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格判断 多维的视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格判断 多维的视角
  • 陈少华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680739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人格心理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格判断 多维的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人—社会—人格判断1

1引言2

2对人判断的探索历程4

3不同学科视野中的对人判断5

3.1哲学家的观点5

3.2人类学与进化论的观点6

3.3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7

4人格心理学领域的人格判断10

4.1人格判断问题的起源10

4.2人格与个体差异研究16

4.3人格分析的三个层面17

4.4人格判断的三种水平18

第二章 人格判断的准确性25

1人格判断及其准确性26

1.1什么是人格判断26

1.2人格判断的资料来源27

1.3什么是人格判断的准确性31

1.4判断准确性的重要性32

2人格判断准确性的标准34

2.1人格判断准确性的哲学思想34

2.2准确性研究衰退的原因35

2.3判断准确性的标准36

3人格判断准确性的理论模型40

3.1社会关系模型40

3.2加权平均模型41

3.3现实准确性模型43

4准确性的调节变量45

4.1良好的判断者45

4.2良好的判断对象46

4.3良好的特质47

4.4良好的信息48

第三章 人格判断的不对称51

1自我知觉与他人知觉52

1.1自我知觉52

1.2他人知觉55

1.3自我知觉与他人知觉的差异57

2人格判断不对称的表现及影响因素62

2.1人格判断不对称的表现62

2.2影响人格判断不对称的因素66

3人格判断不对称的理论模型68

3.1现实准确性模型68

3.2自我—他人知识不对称模型69

3.3信息性解释模型72

3.4动机性解释模型73

4人格判断的不对称在现实中的应用74

4.1人格评估与不对称74

4.2人才招聘与不对称75

4.3人际冲突与不对称75

第四章 特质特性与人格判断77

1人格特质与准确性差异78

1.1特质及其假设78

1.2大五人格特质79

1.3大五人格特质的判断准确性差异81

1.4特质内与特质间判断的准确性83

2作为准确性调节变量的特质特性84

2.1特质特性对人格判断的影响84

2.2人格判断准确性的不对称85

2.3与其他调节变量的交互作用85

3可观察性与判断的准确性86

3.1特质的可观察性86

3.2可观察性对准确性的影响87

3.3自我—他人知觉不对称的成因88

3.4可观察性还是变异的作用89

3.5熟人的作用89

4可评估性与判断的准确性90

4.1社会赞许性的影响90

4.2自我保护动机与准确性92

4.3自我服务偏见与熟悉度93

4.4评估性解释模型93

5模糊性与判断的准确性94

5.1模糊性的领域94

5.2作为模糊性函数的准确性96

5.3一种可能的解释96

5.4特质模糊性对判断准确性的影响的实证研究97

6问题与反思101

6.1特质特性的匹配问题102

6.2特质特性的分类问题102

6.3考虑个体差异的影响102

6.4跨文化比较的问题103

第五章 人际关系与人格判断105

1人格判断中的熟悉度问题106

1.1人际关系与熟悉度106

1.2关系质量与熟悉度107

1.3人格判断中的关系效应108

1.4陌生人、熟人与自我的判断109

1.5特质特性的调节作用110

2信息数量与人格判断113

2.1信息数量与内隐人格理论113

2.2关于熟悉效应的研究114

2.3熟悉度与假定相似性116

2.4人际取向与人格判断117

3信息质量与人格判断118

3.1不同信息类型对人格判断的影响118

3.2私密信息的重要性122

3.3情境强弱对人格判断的影响124

3.4家庭环境中的人格判断125

4研究展望和启示127

4.1已有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127

4.2关系质量与人格判断研究的启示129

第六章 信息来源与人格判断133

1基于身体特征线索的人格判断134

1.1基于身体外貌的人格判断134

1.2基于面部的人格判断138

1.3基于肢体语言的人格判断140

1.4基于握手方式的人格判断142

2物理环境中的人格判断144

2.1布伦斯维克的透镜模型及其实证研究144

2.2生活环境与行为痕迹146

3网络环境下的人格判断151

3.1基于个人网站的人格判断151

3.2电子邮件与QQ个性签名155

3.3网络聊天157

4人格判断的其他信息源159

4.1词汇的使用159

4.2作品或文章161

第七章 人格判断的个体差异165

1人格判断的人口统计学差异166

1.1关于个体差异研究166

1.2性别差异与人格判断167

1.3种族差异与人格判断171

1.4是否存在“良好的判断者”173

2认知能力与人格判断173

2.1人格判断中的认知因素173

2.2智力对人格判断影响的实证研究177

2.3智力对人格判断影响的可能性178

3情绪智力与人格判断180

3.1情绪智力的内涵180

3.2情绪智力与人格判断的关系181

3.3情绪智力对人格判断的影响182

3.4原因分析183

4人格特征与人格判断183

4.1人格特质差异与人格判断的准确性183

4.2判断者的人格特质与判断准确性关系的实证研究186

4.3大五人格影响判断准确性的原因分析188

5社会适应与人格判断190

5.1社会准确性模型190

5.2心理适应和人格判断的准确性191

5.3心理适应和假定相似性193

第八章 元知觉与元准确性197

1人格的自我知识198

1.1什么是人格的自我知识198

1.2自我知识能够进行实验研究吗199

1.3自我知觉与客观测量一致吗200

1.4提高人格的自我知识202

2自我知觉、他人知觉与元知觉205

2.1自我知觉与他人知觉205

2.2元知觉:你知道别人怎么看你吗207

2.3元知觉形成的模型与策略209

3元准确性:你在多大程度上知道别人对你的看法212

3.1元准确性的定义212

3.2元准确性的相关研究213

3.3元准确性准确吗215

4元洞察力:人们知道他人怎么看自己吗217

4.1元洞察力的定义217

4.2元洞察力的提出217

4.3元洞察力的相关研究219

4.4自恋者的元洞察力222

第九章 人格判断在实践中的应用227

1日常生活中的人格判断228

1.1声望、机遇及判断228

1.2期望的影响229

2学校教育情境中的人格判断232

2.1老师对学生的判断232

2.2学生对老师的判断234

2.3同学间的相互判断235

2.4在教育情境中提高人格判断的准确性236

3人格判断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238

3.1职业招聘中的人格判断238

3.2组织管理中的人格判断244

3.3作为判断目标的管理者249

3.4通过培训提高人格判断的准确性252

4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人格判断的准确性254

4.1一个提高判断准确性的途径:课堂教学254

4.2在实践中提高判断的准确性256

参考文献259

后记2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