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Excel统计与数量方法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Excel统计与数量方法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4228361.jpg)
- 倪安顺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27684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Excel统计与数量方法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1章熟悉Excel1
1-1 Excel基础1
1-1-1 基本术语2
1-1-2选单与指令的选取4
1-1-3 由快捷选单选取指令5
1-1-4工具栏的使用6
1-1-5保存工作簿9
1-1-6结束工作簿10
1-1-7打开工作簿10
1-2工具栏汇总12
1-2-1“常用”工具栏13
1-2-2“格式”工具栏17
1-2-3“图表”工具栏19
1-2-4“绘图”工具栏22
1-2-5 Visual Basic、停止录制工具栏28
1-3工具栏的移动28
1-4关闭工具栏30
第2章Excel基本统计31
2-1 一般统计31
2-1-1 数值统计31
2-1-2阶乘计算34
2-1-3排列与组合35
2-1-4求和计算36
2-1-5随机数与统计随机变量40
2-1-6矩阵运算44
2-1-7工程统计应用48
2-2集中趋势量52
2-2-1 平均数52
2-2-2 中位数…………………………………………………………………………(52)2-2-3众数53
2-2-4几何平均数53
2-2-5调和平均数53
2-2-7 百分位数54
2-2-6四分位数54
2-3 离散量55
2-3-1 平均差56
2-3-2离差平方和56
2-3-3偏态系数56
2-3-4峰度系数57
2-3-5标准差57
2-3-6方差58
2-4标准化Z统计量59
2-5描述统计量60
2-6频数分布62
2-7百分比与秩63
2-7-1 百分比63
2-7-2 秩64
第3章概率分布与抽样分布65
3-1离散概率分布65
3-1-1 二项分布65
3-1-2 CRITBINOM函数66
3-1-3超几何分布66
3-1-4负二项分布67
3-1-5泊松分布67
3-2连续概率分布68
3-2-1 β概率分布函数69
3-2-2 β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69
3-2-3指数分布70
3-2-4 г分布70
3-2-5 г分布函数的反函数71
3-2-6正态分布71
3-2-7正态分布函数的反函数72
3-2-8标准正态分布函数73
3-2-9标准正态累积分布的反函数73
3-2-10对数正态累积分布函数73
3-2-12韦布分布74
3-2-11 对数正态累积分布的反函数74
3-3-1 t分布75
3-3抽样分布与转换75
3-3-2 F分布76
3-3-3 卡方分布76
3-3-4卡方分布的反函数77
3-3-5 费雪转换77
3-3-6费雪转换的反函数77
3-4抽样方法(系统抽样)78
4-2由正态分布产生随机数80
4-2-1 注意事项80
4-1 利用分布产生随机数的方法80
第4章统计分布的随机抽样80
4-2-2实例探讨81
4-3 由伯努利分布产生随机数82
4-3-1 注意事项82
4-3-2实例探讨83
4-4由二项分布产生随机数84
4-4-1 注意事项84
4-4-2实例探讨84
4-5-1 注意事项85
4-5-2实例探讨85
4-5 由泊松分布产生随机数85
4-6 由均匀分布产生随机数86
4-7 由复制数列产生随机数86
4-7-1 注意事项86
4-7-2实例探讨86
4-8由离散分布产生随机数87
4-8-1 注意事项87
4-8-2实例探讨88
第5章统计分布绘图90
5-1 直方图HISTOGRAM的使用90
5-2概率分布与累积分布图91
5-2-1 概率密度函数图形绘制92
5-2-2累积分布图形绘制92
5-3泊松分布图形绘制94
5-3-1 泊松分布基本数据建立94
5-3-2泊松分布图形绘制95
5-4正态分布图形绘制95
5-4-1 正态分布基本数据建立95
5-4-2正态分布图形绘制96
5-4-3调整坐标轴尺度97
5-5 г分布图形绘制97
5-5-1 г分布基本数据建立98
5-5-3图表加上说明文字与箭头100
5-5-4图表图样颜色选定100
5-5-2 г分布图形绘制100
5-6指数分布图形绘制101
5-6-1指数分布数据建立101
