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照明手册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照明学会编 著
- 出版社: 全华科技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57215436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35页
- 文件大小:147MB
- 文件页数:6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照明手册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照明基础2
第1章 照明的功用2
1.1照明的目的2
1.1.1照明的定义2
1.1.2照明工程学与照明技术2
1.2照明发展简史3
1.2.1光源的变化3
1.2.2推荐照度的变迁4
1.2.3效率与经济性5
1.3照明的质与量5
1.3.1光环境的必要条件5
1.3.2心理效应6
1.3.3眩光6
1.3.4光与色6
1.3.5光与影6
1.4照明技术与地球环境问题6
1.4.1照明与能源6
1.4.2照明与资源7
1.4.3照明与环境保护7
参考文献7
第2章 光的产生8
2.1基础概念8
2.1.1光的本质8
2.1.2光的基本性质8
2.1.3辐射能量8
2.1.4光度量的各种定律8
2.2热辐射9
2.2.1热辐射的各种定律9
2.2.2辐射率10
2.2.3等效温度10
2.3发光11
2.3.1放电发光11
2.3.2光致发光12
2.3.3阴极发光12
2.3.4场致发光12
2.3.5化学发光12
2.4雷射发光13
2.4.1气体雷射13
2.4.2液体雷射13
2.4.3固体雷射13
2.4.4半导体雷射13
2.5固体发光14
2.5.1无机EL元件和有机 EL元件14
2.5.2 LED14
2.6光电转换16
2.6.1光电转换结构的类型16
2.6.2光电辐射效应17
2.6.3光电导效应17
2.6.4光致伏特效应18
参考文献19
第3章 视觉系统的机能20
3.1视觉系统的构造20
3.1.1眼球的构造20
3.1.2视网膜21
3.1.3锥状体和杆状体22
3.1.4水平细胞的响应23
3.2视觉系统的资讯处理机构24
3.2.1感受域和开关响应24
3.2.2侧抑制和突显轮廓线25
3.2.3过渡亮光的知觉26
3.2.4闪光的实际光强26
3.3大脑视觉域的资讯处理27
3.3.1向视觉皮层传递资讯27
3.3.2纵深知觉27
3.3.3立体视觉28
3.4光视效率28
3.4.1光视效率的测定方法28
3.4.2明视觉的光视效率29
3.5适应和亮度对比30
3.5.1暗适应30
3.5.2明适应30
3.5.3中间视觉31
3.5.4亮度对比的识别31
3.6视力与空间解析度32
3.6.1空间解析度的种类32
3.6.2背景亮度与视力33
3.6.3年龄与视力34
3.6.4视觉对象的运动与视力35
3.6.5空间频率特性36
3.7文字的可读域36
3.7.1文字的笔划与可读域36
3.7.2适应亮度与文字的可读域37
3.7.3文字误读与文字的形状37
3.8闪烁38
3.9眩光(刺眼)39
3.9.1不舒适眩光40
3.9.2反射眩光40
3.9.3失能眩光41
参考文献41
第4章 颜色的观察方式与表示43
4.1三原色学说与补色学说43
4.1.1心理学的色知觉假说43
4.1.2生理学的色知觉机制44
4.1.3颜色的显现方式及属性44
4.2颜色的心理表示46
4.2.1色名46
4.2.2孟塞尔表色系46
4.3颜色的心理物理表示48
4.3.1 RGB表色系48
4.3.2 XYZ表色系49
4.3.3标准光51
4.3.4色名与孟塞尔色码的(x,y)色度51
4.4颜色的心理计量表示法51
4.4.1 Luv均等色空间52
4.4.2 Lab均等色空间53
4.5新均等色空间53
4.5.1 NC-Ⅲ C均等色空间53
