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路勘测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潘宝峰主编;彭永恒,曹春阳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15541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51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63页
- 主题词:道路测量-高等教育:远距离教育-教材;道路工程-设计-高等教育:远距离教育-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道路勘测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道路运输概论1
1.1.1早期道路的产生和发展1
1.1.2现代道路及道路运输3
1.2道路的分类、分级与技术标准7
1.2.1道路的分类7
1.2.2公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8
1.2.3城市道路分类与技术分级10
1.3道路的基本组成11
1.3.1公路的基本组成11
1.3.2城市道路的组成13
1.4道路勘测设计程序14
1.4.1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14
1.4.2计划任务书15
1.4.3勘测设计阶段的划分15
1.4.4设计文件的编制16
1.5道路设计管理与设计控制强制性条文16
1.5.1道路设计管理16
1.5.2道路设计控制强制性规范条文18
习题18
第2章 汽车行驶理论19
2.1汽车的一般构造及主要技术参数19
2.2汽车的动力、行驶阻力及行驶条件21
2.2.1汽车牵引力的产生与传递21
2.2.2汽车的行驶阻力24
2.2.3汽车的行驶条件29
2.3汽车的动力特性30
2.3.1动力因数和动力特性图30
2.3.2车速特性32
2.3.3汽车的爬坡性能33
2.4汽车行驶的稳定性34
2.4.1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34
2.4.2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36
2.5汽车的制动性能38
2.5.1汽车的制动过程与制动力38
2.5.2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39
2.6汽车运行的经济性40
2.6.1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40
2.6.2汽车运行经济性41
习题42
第3章 交通量与通行能力43
3.1交通量43
3.1.1交通量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44
3.1.2设计交通量45
3.2行车速度47
3.2.1行车速度及其影响因素47
3.2.2平均速度47
3.2.3设计速度48
3.2.4运行速度48
3.3交通密度与车头间距48
3.4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49
3.4.1通行能力49
3.4.2服务水平51
3.4.3影响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因素52
3.5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53
3.5.1高等级道路基本路段54
3.5.2高等级道路基本路段的实际通行能力56
3.5.3信号交叉口58
习题64
第4章 平面设计65
4.1直线65
4.1.1直线的线形特征65
4.1.2直线长度限制65
4.1.3直线设计要点及运用注意问题67
4.2圆曲线67
4.2.1圆曲线的几何要素67
4.2.2圆曲线半径的计算公式与影响因素68
4.2.3圆曲线最小半径70
4.2.4圆曲线半径的确定72
4.3缓和曲线72
4.3.1设置缓和曲线的条件和目的72
4.3.2缓和曲线的性质73
4.3.3缓和曲线最小长度74
4.3.4直角坐标与缓和曲线常数76
4.3.5缓和曲线的省略条件及应用79
4.4平曲线超高80
4.4.1平曲线上设置超高的原因和条件80
4.4.2圆曲线上全超高横坡度的确定81
4.4.3超高缓和段82
4.5平曲线加宽86
4.5.1平曲线上设置加宽的原因和条件86
4.5.2加宽缓和段87
4.6中桩坐标的计算88
4.6.1测量坐标系统88
4.6.2中桩坐标计算89
4.7行车视距94
4.7.1视距的种类94
4.7.2停车视距94
4.7.3超车视距95
4.7.4各级公路对视距的要求97
4.7.5视距保证97
4.8平面线形设计要点100
4.8.1平面线形设计一般原则100
4.8.2平面线形组合类型101
4.9公路平面设计成果103