5-6-2指数分布图形绘制103
5-6-3调整坐标轴文字显示103
5-7特殊图形粘贴绘图104
5-7-1 由Windows制作图形对象104
5-7-2绘制直方图105
5-7-5图片加上标记数字106
5-7-3粘贴图形对象取代直方图106
5-7-4调整图形对象图片格式106
5-8频数分布与绘图107
5-8-1 由抽样结果求频数分布107
5-8-2 由频数分布结果绘出分布图形108
5-8-3调整图形显示格式109
第6章商用统计绘图111
6-1建立绘图数据111
6-1-1 基本数据输入111
6-1-2计算总和112
6-1-3文字与数字格式化112
6-1-4计算占有率百分比113
6-2图表样式与绘出新图表114
6-2-1 图表样式114
6-2-2绘出图表方法115
6-2-3绘出新图表(直方图)117
6-2-4保存图表118
6-3图表格式化118
6-3-1 图表加上图例118
6-3-2更改图样显示119
6-3-3更改横轴数字显示方式120
6-3-4图表加上标题121
6-3-5坐标轴加上单位122
6-3-6图表加上阴影123
6-3-7图表加上箭头与格线123
6-3-8改变图表字型124
6-4 打印图表125
6-4-1 打印预览125
6-4-2打印图表125
6-5绘出各种图表126
6-5-1绘出面积图126
6-5-2绘出条形图127
6-5-3绘出直方图127
6-5-4绘出折线图127
6-5-5绘出饼图128
6-5-6绘出雷达图129
6-5-7绘出XY散点图130
6-5-8绘出双纵轴组合图131
6-5-9绘出立体面积图131
6-5-10绘出立体条形图132
6-5-11 绘出立体柱形图132
6-5-12绘出立体折线图133
6-5-13绘出立体饼图134
6-5-14绘出立体曲面图134
6-6-1 以鼠标旋转立体图表135
6-6旋转立体图表135
6-6-2三维视图136
6-7其他绘图技巧137
6-7-1标题加上阴影137
6-7-2调整刻度标记显示138
6-7-3改变整个图表颜色138
6-7-4改变绘图区颜色139
6-7-5改变其他标题颜色140
第7章数据库管理141
7-1 数据排序142
7-1-1单关键字排序142
7-1-2双关键字排序143
7-2数据库抽选记录144
7-1-3三关键字排序144
7-2-1 指明条件范围145
7-2-2抽选符合条件的记录145
7-3产生数列数据146
7-3-1产生等差数列147
7-3-2产生等比数列148
7-3-3产生年份、月份与日期序列148
7-4数据合并计算149
7-4-1 计算目标区域与源区域149
7-4-3以数据类别合并计算150
7-4-2合并计算函数150
7-4-4以数据位置合并计算152
7-4-5增加与删除源区域152
第8章 数据库统计函数与透视分析154
8-1 数据库统计函数分类154
8-2数据库统计函数应用155
8-2-1 计算数目(DCOUNT与DCOUNTA函数)155
8-2-2求最大与最小(DMAX与DMIN函数)155
8-2-3求单一值(DGET函数)156
8-2-5求相乘积(DPRODUCT函数)157
8-2-6求总和(DSUM函数)157
8-2-4 求平均值(DAVERAGE函数)157
8-2-7求标准差与方差158
8-3透视分析159
8-3-1 建立透视分析表的格式分类160
8-3-2开始制作透视分析表162
第9章 时间序列163
9-1单指数平滑法163
9-1-1基本理论说明163
9-1-2实例说明164
9-2-1基本理论说明165
9-2移动平均法165
9-2-2实例说明166
第10章假设检验167
10-1 t检验167
10-1-1基本理论167
10-1-2实例应用168
10-2成对观测值t检验169
10-2-1基本理论169
10-2-2实例应用169
10-3方差相等的两样本的t检验171
10-3-1基本理论171
10-3-2实例应用171
10-4-1基本理论172
10-4方差不等的两样本的t检验172
10-4-2实例应用173
10-5两均值差的Z检验174
10-5-1基本理论174
10-5-2实例应用174
10-6两样本方差相等的F检验175
10-6-1基本理论175
10-6-2实例应用176
10-7拟合优度的卡方检验177
10-7-1 基本理论177
10-7-2实例应用177
10-8-2实例应用179
10-8置信区间179
10-8-1 基本理论179
第11章相关与回归分析182
11-1相关分析183
11-1-1 CORREL相关系数183
11-1-2 PEARSON相关系数183
11-1-3相关矩阵的计算184
11-2协方差185
11-2-1协方差COVAR函数185
11-2-2协方差矩阵186
11-3-1基本理论187
