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陵水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陵水县志
  • 陵水黎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978780238245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992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1104页
  • 主题词:陵水黎族自治县-地方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陵水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凡例18

概述19

大事记27

第一编 建置区划2

第一章 建置2

第一节 位置面积2

第二节 建置沿革2

附:县名考3

第二章 行政区划5

第一节 境域变迁5

第二节 县城6

第三节 乡镇8

第二编 自然环境24

第一章 地质地貌24

第一节 地层构造24

第二节 地貌特征24

第三节 矿藏28

第二章 海洋30

第一节 海域30

第二节 港湾30

第三节 岛屿32

第四节 潮汐33

第五节 海洋资源34

第三章 气候36

第一节 四季特征36

第二节 气温36

第三节 降水37

第四节 风力37

第五节 日照38

第四章 水文39

第一节 水文特征39

第二节 地下水39

第三节 地表水39

第五章 土壤植被43

第一节 土壤43

第二节 植被44

第六章 野生动植物45

第一节 动物45

第二节 植物49

第三节 保护51

第七章 自然灾害53

第一节 灾情53

第二节 抗灾救灾56

第三编 人口58

第一章 人口总量58

第一节 人口发展58

第二节 人口分布62

第二章 人口构成63

第一节 民族 性别 年龄63

第二节 家庭 婚姻状况69

第三节 文化职业75

附:百岁老人简介77

第三章 计划生育79

第一节 生育状况79

第二节 政策措施82

第三节 晚婚优生85

第四章 人民生活86

第一节 城镇居民生活86

第二节 农民生活88

第三节 渔民生活93

第五章 姓氏95

第一节 姓氏录95

第二节 部分姓氏源流98

第四编 少数民族100

第一章 黎族100

第一节 支系分布100

第二节 语言105

第三节 风俗习惯107

第四节 宗教禁忌109

第二章 苗族110

第一节 人口分布110

第二节 风俗信仰111

第三章 反压迫斗争113

第一节 明代黎族起义113

第二节 清代黎族起义113

第三节 陵水起义和琼崖第一个苏维埃政权114

第四节 陵保县苗族抗日自警团的组建114

第四章 民族区域自治116

第一节 黎族自治县的建立116

第二节 法制建设116

第三节 民族关系117

第四节 民族干部119

第五节 民房改造119

第五编 党派群团122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陵水县地方组织122

第一节 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122

第二节 历次党代会124

第三节 县委工作机构130

第四节 基层组织131

第五节 组织工作132

第六节 宣传工作137

第七节 统战工作141

第八节 纪检工作143

第九节 党史工作147

第十节 重大政治活动纪略148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154

第一节 组织机构154

第二节 主要活动155

附:三民主义青年团陵水县地方组织156

第三章 民主党派157

第一节 民盟陵水县支部委员会157

第二节 农工党陵水县支部委员会158

第四章 群众团体159

第一节 工人组织159

第二节 农民组织160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162

第四节 妇女组织166

第五节 工商业联合会(商会)169

第六节 科学技术协会171

第七节 残疾人联合会172

第八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173

第六编 政 权政协176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176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76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177