4.5.2亨特色知觉模型54
4.5.3纳谷色知觉模型55
4.5.4 CIECAM97s56
4.5.5孟塞尔色码的均等色空间座标58
参考文献59
第2篇 测光量与光的测量62
第1章 光辐射测量62
1.1光的标准与测光量62
1.1.1辐射量与测光量62
1.1.2测光的基本单位63
1.1.3测光量的标准63
1.2基本量的测定65
1.2.1测光量65
1.2.2辐射基本量的测量66
1.2.3光的基本量测量66
1.3光谱测光67
1.3.1测光中分光测量的作用68
1.3.2光谱分布测量的目的68
1.3.3光谱分布的测量原理68
1.3.4光谱分布的标准69
1.3.5分光比较测量装置69
1.3.6光谱辐射的实际测量71
1.4测光器与测量方法71
1.4.1测光测色仪器的基本原理71
1.4.2照度计的原理72
1.4.3亮度计的原理73
1.4.4照度计与亮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73
1.4.5配光测量与全光通量测量79
1.4.6光谱透过率及光谱反射率的测量80
参考文献81
第2章 照明计算82
2.1配光与光通量计算82
2.1.1配光82
2.1.2光通量计算法82
2.2直接照度的计算84
2.2.1点光源84
2.2.2圆柱光源85
2.2.3平带状光源86
2.2.4面光源87
2.2.5直角三角形光源88
2.2.6长方形光源89
2.2.7平圆板光源89
2.2.8球面光源90
2.2.9照度分布与平均照度90
2.3相互反射的计算91
2.3.1封闭空间与相互反射系统91
2.3.2球面内的相互反射92
2.3.3两平行面之间的相互反射92
2.3.4相互反射系统的基本方程式93
2.4利用系数法的照度计算94
2.4.1一般照明方式与利用系数法94
2.4.2影响利用系数的各项因素95
2.4.3 CIE室内照明标准95
参考文献96
第3篇 光源与照明灯具98
第1章 光源材料与光电元件材料98
1.1光源材料98
1.1.1具有发光功能的薄膜材料98
1.1.2发光管材料102
1.1.3光触媒材料103
1.2显示元件材料105
1.2.1玻璃基板材料106
1.2.2垫板材料106
1.3发光元件材料107
1.3.1氮化物发光元件材料107
1.3.2蓄光性材料109
1.3.3萤光体材料110
1.3.4场致发射元件材料112
1.4感光元件材料114
1.4.1 UV感光材料114
1.4.2闪烁材料116
参考文献116
第2章 光源与点灯电路118
2.1白炽灯118
2.1.1白炽灯的结构与原理118
2.1.2白炽灯的各种特性120
2.1.3白炽灯的种类与特征122
2.2萤光灯122
2.2.1结构123
2.2.2发光原理123
2.2.3种类125
2.2.4基本特性131
2.3 HID灯133
2.3.1高压汞灯133
2.3.2金属卤化物灯135
2.3.3高压钠灯140
2.4无电极灯142
2.4.1无极放电的原理与形式142
2.4.2无极放电灯的特征142
2.4.3商品化无极灯144
2.5 LED145
2.6其他光源148
2.6.1低压汞灯148
2.6.2低压钠灯149
2.6.3氖管灯与氖辉光管灯149
2.6.4超高压汞灯149
2.6.5超高压金属卤化物灯151
2.6.6氙灯151
2.6.7碳弧灯152
2.6.8准分子灯152
2.6.9光谱线灯153
2.6.10氚灯153
2.6.11空心阴极灯153
2.7点灯电路基础153
2.7.1放电灯的性质与安定器的必要性154
2.7.2点灯电路的基本方式155
2.7.3各种灯的点灯电路160
参考文献165
第3章 照明灯具167
3.1 配光与光通量计算167
3.1.1配光的分类167
3.1.2对称配光的表示方法167
3.1.3非对称配光的表示方法169
3.1.4三对光通量比171
3.2照明灯具的类型与用途172
3.2.1照明灯具的分类172
3.2.2居住空间的照明灯具173
3.2.3办公空间的照明灯具175
3.2.4商店空间的照明灯具178
