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 语言学引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 语言学引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4532587.jpg)
- 董秀芳,张和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22495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82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395页
- 主题词:语言学-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 语言学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引子 巴别塔:关于语言的一个古老传说3
第一节 语言是什么:性质及其功能5
第二节 语言机制问题7
第三节 语言的内外之分及“萨丕尔-沃尔夫”假说10
第四节 语言的多样性与语言共性13
第五节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任务16
第六节 语言学的发展历程:语言学史一瞥20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27
第一节 符号29
一、语言与言语29
二、符号与符号的类型30
三、自然语言符号与人工语言符号32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33
一、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33
二、语言符号的线性与非线性37
三、语言符号的离散性38
四、语言符号的区别性39
第三节 语言符号系统40
一、语言系统的二层性40
二、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42
三、语言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词库与语法43
原典选读48
一、符号、所指和能指48
二、共时与历时的区分49
三、语言的价值50
第三章 语音与音系57
第一节 语音59
一、语音的标音和基本单元59
二、语音类别:辅音和元音60
三、语音特征68
四、超音段72
第二节 音系80
一、音位与音位变体80
二、分析音位和音位变体:最小对立组和互补分布82
三、语音层面与音位层面的转写记音85
四、音系规则86
五、音位组配制约93
六、蕴含定律97
七、如何进行音系分析99
原典选读100
一、辅音音姿(consonantal gestures)100
二、曲折音段(contour segment)104
三、特定环境下的对立105
第四章 词法109
第一节 语素111
一、自由语素与黏着语素111
二、语素变体112
三、词根与词干112
四、词缀113
五、依附词115
第二节 派生与屈折116
一、派生117
二、屈折119
第三节 构词法126
一、加缀127
二、复合127
三、重叠128
四、交替129
五、异干(根)交替130
第四节 语言的形态类型132
一、分析型132
二、综合型133
第五节 词法分析:语素的辨识134
原典选读136
复合、去名词化、数与格136
第五章 句法145
第一节 句法界定及其研究范围147
第二节 句法单位151
第三节 词汇语类与功能语类156
第四节 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158
第五节 论元结构与语类选择159
第六节 句法结构的性质162
一、层次性162
二、递归性166
第七节 短语结构的类型与规则170
第八节 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与变换174
第九节 句法树与框式图177
原典选读182
一、说“自由”和“黏着”182
二、三种词品(The Three Ranks)186
三、论元结构(Argument Structure)192
第六章 语义205
第一节 概述207
一、语义合适与语义异常207
二、什么是意义209
三、从词义到句义211
第二节 词义的不同层面与性质213
一、词汇的构成213
二、词义的不同层面216
三、词义的概括性与模糊性219
第三节 词义的各种关系221
一、同义关系221
二、反义关系225
三、上下位义关系228
四、整体与部分关系231
五、多义关系232
第四节 语义场与语义成分分析235
一、语义场235
二、语义成分分析236
第五节 句法层面的意义242
一、词义的组合与词语的搭配242
二、语义角色244
三、语义指向248
四、蕴涵与预设249
五、命题与主观性252
原典选读253
一、Theories of meaning and kinds of meaning253
二、Denotation and sense255
三、Sub-classes of antonyms257
第七章 语用与语篇263
第一节 语用265
一、旧信息与新信息266
二、话题和说明267
三、预设和焦点270
四、言语行为272
五、语用原则和会话含义274
第二节 语篇276
一、语篇类型277
二、语篇的切分:语调单元278
三、语篇语法的分析原则279
原典选读282
一、论言有何为?282
二、语篇与语法(节选)287
第八章 文字291
第一节 文字的性质293
一、什么是文字293
二、文字的作用294
三、文字和语言的关系295
第二节 文字的类型296
一、文字发生学的角度分类296
二、文字符号的功能分类300
第三节 文字的起源和发展301
一、实物记事302
二、图画记事303
三、刻画记事304
四、文字系统形成的基本条件306
原典选读307
一、语言和文字307
二、文字形成的过程309
三、Representation of a Language by Writing312
四、Constituency of Writing315
第九章 语言演变317
第一节 语言演变的事实319
第二节 语言演变的原因320
第三节 语音演变321
一、语音演变是规律的321
二、无条件音变与有条件音变322
三、语音演变的类型322
四、语音演变与音系变化过程的不同326
五、语音层次的音变和音位层次的音变327
第四节 历史比较法与构拟328
一、历史比较法328
二、内部构拟334
第五节 语法演变337
一、常见的语法变化337
二、语法化341
第六节 词汇和词义的演变348
一、新词的产生348
二、旧词的消亡349
三、词语的替换349
四、词义的演变350
原典选读354
一、怎样进行历史比较与构拟354
二、重新分析(Reanalysis)357
第十章 语言与社会361
第一节 社会方言363
一、什么是社会方言363
二、社会方言的种类363
第二节 语言接触365
一、借词365
二、洋泾浜与克里奥耳语368
三、语言替换371
四、语言规划373
原典选读375
一、当代中国的语言规划375
二、语言学与语言规划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