察和布置100
4.1.11 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102
4.1.12 cdma 2000 1x分组网设计104
4.1.13 设计回访105
4.2 cdma 2000 1x无线设计流程106
4.2.1 cdma 2000 1x无线设计流程概述106
4.2.2 市场调研107
4.2.3 网络调查108
4.2.4 确定网络设计目标110
4.2.5 区域观察并初步校正无线传播模型112
4.2.6 预设计113
4.2.7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119
4.2.8 现场勘察候选站和评估候选站的评估120
4.2.9 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126
4.2.10 设计回访128
参考文献129
第5章 业务预测130
5.1 预测基础130
5.2 用户发展现状及分析131
5.2.1 全国移动通信用户发展情况131
5.2.2 省市移动用户发展分析134
5.2.3 CDMA网用户发展状况及分析134
5.3 通信发展潜力分析135
5.3.1 主要依据135
5.3.2 政策研究136
5.3.3 移动数据用户的潜力分析136
5.4 预测期和预测的方法、原则138
5.4.1 预测期138
5.4.2 预测原则138
5.4.3 预测方法139
5.4.4 预测方法选用和思路140
5.5 移动用户预测140
5.5.1 人口规模和人均GDP预测140
5.5.2 人口普及率法预测141
5.5.3 趋势外推法预测141
5.5.4 增长率法预测142
5.5.5 预测结果取定142
5.6 CDMA用户预测142
5.7 CDMA数据用户预测143
5.8 智能网用户预测144
5.8.1 预付费用户预测144
5.8.2 被叫付费用户预测145
5.8.3 无线虚拟专用网用户预测145
5.9 结论145
第6章 核心网设计146
6.1 核心网络功能结点组成146
6.1.1 MSC、VLR的设置146
6.1.2 GMSC的设置146
6.1.3 HLR/AUC的设置147
6.1.4 SMSC的设置147
6.1.5 TMSC的设置147
6.1.6 STP的设置148
6.2 交换网络的规划、设计148
6.2.1 话路网络组织149
6.2.2 信令网络组织151
6.2.3 规划设计154
6.2.4 TMSC的规划设计157
6.2.5 GMSC的规划设计157
6.2.6 MSC、VLR及HLR的规划设计157
6.2.7 编号计划160
6.3 增值业务与核心网络163
6.3.1 短信与核心网络的规划设计163
6.3.2 炫铃与核心网络的规划设计164
6.4 核心网络的优化164
6.4.1 交换系统优化165
6.4.2 交换局数据优化165
6.5 ××地区交换网络设计举例166
6.5.1 网络现状166
6.5.2 参数取值及分析166
6.5.3 工程建设目标168
6.5.4 设计计算168
6.5.5 结论169
6.6 CDMA分组域网络设计170
6.6.1 业务介绍170
6.6.2 接入方式170
6.6.3 CDMA分组网网元介绍173
6.6.4 CDMA分组域核心设备性能分析173
6.6.5 CDMA分组域核心设备性能需求估算175
6.6.6 网络总体性能的考虑175
6.6.7 CDMA分组域核心设备的设置176
6.6.8 案例分析177
参考文献180
第7章 CDMA运营支撑系统设计181
7.1 电信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定义181
7.1.1 名词解释181
7.1.2 定义181
7.2 CDMA运营支撑系统结构183
7.3 网络组织设计184
7.3.1 广域网组织设计184
7.3.2 局域网组织设计185
7.4 能力需求分析186
7.4.1 服务器处理能力估算187
7.4.2 存储容量估算188
7.5 IP地址分配189
7.6 设备选型190
7.6.1 服务器选型190
7.6.2 磁盘阵列选型191
7.6.3 网络设备选型192
7.6.4 配套设备选型198
参考文献199
第8章 cdma 2000 1x无线网络设计200
8.1 概述200
8.2 设计基础201
8.3 现有网络分析201
8.3.1 现有网络覆盖数据201
8.3.2 现有OMC-R统计数据分析203
8.4 建设目标206
8.5 总体方案206
8.5.1 通信制式选择及频段确定207
8.5.2 基本指标208
8.5.3 组网方案210
8.6 模型校正与链路预算212
8.6.1 模型校正212
8.6.2 链路预算218
8.7 无线方案设计222
8.7.1 广度覆盖223
8.7.2 深度覆盖228
8.7.3 1x数据业务230
8.7.4 信道板配置原则231
8.8 直放站设计232
8.8.1 直放站的引入232
8.8.2 直放站的设置原则232