4.9.1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103
4.9.2逐桩坐标表104
4.9.3路线平面设计图105
习题106
第5章 纵断面设计107
5.1纵坡及坡长设计108
5.1.1汽车行驶与道路纵坡的关系108
5.1.2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和坡长限制108
5.1.3缓和坡段110
5.1.4平均纵坡110
5.1.5合成坡度111
5.2竖曲线设计112
5.2.1竖曲线112
5.2.2竖曲线的最小半径113
5.2.3竖曲线的设计和计算114
5.3爬坡车道116
5.3.1设置爬坡车道的条件116
5.3.2爬坡车道的设计116
5.4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117
5.4.1视觉分析118
5.4.2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118
5.4.3线形组合特征及注意问题120
5.5纵断面设计与纵坡设计120
5.5.1纵断面设计方法120
5.5.2纵坡设计方法与步骤及注意问题121
5.6纵断面设计成果124
5.6.1纵断面设计图124
5.6.2路基设计表126
习题129
第6章 横断面设计130
6.1路基横断面130
6.1.1标准横断面130
6.1.2典型横断面132
6.2道路建筑限界与道路用地135
6.2.1道路建筑限界135
6.2.2道路用地137
6.3路基边坡137
6.3.1路堤边坡138
6.3.2路堑边坡138
6.3.3护坡道139
6.4路拱139
6.4.1路拱横坡度139
6.4.2路肩坡度140
6.5横断面设计方法140
6.6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141
6.6.1横断面面积计算141
6.6.2土石方数量计算142
6.6.3路基土石方调配143
6.7横断面设计成果146
6.7.1路基横断面设计图146
6.7.2路基标准横断面图146
6.7.3路基设计表146
6.7.4路基土石方计算表146
6.7.5其他成果148
习题148
第7章 选线149
7.1概述149
7.1.1选线原则149
7.1.2选线的步骤150
7.1.3选线、定线方法151
7.2路线方案比较151
7.2.1原则性方案比较152
7.2.2详细的方案比较152
7.2.3方案比较的步骤和实例153
7.3平原地区选线155
7.3.1自然特征155
7.3.2路线特征155
7.3.3布设要点155
7.4山岭区选线157
7.4.1自然特征158
7.4.2沿溪(河)线158
7.4.3越岭线164
7.4.4山脊线170
7.5丘陵区选线171
7.5.1丘陵区的自然特征171
7.5.2路线特征171
习题173
第8章 定线174
8.1纸上定线174
8.1.1纸上确定路线174
8.1.2实地放线175
8.2实地定线179
8.2.1以点定线179
8.2.2放坡定线180
8.2.3定平曲线182
8.3纸上移线184
8.3.1纸上移线的条件184
8.3.2纸上移线的方法与步骤184
习题187
第9章 道路交叉设计188
9.1概述188
9.1.1交叉口的交通特性188
9.1.2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189
9.2交叉口的交通组织189
9.2.1平面交叉方式190
9.2.2立体交叉方式192
9.3平面交叉设计193
9.3.1交叉口几何设计要素193
9.3.2拓宽式交叉口设计195
9.3.3环形交叉口设计197
9.3.4交叉口立面设计200
9.4立体交叉设计205
9.4.1概述205
9.4.2立体交叉的类型与适用条件206
9.4.3立体交叉布置规划与形式选择209
9.4.4匝道设计210
9.4.5立体交叉的其他设计217
习题219
第10章 公路路线计算机辅助设计220
10.1概述220
10.1.1 CAD技术简介220
10.1.2公路路线CAD软件系统的模块221
10.1.3公路路线CAD组成系统221
10.2计算机辅助进行路线平纵横设计223
10.2.1路线平面设计224
10.2.2路线纵断面设计225
10.2.3道路横断面设计226
10.3线路三维可视化设计227
10.3.1线路三维可视化及在公路设计中的应用227
10.3.2线路三维可视化的种类227
10.3.3线路三维可视化数据点的获取228
10.3.4公路透视图228
10.4设计示例及分析229
10.4.1地理信息系统230
10.4.2全球卫星定位系统230
10.4.3遥感技术231
习题232
第11章 新建公路勘测设计233
11.1道路初测233
11.1.1目的、任务及准备工作234
11.1.2初测的内容与步骤235
11.2道路定测239
11.2.1任务、内容及分工239
11.2.2定测时各组的任务及工作内容240
11.2.3定测任务内容及分工249
11.2.4选线组工作内容与要求250
习题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