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区域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中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1803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区域经济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区域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概述1
一、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基础1
二、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属性3
三、关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6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9
一、区域经济学的起源9
二、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10
三、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12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前景13
一、中国区域经济现状13
二、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前景15
三、区域经济学学习的重要性17
思考题18
参考文献19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与区域空间结构20
第一节 区域与区域类型20
一、区域的概念20
二、经济区域类型22
第二节 经济活动的区位理论24
一、农业区位论25
二、工业区位论29
三、“中心地”理论35
四、区位论的发展43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结构45
一、区域空间结构的定义45
二、区域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46
三、区域空间结构的运动过程48
四、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49
五、区域空间结构的经济意义51
第四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52
一、区域势能52
二、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54
三、空间近邻效应55
思考题56
参考文献56
第三章 区域产业理论58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组织理论58
一、哈佛学派——SCP范式58
二、芝加哥学派59
三、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60
四、总结63
五、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引进和发展63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65
一、区域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渊源65
二、区域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65
三、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69
第三节 区域产业布局理论74
一、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期——19世纪初~20世纪中叶74
二、产业布局理论的发展期——20世纪中叶以来75
第四节 区域主导产业与日本经验78
一、主导产业的内涵78
二、罗斯托的扩散效应理论79
三、主导产业形成的条件79
四、战后日本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其发展历程79
五、日本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81
思考题82
参考文献83
第四章 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分工与区域合作84
第一节 区域分工的现实基础:区域经济差异84
一、区域经济差异的内涵84
二、区域经济差异存在的原因85
三、区域经济差异的基本类型87
四、区域经济差异的效应87
五、区域经济差异发展的趋势90
六、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91
第二节 区域分工与合作92
一、区域分工的概念92
二、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形成机制94
三、区域分工的类型95
四、区域经济合作97
第三节 区域分工的基础理论101
一、古典区域分工理论101
二、新古典区域分工理论及其衍生理论103
三、新区域分工与贸易理论的发展106
第四节 中国与世界间的国际分工问题109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演变109
二、中国与世界国际分工格局中存在的问题110
第五节 中国内部区域分工与区际间的分工与合作111
一、我国区域经济分工的自然要素禀赋分析111
二、中国内部区域分工的演变112
思考题115
参考文献116
第五章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117
第一节 要素流动理论117
一、区域要素流动理论117
二、区际要素流动的方式及其流动过程118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123
一、经济基础理论与经济增长123
二、外向基地理论125
三、大宗出口理论126
四、区域经济增长理论127
五、点轴开发理论134
六、网络开发理论134
七、中心—外围理论135
八、城市圈经济理论135
第三节 区域发展理论136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136
二、区域空间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140
思考题142
参考文献142
第六章 区域创新144
第一节 区域创新与区域创新系统144
一、国家创新系统的提出144
二、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145
三、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146
四、区域创新系统的分类147
第二节 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与组成内容148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149
二、区域创新系统的组成内容149
第三节 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与发展150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150
二、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152
第四节 区域创新的模式153
一、区域创新模式分类153
二、区域创新模式案例分析(硅谷、新竹、中关村发展模式比较)157
三、我国区域创新力现状与区域创新模式战略选择159
四、国内各地区在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61
第五节 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评价163
一、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163
二、区域创新系统绩效测度的指标体系163
三、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评价方法165
思考题168
参考文献169
第七章 城市与区域经济170
第一节 城市的内涵和分类170
一、城市的内涵与特征170
二、城市的功能与分类171
第二节 城市与区域172
一、城市与区域的关系172
二、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下的区域空间结构174
三、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域约束175
四、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176
第三节 城市经济区与大城市集群178
一、城市经济区178
二、中心城市179
三、大城市集群183
第四节 城市化道路185
一、城市化概述185
二、城市化的类型188
三、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化道路选择190
第五节 城乡联系理论192
一、城乡联系的有关理论192
二、城乡联系模式195
三、城乡联系的实现途径197
思考题201
参考文献201
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202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202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与类型202
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203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205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基本原则205
二、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一般程序206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209
一、战略思想209
二、战略目标209
三、战略重点211
四、战略布局212
五、战略步骤212
六、战略措施213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214
一、按区际经济关系组合的类型214
二、按战略内容侧重导向组合的类型215
三、按区域发展空间组合的类型216
第五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217
一、改革开放之前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217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219
三、区域分工与合作222
思考题225
参考文献225
第九章 区域经济政策226
第一节 区域经济政策概述226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含义与层次226
二、区域经济政策的特点227
三、区域经济政策形成的客观基础与理论基础228
第二节 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230
一、区域政策的总目标231
二、区域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231
三、区域政策目标选择的原则232
第三节 区域经济政策233
一、区域财政政策233
二、区域金融政策235
三、区域产业政策236
四、区域投资政策237
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238
六、区域创新政策239
第四节 区域经济政策效应评估240
一、区域政策效应的内涵240
二、区域经济政策效应评估的程序240
三、区域经济政策的评价方法242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243
一、均衡发展战略导向的经济政策243
二、非均衡发展战略导向的经济政策244
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导向的经济政策244
思考题245
参考文献245
后记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