第三节 人大常务委员会182

第二章 政府185

第一节 解放前县政府与所属机构185

第二节 县民国政府政务纪略191

第三节 人民政府(县苏维埃政府)与所属机构192

第四节 人民政府政务纪略202

第三章 人民政协210

第一节 政协委员会210

第二节 政协办事机构214

第三节 主要工作215

附:县事议和县参议会作217

第七编 公安 司法220

第一章 公安220

第一节 机构220

第二节 基层治保组织221

第三节 镇压反革命222

第四节 取缔反动会道门224

第五节 打击刑事犯罪225

第六节 治安管理226

第七节 户籍管理227

第八节 消防管理228

第九节 交通管理229

第二章 检察230

第一节 机构230

第二节 刑事检察231

第三节 经济检察231

第四节 法纪检察232

第五节 监所检察233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234

第三章 审判235

第一节 机构235

第二节 审判制度236

第三节 刑事审判236

第四节 民事审判237

第五节 经济审判238

第六节 结案执行238

第七节 审判监督239

第四章 司法行政240

第一节 机构240

第二节 法制教育240

第三节 民事调解241

第四节 律师 公证242

第八编 民政244

第一章 民政机构244

第一节 解放前的民政机构244

第二节 解放后的民政机构244

第二章 拥军优属246

第一节 拥军支前246

第二节 优待抚恤248

第三章 烈士褒扬251

第一节 编印烈士英名录251

第二节 修建烈士墓碑及纪念馆251

第四章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252

第一节 机构设置252

第二节 安置工作252

第五章 移民安置254

第一节 机构254

第二节 移民工作254

第六章 社会福利256

第一节 “五保户”供养256

第二节 残疾人福利256

第七章 社会救济258

第一节 困难户补助258

第二节 灾难救济258

第八章 老区建设260

第一节 机构设置260

第二节 评定革命老区村庄260

第三节 老区建设工作263

第九章 扶贫工程264

第一节 机构设置264

第二节 扶贫工作264

第十章 婚姻登记265

第一节 宣传婚姻法265

第二节 登记手续265

第三节 结、离、复婚登记266

第十一章 信访267

第一节 机构 设置267

第二节 主要职责267

第九编 人事 劳动 社会保障270

第一章 人事工作270

第一节 机构270

第二节 编制工作271

第三节 干部队伍机构273

第四节 干部录用和管理275

第二章 劳动管理278

第一节 用工制度278

第二节 职工队伍279

第三节 职工培训280

第四节 劳动保护281

第三章 干部职工待遇283

第一节 工资283

第二节 福利284

第四章 社会保障286

第一节 机构286

第二节 公职人员286

第三节 企业人员287

第三节 离退休人员287

第十编 军事290

第一章 军事地理290

第一节 军事要地290

第二节 军事设施291

第二章 驻军与地方武装294

第一节 驻军294

第二节 地方武装301

第三章 民兵306

第一节 组织建制306

第二节 政治工作307

第三节 军事训练308

第四节 参军参战保卫生产建设309

第四章 兵役312

第一节 民国前兵役312

第二节 人民军队兵役313

第五章 重大战事315

第一节 明清时期战事315

第二节 民国时期战事316

第三节 解放后战事321

第十一编 农业324

第一章 农业生产关系变革324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324

第二节 土地改革324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326

第四节 农村人民公社327

第五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28

第二章 农业管理330

第一节 机构沿革330

第二节 区划330

第三节 实施332

第三章 农田基本建设与农业开发333

第一节 基本粮田基地建设333

第二节 热带高效农业开发335

第三节 南繁育种338

第四章 粮食作物339

第一节 耕作制度339

第二节 水稻 蕃薯341

第三节 其他农作物348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353

第五节 肥料使用354

第五章 蔬菜 水果356

第一节 蔬菜356

第二节 水果358

第六章 热带经济作物362

第一节 种类与分布362

第二节 橡胶 槟榔 胡椒 腰果362

第三节 椰子 花生 甘蔗364

第四节 其他作物368

第七章 农技 农具(机)370

第一节 农技站370

第二节 农技示范推广370

第三节 传统农具371

第四节 农业机械372

第五节 农机管理375

第八章 农场378

第一节 国营南平农场378

第二节 国营岭门农场379

第十二编 林业382

第一章 森林资源382

第一节 面积与蓄积382

第二节 名贵树种与分布384

第二章 造林育林385

第一节 营林面积与分布385

第二节 海防林386

第三节 用材林387

第四节 四旁绿化造林388

