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物化学
  • 丘志昌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235869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物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蛋白质化学1

第一节 蛋白质分子的组成1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1

二、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1

第二节 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连接方式5

一、肽键5

二、肽5

第三节 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功能*6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6

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7

三、蛋白质的三级结构8

四、蛋白质的四级结构9

五、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0

第四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11

一、蛋白质分子的带电性质11

二、蛋白质分子的胶体性质12

三、蛋白质的沉淀12

四、蛋白质的变性13

五、蛋白质的呈色反层13

第五节 蛋白质的分类14

第二章 酶15

第一节 酶的含义及作用特点15

一、酶的含义15

二、酶催化的作用特点15

第二节 酶的分类与命名16

一、酶的命名(习惯命名)16

二、酶的分类16

第三节 酶分子的结构与功能17

一、酶的分子组成17

二、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8

第四节 酶作用的机理22

一、催化作用22

二、中间复合物学说22

三、诱导契合学说22

第五节 酶促反应的动力学23

一、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23

二、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23

三、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24

五、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25

四、pH对反应速度的影响25

第六节 酶在医学上的应用29

一、酶和疾病的关系29

二、酶在疾病诊断上的应用29

三、酶在治疗上的应用30

第三章 糖代谢31

第一节 糖的消化吸收31

一、消化31

二、吸收31

三、血糖32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33

一、糖的无氧分解(酵解)33

二、糖的有氧氧化37

三、磷酸戊糖通路42

第三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43

一、糖原的合成过程44

二、糖原的分解过程44

第四节 糖异生46

一、糖异生的途径46

二、糖异生作用的生理意义47

第五节 其它单糖的代谢48

一、果糖的代谢48

二、半乳糖的代谢48

第六节 糖代谢的调节49

一、糖无氧酵解的调节49

二、丙酮酸氧化脱羧及三羧酸循环的调节50

三、磷酸戊糖通路的调节50

四、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50

五、糖异生作用的调节51

第七节 糖代谢障碍52

一、高血糖及糖尿症53

二、低血糖53

三、糖耐量试验与耐糖曲线53

第四章 脂类代谢54

第一节 脂类在体内的分布和生理功能54

一、脂肪的分布和生理功能54

二、类脂的分布和生理功能54

第二节 脂类的消化和吸收54

一、脂类的消化54

二、脂类的吸收55

一、血脂的组成与含量56

二、血脂的来源与去路56

第三节 血脂56

三、血浆脂蛋白57

四、高脂蛋白血症60

第四节 甘油三酯的代谢61

一、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61

二、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65

第五节 甘油三酯代谢的调节69

一、脂肪酸氧化与合成的调节69

二、糖与甘油三酯代谢的关系69

三、激素对甘油三酯代谢的调节70

第六节 类脂的代谢70

一、磷脂的代谢70

二、胆固醇的代谢72

一、氧化酶类76

二、需氧脱氢酶类76

第一节 生物氧化酶类76

第五章 生物氧化76

三、不需氧脱氢酶类77

四、加氧酶类77

五、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77

第二节 呼吸链78

一、呼吸链的组成78

二、呼吸链中传递体的排列顺序81

三、细胞液中NADH的氧化83

一、ATP的生成方式84

第三节 ATP的生成84

二、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理85

三、氧化磷酸化抑制剂的作用86

四、高能磷酸链的转移和贮存87

第四节 线粒体外的氧化系统88

一、微粒体氧化体系88

二、过氧化物酶体中的氧化体系89

第五节 生物氧化过程中二氧化碳的生成89

一、单纯脱羧90

二、氧化脱羧90

一、蛋白质的消化91

第一节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91

第六章 蛋白质分解代谢91

二、氨基酸的吸收92

三、肠内腐败93

第二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94

一、氨基酸在体内的代谢概况94

二、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94

三、氨的代谢98

四、α-酮酸的代谢103

五、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104

一、一碳单位的代谢106

第三节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106

二、含硫氨基酸的代谢108

三、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111

四、支链氨基酸的代谢112

第七章 核酸113

第一节 核酸的化学113

一、核酸的化学组成113

二、DNA的分子组构117

三、DNA的理化性质122

四、RNA的分子结构124

第二节 核苷酸的代谢128

一、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代谢128

二、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131

三、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代谢133

四、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135

第三节 DNA的生物合成136

一、DNA的复制--DNA指导的DNA合成136

二、反向转录--RNA指导的DNA合成141

三、DNA的损伤与修复142

四、基因工程概念144

第四节 RNA的生物合成146