3.2.5室外空间的照明灯具180
3.2.6特殊空间的照明灯具184
3.3照明灯具的设计187
3.3.1一般事项187
3.3.2照明灯具设计的流程188
3.3.3反射板的设计188
3.3.4稜镜的设计191
3.3.5透过电脑进行照明灯具的光学分析192
3.4照明灯具的测试方法193
3.4.1实验方法的国际统一193
3.4.2测试项目194
3.4.3测试的分类194
3.4.4从测试的内容看测试项目194
参考文献204
第4章 自然光照明205
4.1自然光光源205
4.1.1直射阳光205
4.1.2天空光205
4.1.3全天空照度与出现频率208
4.2窗的功能208
4.2.1窗的功能208
4.2.2位置的分类与功能209
4.2.3窗的心理效应209
4.3自然光照明系统211
4.3.1自然光照明与光环境设计211
4.3.2自然光照明设计的注意事项212
4.3.3建筑与自动调光系统213
4.3.4热负荷与自然光的利用214
4.3.5直射阳光的聚光与传送216
4.4模拟自然光218
4.4.1直射照度的计算方法218
4.4.2间接照度的计算方法223
参考文献224
第4篇 照明规划228
第1章 视觉环境与照明228
1.1照明的目的和视觉环境228
1.1.1照明的目的228
1.1.2视觉环境228
1.1.3照明规划228
1.2视觉环境的体系化228
1.3视觉环境的必要条件230
1.3.1工具及系统等的必要性能230
1.3.2视觉环境的必要条件230
1.4照明的要素231
1.4.1环境形式记述的必要性231
1.4.2照明的要素和体系化231
1.4.3照明要素的体系化231
1.5照明规划基础232
1.5.1照明规划的对象范围232
1.5.2目标水准232
1.6照明系统基础233
1.6.1照明方式233
1.6.2光源的主要特性234
1.6.3照明灯具的主要特性234
1.7照明规划的流程234
1.7.1照明规划的基本流程234
1.7.2规划调查235
1.7.3视觉环境规划235
1.7.4照明环境规划237
1.7.5照明系统规划238
1.7.6照明系统设计238
1.8空间构思的事先预测与展示238
1.8.1目的238
1.8.2展示工具238
1.9视觉环境的评价239
1.9.1目的239
1.9.2评价专案239
参考文献239
第2章 照明要素及效果240
2.1视觉对象的照度240
2.1.1视觉对象与空间的明亮感240
2.1.2照度对视度的影响240
2.1.3适宜照度241
2.1.4年龄对必要照度的影响242
2.2室内照度分布与亮度分布244
2.2.1工作面244
2.2.2工作面与周围或连续面的相互作用245
2.2.3墙面照度245
2.2.4桌面照度对应的适宜墙面照度247
2.2.5颜面照度248
2.3视觉对象的反射率对视觉对象的适宜照度或亮度的影响249
2.3.1亮度压缩与亮度扩张249
2.3.2亮度压缩与亮度扩张的实例250
2.4阴影与光泽251
2.4.1照明效果251
2.4.2光的指向性强度(扩散性)252
2.5满意的阴影与光泽252
2.5.1立体感252
2.5.2满意的影子与光泽253
2.5.3材质感的表现253
2.5.4光的方向性强度对空间明亮感的影响254
2.6不满意的阴影与反射255
2.6.1不满意的阴影255
2.6.2反射眩光255
2.6.3 VDT显示文字的视度与光源的反射256
2.7光源亮度257
2.7.1闪烁257
2.7.2不舒适眩光258
2.8光源的发光特性259
2.8.1光谱分布(色彩性能)259
2.8.2发光波形259
2.9空间气氛260
2.9.1期望的空间气氛260
2.9.2照明要素中所含的气氛260
2.10与自然光的协调261
2.10.1一般注意事项261
2.10.2办公大楼办公区的注意事项(PSALI)261
2.10.3问题的整理与照明的必要条件262
2.10.4设计中采用的天空亮度263
2.11标识的视觉要素264
2.11.1标识的必要性264
2.11.2标识的分类264
2.11.3影响视度的各种要素264