第五节 藤竹类389

第三章 林业管理391

第一节 机构391

第二节 林权“三定”393

第三节 山林防护394

第四节 林产经营396

第四章 林场397

第一节 吊罗山林场397

第二节 县办林场397

第十三编 渔业 畜牧业400

第一章 渔村 渔港400

第一节 渔村400

第二节 渔业生产关系变革401

第三节 渔港建设401

第二章 海洋捕捞403

第一节 捕捞工具改造403

第二节 作业方式404

第三节 主要鱼类及水产品产量405

第三章 水产养殖412

第一节 珍珠养殖412

第二节 海水养殖414

第三节 淡水养殖415

第四章 加工与营销419

第一节 保藏加工419

第二节 营销420

第五章 渔政渔监421

第一节 渔政管理421

第二节 渔监421

第六章 畜牧业423

第一节 家畜家禽饲养423

第二节 其他禽畜饲养425

第三节 品种改良繁殖429

第四节 疫病防治429

第十四编 水利 水电434

第一章 水利434

第一节 蓄水工程435

第二节 引水工程437

第三节 提水工程439

第四节 田洋整治440

第五节 机构444

第二章 水电446

第一节 电站建设446

第二节 输电供电447

第三节 电力管理448

第十五编 工业450

第一章 所有制结构450

第一节 私营(个体)工业450

第二节 国营工业452

第三节 集体工业455

第四节 合资企业460

第三章 工业门类461

第一节 化工461

第二节 机械462

第三节 造船462

第四节 建材463

第五节 纺织464

第六节 缝纫464

第七节 家具日用品465

第八节 食品 酿酒467

第十六编 交通、邮电472

第一章 古道公路472

第一节 古道472

第二节 公路 桥梁472

第三节 公路养护488

第二章 陆路运输490

第一节 运输工具490

第二节 客运491

第三节 货运494

第三章 水路运输497

第一节 渡口497

第二节 码头 港口497

第三节 水运站运输499

第四章 交通管理501

第一节 机构501

第二节 市场管理501

第三节 规费管理502

第四节 交通安全监理503

第五章 邮电505

第一节 机构505

第二节 邮路505

第三节 邮政业务506

第四节 电信业务507

第五节 电话网络508

第六节 邮电资费509

第十七编 商贸 供销合作512

第一章 体制512

第一节 私营商业512

第二节 公私合营商业513

第三节 国营商业513

第二章 市场集市521

第一节 市场建设521

第二节 集市 贸易523

第三章 商品购销524

第一节 百货纺织524

第二节 五金交化524

第三节 糖 烟 酒524

第四节 石油525

第四章 饮食服务业526

第一节 饮食业526

第二节 服务业527

第五章 供销合作商业529

第一节 供销合作社529

第二节 农副产品收购与废旧物资回收529

第三节 县社直属公司532

第四节 果菜副食公司533

第六章 对外贸易534

第一节 出口产品534

第二节 进口产品535

第十八编 旅游业538

第一章 旅游资源538

第一节 自然景观538

第二节 人文景观542

第二章 规划建设544

第一节 开发规划544

第二节 规划建设544

第三章 美食特产546

第一节 风味美食546

第二节 工艺547

第三节 土特产547

第十九编 粮油购销552

第一章 粮油市场552

第一节 机构552

第二节 市场553

第二章 粮油购销556

第一节 征购556

第二节 粮油销售562

第三节 粮油票证的制定和管理569

第四节 粮油价格569

第三章 粮油储运573

第一节 仓库建设573

第二节 仓储保管574

第三节 粮油调运575

第四章 粮油饲料加工579

第一节 粮油加工579

第二节 饲料加工581

第二十编 财政 税务584

第一章 财政584

第一节 机构沿革584

第二节 财政收支585

第三节 管理体制594

第四节 国债595

附:彩票销售597

第二章 税务599

第一节 机构沿革599

第二节 税种税目601

第三节 农业税603

第四节 工商各税606

第五节 税务稽查620

第二十一编 金融 保险622

第一章 机构622

第一节 钱庄 当铺622

第二节 银行623

第三节 信用社625

第二章 货币626

第一节 币种流通626

第二节 现金管理626

第三节 金银收兑627

第三章 金融业务629

第一节 储蓄629

第二节 信贷630

第三节 借贷633

第四章 保险635

第一节 机构635

第二节 种类635

第三节 理赔636

第二十二编 城乡建设640

第一章 县城建设640

第一节 规划640

第二节 公共设施建设643

第三节 房屋建设647

第四节 城建管理648

第二章 乡镇建设650

第一节 主要墟镇建设640

第二节 乡村建设651

第三节 少数民族民房改造652

第三章 房地产管理654

第一节 房产管理654

第二节 地产管理655

第三节 房地产交易658

第四章 建筑业660

第一节 队伍660

第二节 设计施工661

第五章 环境保护662

第一节 污染662

第二节 治理663

第三节 环保措施663

第二十三编 综合经济管理666

第一章 计划统计666

第一节 机构666

第二节 管理体制667

第二节 计划编制667

第四节 计划实施668

第五节 统计业务672