一、转录--DNA指导的RNA合成146

二、RNA复制--RNA指导的RNA合成152

第八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54

第一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154

一、mRNA与遗传密码154

二、tRNA与氨基酸的搬运155

三、核糖体与肽链装配156

一、氨基酸的活化与转运157

第二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157

二、肽链合成的起始158

三、肽链的延长159

四、肽链的终止和释放161

五、多核糖体161

六、新生肽链的修饰和改造162

七、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主要特点163

第三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调节164

一、原核细胞转录水平的调节--操纵子学说164

二、真核细胞转录水平的调节165

三、翻译水平的调节167

第四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与医学的关系168

一、分子病168

二、抗生素对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影响169

第九章 物质代谢的调节170

第一节 细胞水平调节170

一、细胞内多酶体系的分隔分布170

二、多酶体系的调节171

一、蛋白质及肽类激素的作用机理175

第二节 激素水平调节175

二、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理178

第三节 整体水平调节179

一、饥饿179

二、应激179

第十章 肝胆生化181

第一节 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181

一、肝脏在糖代谢中的作用181

二、肝脏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181

四、肝脏在维生素和激素代谢中的作用182

三、肝脏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182

第二节 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183

一、生物转化的概念183

二、生物转化的类型183

第三节 胆汁与胆汁酸186

一、胆汁186

二、胆汁酸186

第四节 胆色素的代谢189

一、胆红素的生成和运转189

二、血清胆红素与黄疸192

第五节 肝功能检查原则194

一、观察肝脏对糖、脂和蛋白质代谢的功能195

二、观察血清酶类的变化195

三、观察血清和尿中胆色素的变化195

四、应用外源性色素或药物检查肝脏生物转化和排泄功能195

第十一章 血液生化196

第一节 血液的化学成分196

第二节 血液非蛋白含氮化合物196

四、氨基酸及多肽197

三、肌酐197

二、肌酸197

一、尿素与尿素氮197

第三节 血浆蛋白质198

一、血浆蛋白质组成198

二、血浆蛋白质的功能199

三、血浆中的酶及酶原200

第四节 红细胞代谢201

一、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201

二、血红素的生物合成204

三、血红素合成的调节205

第五节 铁代谢206

一、铁的摄取和排泄207

二、胃肠道内铁的吸收207

三、铁的运输和贮存207

第十二章 水与电解质平衡209

第一节 体液209

一、体液含量及分布209

二、体液电解质的组成209

三、体液的交换210

一、水的生理功能211

第二节 水平衡211

二、水的摄入与排出212

第三节 电解质平衡212

一、电解质的生理功能212

二、钠、钾、氯的平衡213

第四节 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213

一、抗利尿激素(ADH)213

二、醛固酮214

第五节 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214

二、水肿215

一、脱水215

三、钾代谢失调216

第十三章 酸碱平衡217

第一节 体内酸性和碱性物质的来源217

一、酸性物质的来源217

二、碱性物质的来源218

第二节 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218

一、血液的缓冲系统及其缓冲作用218

二、肺的调节作用219

三、肾脏在调节酸碱平衡中的作用220

一、酸碱平衡紊乱的基本类型221

第三节 酸碱平衡失调221

二、酸碱平衡失调常用的生化指标223

第十四章 激素224

第一节 甲状腺激素224

一、甲状腺激素的化学与合成224

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运输及降解225

三、甲状腺激素对代谢的调节作用225

四、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225

一、儿茶酚胺类激素的化学与合成226

五、甲状腺的常见疾病及功能检查226

第二节 儿茶酚胺类激素226

二、儿茶酚胺类激素的降解227

三、儿茶酚胺类激素对代谢的调节作用227

第三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227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化学与合成227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运输、灭活及排泄228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功能及分泌的调节228

二、雌性激素229

一、雄性激素229

第四节 性激素229

三、胎盘激素230

第五节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230

一、胰岛素230

二、胰高血糖素231

第六节 垂体的激素231

一、钙的吸收233

第二节 钙磷的吸收与排泄233

二、钙磷的生理功能233

一、钙磷在体内的分布233

第十五章 钙磷代谢233

第七节 前列腺素233

第一节 钙磷在体内的分布及其生理功能233

二、钙的排泄234

三、磷的吸收234

四、磷的排泄234

第三节 血钙和血磷234

一、血钙234

第四节 骨的生成与骨的溶解235

二、血磷235

一、骨的生成236

二、骨的溶解236

第五节 钙磷代谢的调节237

一、维生素D3的作用237

二、甲状旁腺素(PTH)的作用238

三、降钙素的作用239

第一节 能量240

一、呼吸商和能量的释放及贮存240

第十六章 营养生化240

二、能量的利用241

三、人体对能量的需要和供给标准242

第二节 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营养价值243

一、糖类的营养价值243

二、脂类的营养价值243

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244

第三节 维生素247

一、维生素A247

二、维生素E249

三、维生素K250

四、维生素B1251

五、维生素B2252

六、维生素PP253

七、维生素C254

第四节 无机盐的营养价值255

一、铜257

二、锌258

三、硒258

四、氟2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