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综论
  • 王一川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1594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08页
  • 文件大小:120MB
  • 文件页数:519页
  • 主题词:中华文化-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文化软实力的理论来源8

第一节 文化软实力理论的西方来源9

一、雅典城邦的吸引力9

二、君王的凝聚力11

三、卡里斯马型统治力12

四、文化领导权13

五、意识形态国家机器16

第二节 文化软实力理论的中国来源18

一、儒家思想中的软实力因子19

二、道家思想中的软实力因子21

三、兵家思想中的软实力因子22

四、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的软实力因子23

第三节 诗教: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软实力思想传统24

一、“诗教”的提出和目的24

二、“诗教”的社会影响力26

第四节 文化软实力理论的直接生长点27

一、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28

二、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29

第二章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理论建构3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中的软实力战略思想31

一、革命时期对软实力的重视31

二、建设时期对软实力的重视34

第二节 党的十七大前后关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想34

一、“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的酝酿时期34

二、“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的正式提出36

第三节 “文化强国”视野中的文化软实力38

一、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强国”战略38

二、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文化重要性的凸显40

第四节 文化与文化软实力的内涵43

一、“文化”的内涵43

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特征界定49

第五节 文化软实力的层面构造50

一、国家文化软实力内涵的层面构造50

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四个层面52

第六节 文化软实力的运行方式55

一、文化软实力运行的特殊性55

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实际运行过程56

第三章 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思想的发展58

第一节 文化软实力概念的中国式理解与反思59

一、软实力的概念源起及其批判59

二、从软权力到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63

第二节 建设文化软实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资源68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资源69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资源77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软实力思想的发展83

第三节 文化软实力的中国维度90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91

二、与传统文化相承接93

三、与中国现实相适应95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98

五、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世界和谐为目的99

第四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路径100

一、立足“中国特色”资源101

二、总结和提升“中国经验”102

三、拓展文化软实力元素105

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106

五、坚持和谐世界的外交战略108

六、塑造“中国形象”109

第四章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111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要素系统111

一、总体要素:发展模式113

二、动力要素: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116

三、制度要素:中国特色社会体制119

四、协同要素:内部的文化生态120

五、形象要素:国际形象123

六、外交要素:外交软实力124

七、辐射要素:中国的对外影响力126

第二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及其建构127

一、关于文化软实力测量的相关文献128

二、国家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的初步提出136

第三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建构的实证研究144

一、研究方法144

二、三个维度的因子模型构成146

三、细分维度与指标的权重164

四、三个维度之间的权重关系174

五、结论: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的构成解读175

第五章 中国文化符号与软实力发展185

第一节 符号与软实力的关联路径及“中国梦”的软实力价值186

一、文化符号与软实力的政治关联:符号权力论187

二、文化符号与软实力的经济关联:符号资本论192

三、“中国梦”文化符号的软实力路径及其意义197

第二节 文化符号创新、大国风范与软实力的作用之道202

一、文化符号创新:路径、资源与产业效果203

二、大国风范:文化/符号创新的条件及其语言表现206

三、场域与民主:软实力如何发挥作用?211

第三节 个案分析:从大学生文化符号观看中国文化软实力资源现状215

一、大学生的文化符号观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资源215

二、调查方法217

三、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绝对值测量结果221

四、不同群体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符号代表性的打分225

五、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因子分析232

六、最具推广价值的中外文化符号的相对测量239

七、结论与分析253

八、思考与探讨258

第四节 个案分析:北京文化符号与“世界城市”软实力建设260

一、文化符号、城市精神与“世界城市”记忆261

二、从大学生眼中的北京文化符号看北京城市软实力现状268

三、大学生眼中“世界城市”文化符号的启示272

四、北京作为“世界城市”的文化符号建设275

第六章 文化传媒与文化软实力282

第一节 文化传媒:软实力资源与软实力传播中介282

一、作为软实力“资源”的文化传媒283

二、作为软实力“传播中介”的文化传媒284

第二节 中国文化传媒的实力分析287

一、中国文化传媒的产业化发展历程287

二、中国文化传媒实力分析:基于规模、影响力和公信力的视角290

三、海外华文媒体的文化软实力分析297

四、我国官方传播渠道在重大公共事件中的公信力研究306

第三节 中国文化传媒“走出去”的意义与策略315

一、意义316

二、策略320

第七章 中国文化制度与文化创新324

第一节 文化制度的软实力效应及其历史325

一、中国文化制度的历史特色326

二、中国文化制度的创新路径334

第二节 文化集群:文化制度软实力的集中呈现342

一、特色文化产业集群资源的二次开发及其软实力意义343

二、准文化产业集群的“软实力”效益:以茶文化产业为例349

第三节 投融资体系:文化制度软实力的动力来源362

一、文化产业投融资的宏观环境与软实力建设363

二、文化产业投融资制度与软实力提升路径:以河北省为个案371

第四节 文化制度软实力的双重指向:以电影为例381

一、文化制度的市场指向:电影全产业链建构的四条路径382

二、文化制度的社会指向:电影扶植政策的困境与突围388

第五节 文化制度软实力的社会意义与指向:以城乡结构为突破397

一、城乡文化软实力的分野:为什么是产业?398

二、出入城市:乡村文化软实力的产业化路径400

三、文化软实力:资本-文化的二元互动及其社会指向405

第八章 中国文化价值与文艺建设410

第一节 文化价值与本土资源的构成411

一、文化指向价值411

二、文化作为对现代的反应414

三、文化中的矛盾与斗争417

四、文化自觉和我们的问题420

五、文化资源的本土构成422

六、构成一:古典文化传统424

七、构成二:现代革命文化传统426

八、构成三:当代大众文化430

九、共同繁荣文化与文化软实力432

第二节 中国文化传统的当代价值433

一、精神动力系统: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的宏阔视野434

二、价值系统:中国现代价值形态的变迁443

三、信仰系统:现代中国信仰形态的再思考456

四、政治文化层面:追求民主的道路469

第三节 文艺建设与跨文化交流策略486

一、中国文化艺术的对外推广状况486

二、中国文化艺术的跨文化交流策略496

结论 由中国文化符号到文化软实力理论系统500

附录501

后记5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