2.12其他要素266
2.12.1功能性266
2.12.2装饰性266
2.12.3照明系统的要素266
参考文献267
第3章 色彩规划269
3.1色彩的心理效应269
3.1.1各种颜色的视觉效果269
3.1.2色彩的定量研究271
3.1.3色协调研究272
3.1.4明亮感与醒目感效果的研究273
3.2色彩协调273
3.2.1色彩协调的涵义与色彩协调论273
3.2.2艺术学的色彩协调论274
3.2.3色彩协调论中的四个基本原理275
参考文献276
第4章 电脑绘图及其应用278
4.1 CG的特征与影像产生的步骤278
4.2浓淡处理279
4.3光源模型279
4.4物体表面反射光的计算模型281
4.5阴影平滑283
4.6大区域(全局)照明284
4.7阴影的处理285
4.8运用影像渲染287
4.9照明设计实施例287
参考文献291
第5章 视觉环境的评价293
5.1评价实验的特征293
5.1.1影响测量的要素293
5.1.2测量值的偏差294
5.2心理物理学的测量294
5.2.1极限法294
5.2.2调整法296
5.2.3恒常法296
5.3心理量的测量297
5.3.1韦伯-费希纳定律297
5.3.2系列专案的判断297
5.3.3直接判断法297
5.4评价视点与心理尺度298
5.4.1准备材料298
5.4.2自由视点的分类298
5.5心理尺度的构成299
5.5.1一维(一元)尺度的构成299
5.5.2多维(多元)尺度的构成300
5.6心理尺度与多变数分析300
5.6.1心理实验资料的构造300
5.6.2实验资料的简约300
5.6.3物理环境的情绪反应模型301
5.7心理评价预测系统301
5.7.1多变数分析法的利用301
5.7.2多属性效用理论与预测系统302
参考文献303
第6章 室内照明标准304
6.1照度304
6.2眩光305
6.3光色306
6.4显色性(演色性)307
参考文献307
第5篇 室内照明310
第1章 办公室310
1.1基本思考方法310
1.1.1办公照明的重要性310
1.1.2照明的原因与推荐标准310
1.1.3照明设计过程310
1.2各区域的注意点312
1.2.1工作区域312
1.2.2高级职员区域312
1.2.3交流区域313
1.2.4休憩区域313
1.2.5交通区域313
1.2.6各区域必要的照明功能313
1.2.7与自然光的协调313
1.2.8紧急照明313
1.3目标环境照明313
1.3.1构成与目的313
1.3.2特点314
1.3.3目标的适宜照度分布316
1.3.4目标的适宜环境照度316
1.3.5目标的适宜墙面照度316
1.4办公室照明的实例316
1.4.1一般办公室照明的灯具样式与配置316
1.4.2办公室防止眩光的实例318
1.4.3其他办公室照明的实例319
1.4.4节能与照明控制系统的实例320
参考文献321
第2章 工厂322
2.1工厂照明的要素322
2.2工厂照明设计与设计要点322
2.3自然光照明322
2.4全般照明的设计323
2.4.1中高天花板的情况323
2.4.2低天花板的情况324
2.5特定环境的照明324
2.5.1清洁室的照明324
2.5.2爆炸性气体与粉尘等存在场所的照明325
2.5.3低温仓库的照明325
2.6检查用照明326
2.7工厂照明的检查要点326
参考文献328
第3章 公共空间329
3.1大型穹顶建筑329
3.1.1大型穹顶建筑的上部结构330
3.1.2大型穹顶建筑的照明标准330
3.1.3日本国内穹顶建筑的照明设备331
3.2会所(厅堂)332
3.2.1会所(厅堂)的特征与照明设计332
3.2.2有关照明设计的基本事项333
3.2.3各具体部分的照明设计334
3.3学校与图书馆336
3.3.1学校照明设计336
3.3.2图书馆照明设计337
3.4美术馆与博物馆338
3.4.1美术馆与博物馆的特征与照明设计338
3.4.2照明设计338
3.4.3美术馆照明341
3.4.4博物馆照明341
3.5医院342
3.5.1医院照明的特征342
