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药常用实验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药常用实验技术
  • 李朝兴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04615625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269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药常用实验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药鉴定1

第一节 中药鉴定的依据、取样和程序1

一、中药鉴定的依据1

二、中药鉴定的取样2

三、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3

第二节 中药显微鉴别法5

一、显微制片方法5

(一)粉末制片法5

(二)徒手切片法11

(三)解离组织制片法14

(四)整体封藏法16

(五)表面制片法17

(六)涂片及压片法18

(七)滑走切片法19

(八)石蜡切片法19

二、显微量尺及显微描绘器的应用38

(一)显微量尺的应用38

(二)显微描绘器的应用40

三、叶类药材显微常数值的测定42

(一)栅表比43

(二)气孔数43

(三)气孔指数44

(四)脉岛数44

四、显微化学鉴别法46

(一)药材切片或粉末试验法46

(二)浸出液试验法47

(三)微量升华法48

(四)细胞壁及细胞内含物的显微化学反应49

五、中成药显微鉴定59

(一)定性鉴别59

(二)显微定量61

六、矿物药的显微鉴定64

(一)矿物薄片的制备64

(二)矿物在单偏光系统下晶体光性的观测65

(三)矿物药粉末折射率测定67

第三节 中药理化鉴别法69

一、种子类药材常数值测定69

二、杂质检查71

三、水分测定71

四、灰分测定73

五、浸出物测定73

六、挥发油测定74

七、熔点测定76

八、凝点测定78

九、旋光度测定79

十、折光率测定81

十一、pH值测定82

十二、氯化物检查84

十三、重金属检查85

十四、铁盐检查86

十五、砷盐检查87

十六、干燥失重测定89

十七、炽灼残渣检查89

十八、脂肪与脂肪油检验90

十九、分光光度法94

(一)紫外分光光度法95

(二)比色法97

(三)红外分光光度法97

二十、层析法98

(一)柱层析法99

(二)纸层析法100

(三)薄层层析法102

二十一、薄层扫描法103

二十二、普通鉴别试验104

第四节 中药鉴定图的种类、制图要求及显微制图方法108

一、中药鉴定图的种类和制图要求108

(一)原植物图(或原动物图)108

(二)药材外形图109

(三)显微图109

二、显微制图方法111

(一)绘图常用工具111

(二)复制图的用具112

(三)各种细胞组织形态特征表示法112

(四)如何选取显微特征113

(五)如何下笔及运笔114

(六)组织粉末图的形成顺序115

(七)组织粉末图的标示方法116

(八)中药粉末显微特征描述的原则117

(九)中药粉末显微特征描述的顺序117

第二章 药用植物122

第一节 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和应用122

一、定距检索表122

二、平行检索表123

三、连续平行检索表124

第二节 植物标本的采集、压制和保存125

一、采集工具125

二、采集方法127

三、野外记录的方法128

四、标本的压制129

五、标本的消毒和装订130

六、标本的保存131

七、中药浸制标本131

第三节 植物解剖图解133

一、细胞后含物133

(一)淀粉粒133

(二)糊粉粒和脂肪油133

(三)油细胞中的挥发油133

(四)粘液细胞中的粘液质133

(五)菊糖133

(六)橙皮甙134

(七)簇晶134

(八)复合晶体和单一晶体136

(九)碳酸钙晶体137

(十)二氧化硅晶体137

二、花粉粒类型及形态137

(一)花粉粒极面观图式137

(二)主要花粉类型137

(三)花粉外壁纹饰类型138

三、组织138

(一)气孔的类型138

(二)非腺毛的形态138

(三)分泌组织138

(四)机械组织142

(五)输导组织147

(六)异常构造类型149

第三章 中药炮制161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161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制作方法163

一、净制164

二、切制165

(一)软化165

(二)切片166

(三)干燥166

三、炮炙167

(一)炒制167

(二)煨制168

(三)烫制168

(四)煅制168

(五)蒸制169

(六)煮制169

(七)炖制170

(八)酒制170

(九)醋制170

(十)盐水制171

(十一)姜汁制171

(十二)蜜制171

(十三)酥油制171

(十四)米泔水制171

(十五)豆腐制172

(十六)其它制法172

三、中药炮制常用辅料172

(一)液体辅料173

(二)固体辅料176

第四章 中药制剂179

第一节 中药制剂的一般规则179

一、丸剂179

二、散剂182

三、煎膏剂183

四、酒剂184

五、胶剂184

六、冲剂185

七、膏药186

八、片剂187

九、注射剂188

十、酊剂191

十一、流浸膏剂与浸膏剂191

十二、胶囊剂193

十三、软膏剂194

第二节 药物的一般疗效实验194

一、动物实验常用的给药方法195

(一)口服给药195

(二)皮下注射196

(三)肌肉注射196

(四)静脉注射196

(五)腹腔注射197

(六)蛙(蟾蜍)淋巴囊注射197

(七)鸽、鸡等禽类的给药方法197

二、抑菌药试验法198

(一)培养基198

(二)试验方法201

三、解热试验202

四、镇痛试验203

(一)热板法203

(二)酒石酸锑钾刺激法203

五、止血试验204

六、祛痰试验205

七、镇咳试验206

第三节 中药制剂质量的一般生物实验207

一、安全试验207

二、毒性试验208

(一)急性毒性试验208

(二)亚急性毒性试验210

(三)慢性毒性试验212

三、溶血试验212

四、过敏试验212

第四节 其它213

一、中药汤剂的煎制常规213

(一)煎药的水量、火候及时间213

(二)煎药用具与煎药方法214

二、中药汤剂的服用时间及方法216

三、中药毒剧药217

四、中药用药禁忌218

(一)十八反218

(二)十九畏218

(三)妊娠用药禁忌218

(四)用药饮食禁忌218

五、老幼剂量折算表219

六、用药剂量219

七、《药典》所用药筛的规格220

八、中药制剂粉末的分等221

九、标签涂膜用假漆的制备及涂膜221

十、封口胶的制备与用法222

十一、垂熔玻璃仪器的规格223

附录225

一、实验室一般规则及注意事项225

二、实验用清洁液的配制227

三、乙醇浓度稀释表228

四、常用试液及配制229

五、生物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238

六、偏光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242

七、中药性状鉴定常用术语及注释2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