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周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周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3124178.jpg)
- 杨宽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4538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877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909页
- 主题词:中国-古代史-西周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周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编 西周开国史1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3
一 西周文献的来历3
二 现有西周史料的特点7
三 西周的年代问题11
第二章 周的起源和兴起15
一 反映周族起源的始祖后稷传说15
二 创建国家、振兴周族的公刘时代27
三 建都周原而逐渐强大的公亶父时代37
四 考古发现的“周人克商”前的先周青铜文化49
五 周原遗址所发现的西周文化遗迹54
一 季历对山西地区的开拓62
第三章 周的开拓和克商62
二 文王进军中原和准备克商69
三 武王克商84
附录:假定的武王克商日程表104
第四章 周朝的创建和东征的胜利106
一 武王的建国措施和建都丰镐的政治设施106
二 武王推行分封制和设置“三监”120
三 周公摄政称王和“三监”、武庚、东夷叛乱136
四 周公东征的胜利148
第五章 东都成周的营建和中央政权的创设158
一 迁移殷贵族到洛邑158
二 东都成周的营建及其政治设施168
第二编 西周时代的土地制度、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183
第一章 井田制的生产方式和村社组织185
一 井田制是古代村社的土地制度186
二 井田制的实行地区189
三 井田制中的定期平均分配份地制度192
四 井田制基础上的古代村社组织196
五 古代村社的公共生活201
六 “公田”(即大田)上的集体生产204
七 《豳风·七月》所见西周的农业生产和农夫生活208
第二章 西周金文所见贵族私有土地制度212
一 天子和公卿对臣下的赏田212
二 田地开始交易和用作赔偿215
三 田地四面封疆的建设222
第三章 论西周时代的农业生产224
一 西周的农业生产工具224
二 西周农田的垦耕230
三 西周农业生产技术236
附录:关于西周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讨论243
四 结语243
第四章 “籍礼”新探268
一 “籍礼”的具体礼节及其性质268
二 “籍田”和“籍礼”的来历272
三 “籍”、“租”、“助”的变化277
四 结语280
第五章 西周时代的奴隶及其从事的生产283
一 西周的奴隶283
二 西周的奴隶从事于农业、手工业和开发山泽等主要生产286
附录:释“臣”和“鬲”290
第六章 西周发达的手工业生产296
一 青铜铸造工艺的高度发展296
二 西周的铜镜和宗教信仰302
三 漆器工艺的艺术性的发展303
五 麻布、丝织及刺绣工艺306
四 原始瓷器和陶器的发展306
六 琉璃器的炼制309
七 制骨和制蚌工艺309
第三编 西周王朝的政权机构、社会结构和重要制度313
第一章 西周中央政权机构剖析315
一 太保、太师和长老监护制度的特点315
二 卿事寮和太史寮的职掌321
三 宗周和成周分设卿事寮的问题327
四 西周中央政权机构的特点331
第二章 西周王朝公卿官爵制度的分析336
一 西周王朝的公爵和伯爵336
二 西周金文册命礼中“右”者的分析343
三 总论西周朝廷的公卿官爵制度356
一 重要官爵世袭必须重加册封364
第三章 维护贵族权势的重要官爵世袭制364
二 虢季氏世代为“师”366
三 微氏世代为“史”367
第四章 西周初期的分封制373
一 周文王重视分封制373
二 周公推行的分封制和乡遂制度374
三 姬姓诸侯和异姓诸侯的布局385
四 天子控制和使用诸侯的制度392
第五章 西周春秋的乡遂制度和社会结构395
一 《周礼》中的乡遂制度395
二 春秋时代各国的乡遂制度404
三 西周时代的“六?”、“八?”和乡遂制度的关系411
四 乡遂制度和社会结构420
第六章 西周春秋的宗法制度和贵族组织426
一 宗庙制度427
二 族墓制度433
三 姓氏、名字制度436
四 族外婚制和贵族的等级内婚制439
五 嫡长子继承制440
六 族长主管制441
七 家臣制度446
八 宗法制度下贵族的各种相互关系450
第七章 西周王朝统治所属少数部族的“荒服”制度453
一 “五服”中的所谓“荒服”453
二 “岁贡”和“终王”的职责454
三 接受分封低下爵位而服事459
第八章 代表贵族政权等级的列鼎制度461
一 作为世袭权力和地位凭证的青铜礼器461
二 列鼎制度的形成466
三 编钟的创制和雅乐的发展470
一 贵族服饰的“芾”(韠、韨)和“珩”(衡、黄)475