3.5.2照明设计342
3.5.3各房间的照明343
3.6老年人的福利设施346
3.6.1老年人的福利设施的分类346
3.6.2照明设计346
3.6.3具体各部分的照明设计347
3.6.4防灾照明349
3.7车站349
3.7.1照度350
3.7.2检票口外侧大厅350
3.7.3检票口内侧大厅350
3.7.4检票口351
3.7.5候车室351
3.7.6楼梯351
3.7.7站台351
3.7.8室外351
参考文献352
第4章 商业设施354
4.1 VMD(Visual Merchan-dising)与照明设计354
4.1.1 VMD(视觉销售规划)354
4.1.2照明要素的影响效果355
4.1.3照明方式357
4.1.4照明设计的过程358
4.1.5主要光源与照明灯具的特征360
4.2大型商店363
4.2.1基本照明设计363
4.2.2近期的照明设备364
4.2.3照明设计实施例369
4.3专卖店370
4.3.1服装店370
4.3.2珠宝店、首饰店372
4.3.3室内装饰用品店373
4.3.4美容店375
4.3.5汽车展示厅376
4.3.6门诊所的候诊室377
4.3.7餐馆378
4.3.8住宿设施380
参考文献383
第5章 住宅385
5.1住宅照明的目的385
5.2选择光源385
5.3选择照明灯具386
5.3.1吸顶灯386
5.3.2筒灯387
5.3.3吊灯灯具387
5.3.4壁面式灯具(壁灯)388
5.3.5台灯388
5.3.6建筑化照明389
5.3.7室外灯具389
5.4照明规划设计389
5.4.1住宅建筑与照明389
5.4.2光的想像391
5.4.3确定照明的方法391
5.4.4照明灯具的选择与布灯391
5.4.5照明经济性393
5.5主要房间的照明393
5.5.1入口393
5.5.2玄关入口393
5.5.3走廊与楼梯393
5.5.4浴室与洗脸间394
5.5.5厨房394
5.5.6餐厅395
5.5.7卧室396
5.5.8学习房间与书房(用电脑的视觉作业)396
5.5.9起居室397
5.5.10日式房间397
5.5.11庭院与通道398
参考文献398
第6章 剧场与舞台399
6.1设计条件的整理399
6.1.1演出节目与照明效果399
6.1.2根据舞台形式划分的大厅类型399
6.1.3根据节目对大厅的分类400
6.1.4大厅的规模与使用形态402
6.2舞台照明设备的构成402
6.3照明灯具与布灯403
6.3.1照明灯具的基本配置403
6.3.2照明灯具的种类403
6.4调光装置与调光系统408
6.4.1调光装置与相关设备408
6.4.2调光系统409
6.5相关各室410
6.5.1调光室410
6.5.2调光机械室410
6.5.3投光室411
6.6配线器材与电缆的选择414
6.6.1插入式接插元件414
6.6.2插座盒414
6.6.3舞台上部管线与插座管线414
6.6.4接线端子箱415
6.6.5场界电缆415
6.7电源规划416
6.7.1电源容量416
6.7.2临时照明配电盘417
参考文献417
第7章 飞机客舱照明418
7.1一般照明418
7.2乘客用标志灯418
7.3紧急灯418
7.4其他客舱照明419
7.5其他飞机内照明419
第8章 紧急灯与诱导灯420
8.1分类420
8.2紧急用照明装置420
8.3诱导灯及诱导标志421
8.4使用年限422
参考文献423
第6篇 室外照明426
第1章 室外照明的基本思考方法426
1.1室外照明的目的426
1.1.1视认性426
1.1.2认知与诱导性426
1.1.3视度(明视性)426
1.1.4舒适性426
1.2光污染与环境的考虑427
1.2.1对生态系统的影响427
1.2.2光污染的定义428
1.2.3对环境的考虑428
1.3景观与安全的矛盾429
1.3.1安全性与照明429
1.3.2景观与照明430
1.4光源的选择430
1.4.1寿命431
1.4.2光源效率431
1.4.3光色431
1.4.4显色性(演色性)432
1.5节能432