11-3确定系数R2187
11-4回归分析188
11-4-1 最小二乘法基本理论188
11-3-2实例应用188
11-4-2 Excel回归分析注意事项191
11-4-3实例应用192
11-5 回归分析中其他函数的应用196
11-5-1 线性估计最小二乘法(LINEST)197
11-5-2 曲线估计回归分析(LOGEST)197
11-5-4成长分析(GROWTH)198
11-5-5线性趋势预测(FORECAST)198
11-5-3趋势分析(TREND)198
11-5-6线性回归截距分析(INTERCEPT)199
11-5-7线性回归斜率分析(SLOPE)199
11-5-8预测Y值标准误差(STEYX)200
第12章方差分析201
12-1 单因子方差分析201
12-1-1 基本理论201
12-1-2单因子方差分析注意事项202
12-1-3实例应用202
12-2双因子重复试验方差分析204
12-2-1基本理论204
12-2-2双因子重复试验方差分析注意事项206
12-2-3实例应用207
12-3双因子无重复试验方差分析209
12-3-1基本理论209
12-3-2 双因子无重复试验ANOVA注意事项211
12-3-3 实例应用212
第13章工程分析工具214
13-1傅里叶分析214
13-2抽样方法215
第14章敏感度分析216
14-1 数据表法216
14-1-1 单变量数据表分析217
14-1-2双变量数据表分析219
14-1-3数据表敏感性分析221
14-2 目标搜寻222
14-3分析蓝本(行动方案)223
14-3-1 产生分析蓝本行动方案223
14-3-2查看分析蓝本行动方案224
14-3-3各个行动方案敏感度分析225
14-3-4编辑分析蓝本行动方案输入值225
14-3-5删除现存分析蓝本行动方案226
14-3-6打印报表(连续打印分析蓝本)226
15-1-1 问题描述227
第15章线性规划(规划求解法)227
15-1 最佳产品组合(求最大值)227
15-1-2求最佳组合解228
15-1-3分析求解结果230
15-1-4重设规划求解参数232
15-1-5添加限制条件232
15-1-6更改限制条件232
15-1-7删除限制条件233
15-1-8保存模式233
15-2营养调配(求最小值)234
15-2-1 问题说明234
15-2-2求最佳组合解235
15-3取得整数解236
第16章统计宏237
16-1 直方图237
16-2移动平均238
16-3 假设检验239
16-3-1 成对观测值t检验(PTTESTM)239
16-3-2方差不等的两样本t检验(PTTESTV)240
16-3-3方差相等的两样本t检验(TTESTM)241
16-3-4两均值差的Z检验(ZTESTM)242
16-3-5两样本方差相等的F检验(FTESTV)242
16-4秩和百分比243
16-5描述统计量244
16-6统计随机变量245
16-6-1 均匀分布246
16-6-2正态分布247
16-6-3伯努利分布248
16-6-4二项分布248
16-6-5泊松分布249
16-6-6复制数列(Patterned分布)250
16-6-7离散分布250
16-7指数平滑251
16-8 回归252
16-9相关与协方差254
16-9-1 相关254
16-9-2协方差254
16-10方差分析255
16-10-1单因子方差分析255
16-10-2双因子重复试验方差分析256
16-10-3双因子不重复试验方差分析257
16-11工程统计宏258
16-11-1傅里叶分析258
16-11-2抽样方法259
第17章地图与数据集成261
17-1启动与建立地图262
17-2地图基本术语描述263
17-3地图视图264
17-4更改图例显示265
17-5删除地图上的数据265
17-6显示地图格式266
17-7更改颜色、大小、尺寸266
17-8地图显示首都、海洋267
17-9地图上显示公路、主要城市及机场267
17-10更新或加入数据267
17-11 把地图插入其他应用程序268
18-1基本概念269
第18章风险分析269
18-2确定情况下的决策分析271
18-3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分析272
18-3-1 大中取小(小中取大)——悲观原则272
18-3-2大中取大(小中取小)——乐观原则274
18-3-3均等或拉氏准则276
18-3-4大中取小遗憾原则278
18-3-5 贺氏原则——中庸原则281
18-4风险下的决策分析283
18-4-1期望值法283
18-4-2遗憾期望值法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