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冶县教育志 1840-198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冶县教育志 1840-1982](https://www.shukui.net/cover/10/33715044.jpg)
-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259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冶县教育志 1840-198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晚清时期(1840——1911
科举制废除以前的教育4
第一章 概述4
第二章 分述4
第一节 儒学4
附:历代修建、扩建、重建儒学概况表5
附:儒学图8
第二节 儒生14
附:1、清代学校科举系统示意图10
2、科举考试办法10
3、历代科举人名录11
第三节 书院14
附:书院的条规15
第四节 冶城试馆15
第五节 义塾15
第六节 古书堂遗址16
第七节 专业书塾16
科举制废除以后的教育18
第一章 概述18
第二章 教育思潮与宗旨18
第三章 教育行政19
第一节 学制19
附:癸卯学制系统图20
第二节 教育行政组织21
第三节 教育经费21
附:学务岁出统计表22
第四节 教育管理22
附:各时期颁布的教育法规24
第五节 课程设置24
附:各科教学时数表25
第四章 学堂教育概况26
第一节 初等小学堂26
第二节 简易识字学塾26
第三节 高等小学堂27
附:旧舍一角照片27
第四节 工业高等小学堂27
第五节 民间书塾27
第五章 其它28
一、人物纪略28
二、晚清时期教育工作记要30
第二编 民国时期(1912——1949
第一章 概述33
第二章 教育宗旨与实施方针34
第三章 教育行政36
第一节 学制沿革36
附:学制沿革图37
第二节 教育行政组织38
附:历任教育行政负责人一览表39
第三节 教育经费40
附:教育经费表41
第四节 教育团体及教育会议42
第四章 初等学校教育44
第一节 普通小学44
附:各类统计表46
附:课程表54
第二节 特种小学59
第三节 日伪小学59
第四节 乡村私塾60
第五节 教会小学60
第六节 厂矿小学61
第五章 苏区教育61
第一节 概述61
第二节 育教方针62
第三节 教育经费62
第四节 教育设施62
一、列宁小学62
二、社会教育63
附:1、访列宁小学教员刘吉龙及列宁小学旧址照片64
2、苏维埃政府颁布的教育法令64
第六章 中等学校教育69
一、普通中学69
第一节 概述69
附:旧制中学校门照片69
第二节 学校行政70
附:历任负责人一览表70
第三节 课程沿革71
附:各科课程表72
第四节 教材教法74
第五节 教师及学生75
第六节 训育76
附:训育表76
二、职业中学77
第一节 农林实验学校77
第二节 大冶职业学校78
第七章 社会教育78
第一节 平民学校78
第二节 大冶图书馆78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79
第八章 人物纪略80
第一节 革命志士略传80
第二节 教育界知名人士简介82
第三节 热心教育事业的社会人士82
第九章 其它83
一、校歌二首83
二、旧制中学简章84
三、大冶县中学发展概况表86
四、教育工作大事年表87
第三编 新中国时期(1949——1982
第一章 概述99
第二章 分述99
第一节 解放初期100
第二节 三年经济恢复时期10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01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103
附:贫下中农管理学校代表统计表107
第五节 粉碎“四人帮”后以108
第三章 教育方针的实施112
第四章 教育管理114
第一节 概述114
第二节 各项制度的建立114
第三节 各项制度的恢复和发展115
附:教师工作岗位责任制116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118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118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20
第三节 粉碎“四人帮”以后120
第六章 体育卫生工作121
第七章 教学改革124
第八章 教育行政126
第一节 学制沿革126
第二节 教育行政机构127
附:历任党政负责人一览表128
第三节 学校行政组织129
第四节 教研机构130
第五节 教育会议132
第六节 教育团体133
第七节 教育经费134
附:历年来教育经费增长情况统计表136
第九章 各级各类学校137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137
附一:县直各单位幼儿园情况统计表138
附二:机关幼儿园发展情况统计表138
第二节 小学教育139
附:1、小学学生学籍管理暂行办法143
2、三好学生条件145
3、课程表146
4、小学教学计划147
5、小学生守则148
6、小学校历149
7、教育发展统计表150
第三节 中学教育151
附:1、三好学生条件155
2、中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155
3、中学校历157
4、中学生守则158
5、课程表159
6、教育发展统计表162
第四节 中等专业学校163
师范学校163
(一)大冶师范163
(二)县办综合师范164
中专学校164
(一)大冶工校164
(二)大冶财校165
(三)大冶农业机械学校165
(四)黄石市农业技术学校165
第五节 少年业余体校165
第六节 教师进修学校(附校园照片)167
第七节 速记学校(附照片)169
第八节 农民技术学校170
第九节 厂矿企业办学(附统计表)172
第十章 工农教育174
第一节 概述174
第二节 农民业余教育174
第三节 干部、职工教育176
第四节 红专学校177
第十一章 电化教育178
第一节概述178
第二节 电化教学的恢复和发展178
第十二章 教师队伍179
第一节 教师的发展与整顿179
第二节 教师的培训与提高180
附:培训章程(草案)182
第十三章 勤工俭学183
第一节 概述183
第二节 沿革186
附:一、铜矿文教组坚持勤工俭学十年186
二、校办工厂、茶场照片186
三、各类统计表187
第十四章 党、团、队组织189
第一节 党的组织189
第二节 团的组织189
第三节 少先队组织191
附:团、队组织发展统计表192
第十五章 教育工会194
第一节 工会的建立和发展194
第二节 工会的整顿和恢复194
附:统计表195
第十六章 人才成果196
附:统计表197
第十七章 人物记略198
一、历届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界代表198
二、先进教工事迹简介199
三、一中、二中历任负责人名单199
四、各公社镇文教组历任负责人名单201
第十八章 校史选录204
城关小学204
保安镇小学209
金牛镇小学213
殷祖学校215
前进高中219
大冶三中220
还地桥高中225
第十九章 附记226
一、教育统计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