8.8.3 直放站干扰分析232
8.8.4 直放站使用要求234
8.9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235
8.9.1 室内分布系统设置原则235
8.9.2 信号源的选择235
8.9.3 分布式天馈系统的选择235
8.9.4 室内天线系统设计236
8.10 天馈线设计236
8.10.1 天线的选取236
8.10.2 天线参数设置237
8.10.3 馈线的选择237
8.11 BSC、PCF设计237
8.11.1 BSC配置237
8.11.2 PCF配置239
8.12 多载波设计240
8.12.1 载频的分配计划240
8.12.2 增加新载频的原则240
8.12.3 多载频网络中业务的分配240
8.12.4 多载频切换241
8.12.5 切换边界选取241
8.13 干扰协调241
8.13.1 cdma 2000 1x与GSM网间干扰协调计算方法242
8.13.2 联通cdma 2000 1x与中国移动900MHz GSM系统之间的干扰协调243
8.13.3 联通cdma 2000 1x与联通GSM共站时的干扰协调243
8.14 导频PN码偏置规划244
8.15 基站编号计划245
8.15.1 系统识别码(SID)和网络识别码(NID)245
8.15.2 登记区识别码(REG_ZONE)246
8.15.3 基站识别码(BSID)246
8.15.4 分组区域标识(PZID)246
8.16 同步246
8.17 操作维护中心247
8.18 网络升级247
8.19 设备选型248
8.20 安装设计248
8.20.1 无线基站机房的工艺要求248
8.20.2 天线安装工艺要求248
8.20.3 基站设备安装抗震加固249
8.21 小结249
第9章 无线网络规划与仿真250
9.1 概述250
9.1.1 仿真的特点和意义250
9.1.2 仿真所需必要条件251
9.1.3 无线网络仿真流程253
9.1.4 网络仿真中的注意事项255
9.2 无线传播模型255
9.2.1 无线电波传播介绍255
9.2.2 室外传播模型258
9.2.3 室内传播模型259
9.3 传播模型校正259
9.3.1 模型校正准备259
9.3.2 CW波测试过程260
9.3.3 模型调校与误差分析262
9.3.4 模型校正实例263
9.4 链路预算265
9.4.1 参数介绍265
9.4.2 反向链路预算举例268
9.5 业务分布预测269
9.5.1 概述269
9.5.2 业务密度图生成方法270
9.6 CDMA仿真技术272
9.6.1 CDMA仿真简介272
9.6.2 蒙特卡洛静态仿真273
9.6.3 动态仿真277
9.7 性能分析278
9.7.1 性能指标介绍278
9.7.2 性能评估说明279
9.7.3 性能分析实例282
参考文献287
第10章 天馈系统设计288
10.1 工作原理288
10.1.1 天线系统288
10.1.2 馈线系统289
10.2 基本特性和指标289
10.2.1 天线系统289
10.2.2 馈线系统294
10.3 类型选择295
10.3.1 天线系统295
10.3.2 馈线系统299
10.4 系统设置299
10.4.1 天线挂高的选择299
10.4.2 天线方位角和下倾角的选择300
10.5 天馈线安装300
10.5.1 天线间隔300
10.5.2 全向天线安装天馈工艺要求301
10.5.3 定向天线安装天馈工艺要求301
10.6 天线的优化302
10.6.1 天线高度的调整302
10.6.2 天线俯仰角的调整302
10.6.3 天线方位角的调整303
10.6.4 天馈系统优化举例303
参考文献304
第11章 直放站设计305
11.1 直放站概述305
11.1.1 直放站的定义305
11.1.2 直放站的种类305
11.1.3 使用直放站的原因305
11.2 直放站的应用306
11.2.1 直放站的应用场合306
11.2.2 直放站的应用原则307
11.3 直放站工程设计308
11.3.1 资料收集与调查309
11.3.2 准备阶段309
11.3.3 站址勘察309
11.3.4 同频直放站的选择309
11.3.5 光纤直放站的选择313
11.3.6 移频和微波直放站315
11.3.7 直放站站址确定315
11.3.8 无线覆盖设计及覆盖预测316
11.3.9 干扰分析317
11.3.10 直放站增益分析320
11.3.11 CDMA直放站对CDMA基站相关参数的影响320
11.3.12 工程实例322
参考文献324
第12章 室内分布系统325
12.1 室内覆盖系统产生的背景325
12.2 室内覆盖系统简介325
12.2.1 概念325
12.2.2 为什么要建设室内覆盖系统326
12.3 实现室内覆盖系统的方法326
12.4 室内覆盖系统的组成327
12.5 信号源提取的方法328
12.6 信号分布的基本方式329
12.6.1 无源天馈分布方式329
12.6.2 有源分布方式330
