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陆相油气生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陆相油气生成
  •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15037·2407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355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陆相油气生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油气生成的地质基础2

第一章 地质历史上湖泊的形成和发展2

第一节 古生代地质历史的发展与成油湖泊的发生2

第二节 中、新生代湖泊发展概述5

第二章 生物征服大陆及我国中、新生代湖泊中的生物群落9

第一节 石炭纪开创了陆相石油生成的时代9

第二节 中、新生代是主要陆相成油期11

第三节 生物化学进化对成油母质的影响14

第四节 中国湖相生物群的面貌17

第三章 中国古湖盆产生的构造条件和构造类型26

第一节 大地构造特征和湖盆产生的构造机制26

第二节 我国湖盆的构造类型及其特征35

第一节 湖泊的地理类型及其特征45

第四章 我国成油湖泊的类型、演化和成油期45

第二节 湖泊的演化和成油期50

参考文献64

第二篇 油气生成的地球化学68

第五章 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68

第一节 生油岩的分析流程68

第二节 实验分析方法的主要条件和某些指标的地质意义69

第六章 现代湖泊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及其地质意义75

第一节 生命体有机组成的特征75

第二节 生物体中脂肪酸的构成77

第三节 近代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的聚集80

第四节 成岩作用早期有机质的转化88

第七章 地球化学相93

第一节 沉积时的水介质条件93

第二节 地球化学相的划分94

第一节 有机质的丰度98

第八章 陆相生油岩中有机质的丰度及其分布特征98

第二节 沉积盆地与有机质的分布105

第九章 陆相生油岩的有机质类型114

第一节 陆相生油岩中有机质的性质114

第二节 不同沉积相带有机质的类型126

第三节 有机质类型的划分128

第十章 陆相生油岩中有机质的热演化特征130

第一节 可溶有机质的热演化132

第二节 干酪根的热演化特征141

第三节 有机质成油作用热演化阶段的划分149

第四节 成油演化中的热力作用152

第五节 结论154

第一节 对比指标的选择155

第十一章 油源对比155

第二节 石油与石油的对比162

第三节 石油与生油岩对比165

第四节 结论174

第十二章 生油岩的定量评价175

第一节 生油岩的评价175

第二节 生油量的计算183

第三节 结论188

参考文献188

第三篇 各论193

第十三章 准噶尔盆地南缘上二迭统油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193

第一节 仓房沟上二迭统岩性简述193

第二节 上二迭统生油岩的地球化学特征195

第三节 生油岩与克拉玛依原油的关系198

第一节 地质特征202

第十四章 四川盆地上三迭统陆相生油(气)岩特征202

第二节 生油(气)岩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205

第三节 沉积条件对生油(气)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的控制作用211

第十五章 陕甘宁盆地中生界陆相沉积层的成油特征216

第一节 成油的地质条件216

第二节 成油的物质基础218

第三节 成油母质的类型221

第四节 成油的演化阶段226

第五节 油源对比227

参考文献230

第十六章 松辽盆地白垩系陆相生油特征232

第一节 湖盆的沉积环境233

第二节 松辽盆地下白垩统生油岩235

第三节 油源对比237

第四节 结论241

第十七章 江汉断陷咸水湖盆潜江组油气的生成243

第一节 潜江组生油层形成的地质条件243

第二节 潜江组油气生成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245

第三节 潜江组油气生成的深度(温度)与演化249

第四节 潜江组油气生成的特点252

第五节 油源对比255

第六节 结论257

参考文献257

第十八章 泌阳凹陷油气生成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258

第一节 有机物的主要来源及丰度258

第二节 有机物的类型259

第三节 沉积时的地球化学相260

第四节 有机母质的演化261

第六节 泌阳凹陷高含蜡原油的成因264

第五节 泌阳凹陷的油源264

第十九章 济阳拗陷生油岩中有机质的性质和演化267

第一节 有机质的性质和特征267

第二节 有机质的成熟演化275

第三节 结论281

第二十章 辽河断陷西部凹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生油层研究282

第一节 下第三系生油层的形成条件282

第二节 西部凹陷生油层的演化及有效生油层的分布284

第三节 油气的生成与油藏形成的时间292

第四节 结论295

参考文献295

第二十一章 黄骅拗陷油气的生成与运移296

第一节 油气生成的基本地质条件296

第二节 生油岩地球化学特征297

第三节 油气演化特征300

第四节 分区演化情况比较及油气运移期303

第五节 结论309

第二十二章 冀中拗陷油气的生成310

第一节 古潜山油藏“新生古储”的主要依据310

第二节 三种不同类型的原油311

第三节 三类不同的生油凹陷313

第四节 生油岩的热演化321

第五节 原油和生油岩中的甾烷和萜烷331

第六节 结论336

参考文献336

第二十三章 塔里木盆地西南拗陷有机地球化学特征337

第一节 地质概况338

第二节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342

第三节 生油岩评价3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