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伦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伦理学
  • 张应杭编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07863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357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伦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日录绪论 伦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1

一、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对道德现象的哲学研究1

1.道德的定义1

2.道德的类型3

3.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现象的哲学6

二、伦理学的研究任务和意义:道德的理论化和完善化8

1.人为什么要有道德8

2.道德的基本职能和伦理学研究的任务9

3.伦理学研究的意义12

三、伦理学的研究方法:探索道德的认识工具13

1.个别的方法13

2.一般和普遍的方法13

3.西方伦理学新方法的启迪15

第一编第一章 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展的逻辑考察16

一、伦理学的出发点:人性的善恶问题16

1.性善论17

2.性恶论18

3.性无善恶论19

4.性有善有恶论23

二、伦理学的归宿:理想人格的培养造就问题27

1.“仁义”的理想人格28

2.“兼爱”的理想人格30

3.“无为”的理想人格32

4.“有为”的理想人格35

三、伦理学的几对矛盾:义利、欲理(道)、利己与利他、志功、生死之辩38

1.义利之辩38

2.欲理(道)之辩41

3.利己与利他之辩45

4.志功之辩47

5.生死之辩49

第二章 西方伦理思想史的逻辑考察52

一、理性主义:以理性原则探讨幸福与“至善”的理论53

1.知识与美德的一致性54

2.道德表现为理性对情欲的节制58

3.合理利己主义是可能的65

4.幸福、“至善”就是理性指导下的生活70

二、非理性主义:反叛传统、崇尚意志、情感、直觉、本能的理论75

1.理性不能为道德确立普遍原则和评价标准76

2.道德的本质是非理性的心理活动81

3.利己主义是人的本性86

三、信仰主义:把道德的“善”归结为上帝的理论89

1.道德来自上帝91

2.爱上帝是道德的最终信仰和希望94

3.道德上的“至善”就是走向上帝97

第二编第三章 道德的起源、历史类型和发展规律101

一、道德的起源:一个众说纷纭的理论难题101

1.道德起源问题上不同观点的纷争102

2.道德的真正起源105

3.从道德起源中理解道德的客观基础109

二、道德的发展:从社会形态的更替看道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11

1.原始社会道德111

2.奴隶社会道德113

3.封建社会道德116

4.资本主义道德118

5.社会主义道德122

6.共产主义道德125

三、道德发展的规律:进步还是堕落128

1.怎样理解道德发展的客观性128

2.道德规律的基本内容130

3.道德发展的进步趋势132

第四章 道德的本质、一般结构及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138

一、道德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138

1.道德的一般本质和相对独立性138

2.道德的特殊本质:“精神—实践”方式把握世界140

3.道德的特殊作用142

二、道德的结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实践145

1.道德意识及其形式146

2.道德关系149

3.道德实践活动151

三、道德与法、政治、艺术、宗教、科学文化的关系153

1.道德与法153

2.道德与政治155

3.道德与艺术157

4.道德与宗教158

5.道德与科学文化160

第五章 伦理学的基本问题:道德自由与必然性的关系163

一、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争议与结论163

1.伦理学基本问题上的不同观点的争论163

2.伦理学基本问题:意志自由和规范必然性的关系167

3.意志自由和道德规范必然性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伦理学基本问题的根据172

二、道德自由与必然:历史与现实的回答174

1.自由与必然问题的伦理思想史考察和评价174

2.道德生活实践中的自由与必然关系问题177

3.理性与意志:实现自由的精神保障179

三、个体道德的历程:从必然走向自由181

1.个体道德:必然性与自由的结晶181

2.个体道德的实践历程183

3.从规范的“十字架”走向心灵的自由升华185

4.在“自我立法”中获得更多的自由189

第六章 道德的善恶意识。道德意识的结构和发展阶段193

一、道德意识:对善与恶的认知和把握193

1.善与恶的含义193

2.善恶观的具体表现196

3.形成完备而成熟的道德善恶意识204

二、道德自我意识和结构206

1.道德与道德自我意识206

2.道德意识的结构:认识、情感和意志208

3.道德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12

三、道德意识的发展:自发、自觉和自由213

1.道德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213

2.拥有成熟的道德意识216

3.道德意识的自由是道德实践自由的主体条件218

第七章 道德实践中的行为选择220

一、道德行为:选择的可能性及其根据220

1.行为与道德行为221

2.道德行为的选择223

3.道德行为的自由选择与责任226

二、道德义务:道德行为选择的心理机制228

1.义务是被意识到的道德责任229

2.义务感在道德行为选择中的作用230

3.如何进行道德义务的选择233

三、道德冲突中的行为选择236

1.道德冲突的含义及表现237

2.道德冲突与自由选择240

3.道德冲突的解决:目的与手段的选择242

2.道德评价:动机与效果的统一245

1.道德评价的含义及作用245

一、道德评价:动机与效果的善与恶245

第八章 道德评价245

3.道德评价与真、善、美问题252

二、道德评价的外在形式:社会舆论254

1.社会舆论及传统习俗的评价力量254

2.社会舆论与内心信念的作用257

3.荣誉在道德评价中的特殊作用259

三、道德评价的内在形式:良心262

1.良心的内含及本质262

2.良心的“道德—心理”特点265

3.良心的道德心理控制作用267

第九章 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271

一、道德教育的过程和方法271

1.道德教育:任务与意义271

2.道德教育的过程及规律性特征274

3.道德教育的方法,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277

二、道德修养:可能性与现实性281

1.道德修养的可能性与实质281

2.“慎独”:道德修养方法与境界的统一285

3.道德修养的环节:内省、立志和实践290

4.现实的境界和理想的境界294

三、道德教育与修养的具体领域297

1.社会公德的教育与修养298

2.职业道德的教育和修养300

3.爱情及婚姻家庭道德的教育和修养305

第十章 理想人格——全部伦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归宿313

一、理想的追求:人生价值和意义的体现313

1.人的本质及人生的价值314

2.人生理想的批判与建构316

3.幸福——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实现321

二、真善美的理想人格塑造323

1.人格的现实与理想323

2.理想人格塑造中的真善美统一329

3.中西文化比较中的理想人格追求331

4.在理想人格的追求中成为我们自己336

三、在理想与现实的对峙中造就理想人格340

1.理想人格追求中的痛苦与欢乐340

2.失败与成功的困顿与解脱345

3.生与死的超越:走向不朽351

参考文献3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