12.6.3 光纤分布方式330
12.6.4 泄漏电缆分布方式330
12.6.5 几种信号分布方式的比较331
12.7 室内覆盖系统的工程建设331
12.7.1 设计考虑因素332
12.7.2 场强分布的设计标准333
12.7.3 上行信噪比333
12.7.4 室内覆盖所需设备与器件334
12.7.5 工程勘测设计334
12.7.6 室内覆盖举例341
12.8 室内覆盖评估347
参考文献347
第13章 CDMA网络测试与评估348
13.1 网络测试与评估的重要意义348
13.2 评估中网络指标的定义349
13.2.1 路测指标349
13.2.2 CQT测试指标349
13.2.3 话务统计指标350
13.3 评估方法351
13.3.1 明确评估目的,确定评估范围351
13.3.2 制定评估步骤,划定工作内容351
13.4 测试工具与测试步骤352
13.4.1 无线环境测试352
13.4.2 测试工具353
13.4.3 语音业务测试步骤354
13.4.4 数据业务测试步骤357
13.5 无线网络评估结果分析360
13.5.1 主要投诉分析360
13.5.2 CQT测试结果分析360
13.5.3 DT测试结果及分析360
13.5.4 网络话务统计分析368
13.5.5 网络评估报告368
参考文献368
第14章 项目经济分析方法369
14.1 通信工程经济评价概述369
14.1.1 通信工程经济评价的内容369
14.1.2 经济评价在通信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369
14.1.3 CDMA网络设计中的经济评价的特点370
14.1.4 CDMA网络设计中的经济评价应遵循的原则370
14.2 财务评价方法370
14.2.1 财务评价依据370
14.2.2 财务评价指标体系371
14.2.3 财务评价基本数据373
14.2.4 财务评价报表简介375
14.3 国民经济评价376
14.4 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计算手段376
14.5 案例377
14.5.1 概述377
14.5.2 经济评价基础数据的测算377
14.5.3 财务评价379
14.5.4 盈亏平衡分析383
14.5.5 敏感性分析384
14.5.6 其他需要说明的重要问题384
14.5.7 综合经济评价385
14.5.8 结论385
参考文献386
第15章 CDMA网络优化387
15.1 CDMA网络优化的目的387
15.2 CDMA网络优化实施388
15.2.1 数据采集388
15.2.2 数据分析393
15.2.3 网络调整396
15.2.4 网络优化的发展398
15.3 CDMA网络优化专题399
15.3.1 掉话分析399
15.3.2 接入失败分析401
15.3.3 直放站优化402
15.3.4 1x数据业务优化403
15.3.5 PN再规划405
15.3.6 高层覆盖专题407
15.3.7 局间边界的优化409
15.3.8 多载频专题优化411
参考文献412
第16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设计413
16.1 3G无线网络规划的关键问题413
16.1.1 明确覆盖要求,确定用户模型,进行用户预测413
16.1.2 传播模型415
16.1.3 预规划415
16.1.4 站址定位,系统仿真416
16.2 3G网络规划业务模型的构建419
16.2.1 3G业务模型构建的工程性考虑419
16.2.2 3G业务分类及主要代表业务419
16.2.3 实时与非实时的3G数据业务模型420
16.2.4 主要3G业务的模型参数423
16.3 WCDMA与GSM无线网络规划的区别425
16.3.1 容量与覆盖的相关性(小区的呼吸效应)425
16.3.2 覆盖与基站功率的关系425
16.3.3 电路型业务与数据型业务的不同425
16.3.4 WCDMA的软切换功能425
16.3.5 WCDMA无须进行复杂的频率规划425
16.4 WCDMA无线网络的小区规划425
16.4.1 规划流程426
16.4.2 语音业务的规划426
16.4.3 数据业务的规划429
16.4.4 语音与数据混合业务的容量计算方法429
16.4.5 采用规划软件进行传播及覆盖评估430
16.5 WCDMA核心网的建设方案431
16.5.1 WCDMA核心网的演进431
16.5.2 WCDMA与GSM核心网的融和432
16.6 cdma 2000核心网建设方案433
16.6.1 电路域组网方案433
16.6.2 分组数据网的建设方案434
16.7 cdma 2000向3G平滑演进方案437
16.7.1 cdma 2000在无线侧的平滑演进方案437
16.7.2 cdma 2000在网络侧的平滑演进方案438
参考文献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