第九章 规定贵族服饰等级的“命服”制度475
二 “芾”和“珩”(衡、黄)的等级476
第四编 西周王朝的军政大事481
第一章 论周武王克商483
一 有关武王克商史料的鉴别483
二 武王会盟诸侯而作《太誓》的目的和作用490
三 决战于牧野而一天内克商的卓越战略495
四 继续平定殷贵族,在洛邑创设国都的远大计划505
五 分路逐步征服南国诸侯的战斗509
六 总论周武王克商的成就514
第二章 释何尊铭文兼论周开国年代521
一 释“惟王初?,宅于成周”521
二 释“惟王五祀”兼论周开国年代525
第三章 西周初期东都成周的建设及其政治作用531
一 营建成周的经过和年代531
二 东都成周的规模及其设施534
三 建设东都成周的政治目的和作用540
第四章 西周王朝历代对四方的征伐和防御549
一 武王伐东夷549
二 周公攻灭东夷的盖(奄)、蒲姑等国549
三 成王伐录551
四 康王平定东夷大反和北征552
五 康王西伐鬼方554
六 昭王伐会(桧)555
七 昭王伐虎方555
八 昭王南征楚国大败556
九 穆王伐淮夷和东国?戎558
十 穆王伐扬越至九江561
十一 穆王征犬戎561
十三 夷王伐太原的犬戎562
十二 懿王反击南夷入侵562
十四 厉王、宣王伐西戎563
十五 厉王击退淮夷入侵563
十六 厉王击退严允入侵565
十七 宣王伐淮夷566
十八 宣王伐徐方568
十九 宣王伐楚568
二十 宣王伐严允(即犬戎)569
二十一 宣王伐条戎和奔戎572
二十二 宣王败于姜氏之戎572
二十三 宣王伐申戎573
二十四 宣王“丧南国之师”574
二十五 幽王伐六济之戎575
二十六 申、曾召来犬戎攻灭西周575
一 西周分封诸侯到东方和北方的意图577
第五章 西周春秋时代对东方和北方的开发577
二 东方的开发和齐、鲁两大国的形成583
三 北方的开发和晋国的扩展592
附录:韩侯所在地望考600
第六章 《穆天子传》真实来历的探讨603
一 河宗氏祖先神话传说的真实性604
二 周穆王西征史迹的真实性609
三 《穆天子传》所述及周初历史的正确性614
四 关于昆仑和县圃神话的来历619
第五编 西周时代的楚国和曾国623
第一章 西周时代的楚国625
一 楚的起源及其建国的主要地区625
二 楚和周的关系及其艰苦创业过程630
补记:关于楚公逆编钟639
一 曾国和随国不可能是一国两名642
第二章 曾国之谜解释642
二 曾国就是文献上的缯或鄫国646
补记:姒姓曾国有两支650
第六编 西周时代的文化教育和礼制653
第一章 西周时代的衣食住行655
一 冠弁和衣裳655
二 烹调和饮食657
三 半地穴式居处和宫室建筑658
四 作为交通工具的马车661
第二章 西周大学(辟雍)的特点及其起源664
一 最早的小学和大学664
二 西周时代大学(辟雍)的特点667
三 大学(辟雍)的起源676
四 教师称“师”的来历679
一 《周易》是周人筮占的经典685
第三章 《周易》的“筮占”及其哲学思想685
二 《周易》述及周的国家大事686
三 《周易》的哲学思想688
第四章 阴阳五行家的起源690
一 伯阳父的阴阳学说690
二 史伯(即伯阳父)的五行学说690
第五章 “大搜礼”新探693
一 “大搜礼”原为借用田猎来进行的军事检阅和军事演习693
二 “大搜礼”具有“国人”(公民)大会的性质,是当时推行政策、加强统治、准备战争的重要手段704
第六章 “射礼”新探716
一 “乡射礼”具有军事教练的性质716
二 “大射礼”为高级的“乡射礼”722
三 “射礼”起源于借田猎来进行的军事训练727
四 “射礼”具有选拔人才的目的734
附录:关于射“不来侯”或“不宁侯”问题739
第七章 “乡饮酒礼”与“飨礼”新探742
一 “乡饮酒礼”的特点742
二 “乡饮酒礼”的起源及其作用749
三 “飨礼”为高级的“乡饮酒礼”754
四 由“乡饮酒礼”和“飨礼”推论“礼”的起源和“礼”这个名称的来历767
第八章 “冠礼”新探770
一 “冠礼”的起源及其作用770
二 “字”的来源及其意义773
三 三次加冠弁的意义781
四 结语787
第九章 “贽见礼”新探790
一 “贽见礼”的特点791
二 “贽见礼”的源流797
三 “贽”的作用与“命圭”制度805
四 “贽”的授受仪式的作用与“委质为臣”制度810
第十章 “册命礼”的仪式820
第十一章 出征、出猎和执驹的礼制826
一 出征的礼制“禷”祭和“祃”祭826
二 出猎的礼制——祭祀马祖827
三 “执驹”的礼制828
第十二章 重要祭礼简释830
一 祭祀上帝于天室和开天辟地的神话830
二 郊祭832
三 社祭833
四 禘祭834
五 衣祭835
六 烝祭835
第七编 西周王朝的衰亡和东迁中原837
二 夷王为诸侯所拥立和烹杀齐哀公839
一 懿王时“王室遂衰”839
第一章 西周后期王室逐步衰落839
三 厉王因暴虐和“专利”而被流放840
四 共伯和摄行天子事841
五 宣王强立鲁国君主841
六 宣王料民于太原842
第二章 周人东迁和平王东迁844
一 西周末年人祸和天灾交迫844
二 郑国和周人避难东迁中原845
三 周原和西都周人窖藏铜器而避难东迁846
四 西都大臣的封邑东迁中原848
五 秦和西戎的战斗以及周人避难东迁849
六 幽王的灭亡和平王的东迁851
附录855
一 论《逸周书》857
二 西周大事年表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