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播学:世界的与民族的 修订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传播学:世界的与民族的 修订版
  • 单晓红著(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8654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41页
  • 主题词:传播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传播学:世界的与民族的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传播与传播学1

一、关于传播1

(一)传播——弥漫在身边的空气1

(二)传播的形态6

二、关于传播学13

(一)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13

(二)传播学发展的社会背景14

(三)传播学奠基人及其学术贡献20

第二章 信息与传播过程26

一、信息及信息产业26

(一)信息的定义26

(二)信息与讯息28

(三)信息的特点、分类和功能28

(四)信息革命与信息产业32

(一)信息论34

二、信息传播研究的方法论34

(二)控制论37

(三)系统论41

三、信息传播的一般过程44

(一)传播的要素及其过程44

(二)传播的偏差47

链接-1 沟通不畅酿后果——该死的误解(上)53

链接-2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状况与信息社会的距离55

第三章 传者与受者66

一、传者与受者的对应关系66

二、传播者70

(一)传播的目的71

(二)影响传播者的因素73

(三)传播者的任务77

三、受者79

(一)受者的三重身份79

(二)受者研究80

(三)受者的心理特点86

链接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受众状况分析98

第四章 符号与运用107

一、符号是什么107

(一)信号(signal)与象征符号(symbol)109

(二)信号与象征符号的共性与区别110

(三)符号的使用111

二、语言符号系统112

(一)语言的共性112

(二)语言与思维116

(三)语言与传播119

三、非语言符号系统127

(一)体语129

(二)视觉非语言符号131

(三)听觉非语言符号133

(四)领域与时间134

四、艺术符号137

链接-1 语调身态有含义——该死的误解(下)138

链接-2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符号概述139

第五章 人际传播与组织传播148

一、人际传播148

(一)人际传播与人际关系150

(二)人际传播的特点154

(三)人际传播产生的动因155

(四)人际传播与媒介效应160

(五)人际传播中的障碍164

(六)人际传播的负面影响165

二、组织传播168

(一)组织传播的概念168

(二)组织传播的分类169

(三)组织传播的功能171

(四)组织内的传播网络172

(五)组织传播理论流派174

第六章 传播媒介与社会文化179

一、媒介是什么179

二、媒介的发展与演变180

(一)原始媒介181

(二)语言媒介181

(三)文字媒介182

(四)电子媒介183

三、新媒介的特点及发展方向184

(一)互动性184

(二)多媒体185

(三)海量信息185

(四)全球化传播185

四、媒介理论186

(一)媒介时空倾向理论186

(二)媒介即讯息188

(三)媒介环境理论197

(四)大众文化与传媒203

链接 传播与社会生活变迁的个案剖析207

第七章 传播的功效与社会发展219

一、传播的社会功能219

(一)传播的正功能221

(二)传播的负功能225

二、传播效果的研究228

(一)魔弹论230

(二)有限效果论232

(三)适度效果论236

(四)强大效果论239

三、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242

(一)发展传播学的基本观点242

(二)信息的不平衡与发展的不平衡245

链接-1 “知沟”的另一端——以独龙江乡为例探讨信息扶贫247

链接-2 大众传媒已成为美军实施信息战的重要手段255

第八章 大众传播技巧研究257

一、关于态度258

二、关于传播技巧259

(一)我国的传播技巧研究259

(二)西方古代对传播技巧的研究262

(三)西方传播学对传播技巧的研究264

第九章 大众传播的控制279

一、大众传播的内部控制280

二、大众传播的外部控制281

(一)社会制度对大众传播控制的思想与模式282

(二)社会制度对大众传播控制的具体体现286

(三)经济对大众传播的控制290

(四)文化对大众传播的控制295

第十章 传播学研究流派及其学术渊源299

一、过程学派300

(一)过程学派的社会学渊源301

(二)过程学派的基础方法论302

(三)过程学派的研究特色304

二、效果学派310

(一)效果学派的学术背景310

(二)效果学派的总体特征314

三、符号学派315

(一)符号学的四个理论方向316

(二)传播学与符号学319

四、批判学派324

(一)法兰克福学派324

(二)意识形态理论学派325

(三)政治经济学派326

(四)文化研究学派326

(五)技术决定学派328

参考书目329

后记3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