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证券市场深化与微观结构优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证券市场深化与微观结构优化](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3115747.jpg)
- 张宗新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金融出版社
- ISBN:750493715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4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55页
- 主题词:证券交易-资本市场-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证券市场深化与微观结构优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上篇 证券市场深化篇3
1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风险的生成及化解3
1.1 引言3
1.2 政府隐性担保契约——证券市场制度风险的内生根源5
1.3 制度风险的市场扩散机制8
1.4 制度创新:化解制度风险的路径选择16
2 中国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结构的实证分析21
2.1 引言21
2.2 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值动态估计23
2.3 中国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分解33
2.4 控制系统性风险的思路和结论37
3 经济转型期证券资产价格波动的制度解析40
3.1 政策控制性均衡监管引生市场异常波动性冲击41
3.2 依存监管状态与投机性预期均衡47
3.3 流动性约束与股价波动效应52
3.4 风险释放与租金效应57
4 证券信息内幕操纵的股价冲击效应——基于新兴市场的一个分析框架65
4.1 联盟寻租博弈与合作博弈的正溢出效应67
4.2 内幕信息操纵:基于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投资者行为分析71
4.3 内幕信息冲击:证券信息操纵对股价波动的冲击效应74
4.4 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信息操纵的实证检验78
4.5 证券监管对信息内幕操纵行为的有效控制86
5 货币政策应对资产价格进行反应吗?90
5.1 资产价格过度波动对传统货币政策提出新的挑战91
5.2 资产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冲击的理论分析93
5.3 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调控传导机制99
5.4 中央银行是否对资产价格波动进行反应的争论103
5.5 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过度波动的相机控制108
5.6 国内研究的意义及展望116
下篇 市场结构优化篇123
6 上市公司购并动因: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123
6.1 引言124
6.2 购并动力:利益相关者利益均衡的经济学解析127
6.3 利益相关者购并博弈:利益均衡模型分析140
6.4 公司购并行为利益分配: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分析150
6.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160
7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有效性研究165
7.1 引言166
7.2 中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的动因分析168
7.3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机制的信息经济学解析172
7.4 对中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的实证检验175
7.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184
8 证券公司价值评价与价值管理189
8.1 财务评估:能否成为证券公司价值评价的主要指标?190
8.2 证券公司价值评价体系的建立195
8.3 证券公司价值管理的风险监控205
8.4 证券公司价值管理的路径选择210
9 信息披露时间选择、披露频率与信息质量——基于2001—2003年中国股市横截面数据的经验证据217
9.1 引言218
9.2 计量方法与研究假设219
9.3 数据分析与实证证据222
9.4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236
10 信息披露增加能够提升公司价值吗?——基于声誉投资模型的价值分析及中国股市证据239
10.1 引言240
10.2 信息披露、声誉投资与价值溢价243
10.3 信息披露与公司价值: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258
10.4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276
11 我国股指期货合约模式及其投资策略选择285
11.1 我国推出股指期货合约模式选择286
11.2 股指期货合约的定价理论与模型292
11.3 股指期货合约的投资策略选择300
12 卖空交易功能机制及其实证研究311
12.1 稳定市场功能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311
12.2 提供流动性功能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324
12.3 价格发现功能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327
12.4 套期保值功能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333
12.5 卖空能否作为调控手段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