第二章 物资物价679

第一节 统配物资管理679

第二节 计划外物资采供679

第三节 物价演变680

第四节 物价调控681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683

第一节 机构683

第二节 市场管理683

第三节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684

第四节 合同、商标、广告管理685

第四章 标准计量管理687

第一节 机构687

第二节 度量衡演变687

第三节 计量监督688

第四节 标准化管理688

第五章 审计监督690

第一节 机构690

第二节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690

第三节 企业单位审计692

第二十四编 教育694

第一章 幼儿及中小学教育694

第一节 幼儿教育694

第二节 小学教育694

第三节 中学教育694

第四节 主要中小学校698

第二章 其他教育702

第一节 旧制教育702

第二节 师范教育703

第三节 职业技术教育704

第四节 农民业余教育705

第五节 职工教育706

第六节 成人中等高等教育706

第三章 教学管理708

第一节 机构 沿革708

第二节 中小学管理708

第四章 教学研究710

第一节 考试710

第二节 活动710

第三节 成果711

第五章 教师712

第一节 队伍712

第二节 进修培训712

第三节 待遇713

第六章 学校建设715

第一节 经费715

第二节 校舍建设715

第二十五编 科技718

第一章 机构 队伍718

第一节 机构718

第二节 队伍720

第二章 科技普及722

第一节 宣传722

第二节 青少年科技活动723

第三节 交流咨询724

第三章 科技成果725

第一节 科技成果应用推广725

第二节 科研成果727

第二十六编 文化730

第一章 文化事业单位730

第一节 文化馆730

第二节 档案馆731

第三节 史志办公室732

第四节 图书馆733

第五节 博物馆734

第六节 新华书店737

第七节 电影放映发行单位738

第八节 农村文化站741

第二章 文艺表演团体743

第一节 琼剧团743

第二节 文艺宣传队746

第三节 乡村八音队747

附:陵水县黎族民间流传的独特的古老乐器749

第三章 群众文化750

第一节 民歌 谚语750

第二节 民间故事756

第三节 游灯 文灯 风筝774

第四节 音乐 戏剧 舞蹈765

第五节 美术 书法 摄影769

第六节 文学创作771

第四章 新闻 广播 电视773

第一节 新闻报道773

第二节 广播773

第三节 电视774

第五章 文化市场管理776

第一节 机构776

第二节 业务776

第六章 文物778

第一节 文物保护单位筑778

第二节 遗址 古建筑779

第三节 古墓781

第四节 革命纪念建筑物782

第五节 童光富烈士墓784

第二十七编 卫生786

第一章 医疗卫生单位786

第一节 县人民医院786

第二节 县防疫站788

第三节 县保健站789

第四节 慢性病防治站789

第五节 基层卫生院790

第六节 个体诊所794

第二章 中医 西医医疗技术796

第一节 中医796

第二节 西医796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797

第三章 疾病防治798

第一节 预防接种798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799

第四章 卫生与保健801

第一节 环境卫生801

第二节 饮水卫生802

第三节 食品卫生802

第四节 妇女保健803

第五节 儿童保健804

第六节 健康教育805

第五章 医疗制度806

第一节 公费医疗806

第二节 劳保医疗807

第三节 农村合作医疗807

第五章 医药809

第一节 地产药材购销809

第二节 药店810

第三节 药政管理811

第二十八编 体育814

第一章 体育设施与团体814

第一节 公共体育设施814

第二节 学校体育设施814

第三节 体育团体815

第二章 学校体育816

第一节 体育课教学816

第二节 业余训练817

第三章 群众体育819

第一节 农民体育819

第二节 职工体育821

第三节 老年人体育822

第四章 体育竞赛823

第一节 县级运动会823

第二节 地区级以上运动会824

第三节 竞赛成绩826

第二十九编 风俗 宗教 方言828

第一章 习俗828

第一节 生产生活习俗828

第二节 岁时习俗833

第三节 礼仪习俗836

第四节 喜丧习俗844

第五节 禁忌849

第二章 宗教852

第一节 佛教852

第二节 道教854

第三节 其他信仰856

第三章 方言857

第一节 汉语857

第二节 黎语858

第二节 苗语860

第三十编 人物864

第一章 人物传略864

第一节 贤人志士864

第二节 黎族起义首领871

第三节 革命英烈872

第二章 人物名录879

第一节 革命烈士名录879

第二节 陵水名人录913

附录932

一、旧志《序》选932

二、文告辑选936

三、诗文选971

陵水县历届《陵水县志》编纂委员会及编辑人员名单987

后记9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