1.5.1室外照明能量432
1.5.2室外照明的节能432
参考文献433
第2章 室外照明设计434
2.1城市景观照明434
2.1.1城市景观设计的思考方法434
2.1.2城市景观照明的注意事项434
2.1.3城市景观构成要素434
2.1.4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与照明435
2.2景观照明435
2.2.1思考方法435
2.2.2照明的注意事项436
2.3广场照明440
2.3.1思考方法440
2.3.2广场照明的注意事项440
2.3.3公园照明的注意事项441
2.3.4主题公园照明的注意事项444
2.4街道照明444
2.4.1思考方法444
2.4.2照明的注意事项445
2.5招牌与标志(识)的照明446
2.5.1思考方法446
2.5.2反射方式照明的注意事项446
参考文献448
第3章 道路与交通照明449
3.1基本思考方法449
3.1.1汽车交通的道路与隧道照明449
3.1.2道路照明449
3.1.3隧道照明451
3.1.4人行道照明452
3.2实际设计452
3.2.1设计过程452
3.2.2道路照明453
3.2.3隧道照明457
3.2.4城市街道460
3.2.5人行道460
3.3道路标识461
3.3.1道路标识的目的461
3.3.2道路标识的分类461
3.3.3标志牌的分类461
3.3.4文字的大小463
3.3.5标志的可见度463
3.4道路交通号志464
3.4.1道路交通号志的定义464
3.4.2交通号志灯的种类464
3.4.3交通号志灯的性能465
3.4.4交通号志的使用实例466
3.5车前照灯(车辆灯光装置)467
3.5.1法规467
3.5.2类型及安装位置467
3.5.3功能与目的467
3.5.4各种灯的要求性能与构造468
3.5.5今后车灯的要点470
参考文献471
第4章 航空照明472
4.1航空灯光系统472
4.1.1航空灯光的必要性472
4.1.2航空灯的分类与构成472
4.1.3主要航空灯光的特性473
4.1.4航空灯光的观看与要素475
4.2航空障碍灯477
参考文献477
第5章 防犯与防灾照明478
5.1防犯照明478
5.1.1基本思考方法478
5.1.2照明标准478
5.1.3防犯照明灯具的种类480
5.1.4设计实例481
5.2室外防灾照明483
5.2.1基本思考方法483
5.2.2考虑灾害的室外照明484
参考文献485
第7篇 体育照明488
第1章 基本思考方法488
1.1体育照明所需条件488
1.1.1照度488
1.1.2照度的均匀度488
1.1.3限制眩光(刺眼)488
1.1.4频闪现象490
1.1.5光源的选择(光色与显色性)490
1.1.6照明灯具与投光方式的选择490
1.2室内比赛设施所需条件491
1.2.1 照度与照度均匀度491
1.2.2眩光(刺眼)与布灯491
1.2.3光源选择(光色与显色性)491
1.2.4照明灯具与投光方式的选择492
1.3室外比赛设施所需条件492
1.3.1照度与照度均匀度492
1.3.2眩光(刺眼)与布灯492
1.3.3光源选择(光色与显色性)492
1.3.4照明灯具与投光方式的选择492
1.4不同比赛设施所需条件493
1.4.1室内运动场(体育馆)493
1.4.2多功能穹顶场馆493
1.4.3网球场493
1.4.4足球场493
1.4.5棒球场493
参考文献494
第2章 实际设计495
2.1多功能穹顶场馆495
2.1.1多功能穹顶场馆的分类495
2.1.2大型穹顶场馆495
2.1.3中小型穹顶场馆497
2.2综合(田径)比赛场馆497
2.2.1综合(田径)比赛场馆的分类、规定497
2.2.2照明设计498
2.3足球场500
2.3.1足球场的分类500
2.3.2照明设计标准500
2.3.3照明范围500
2.3.4照度及均匀度500
2.3.5灯具的配置500
2.3.6照明灯具的安装高度503
2.3.7照明灯具的选择503
2.4棒球场503
2.4.1照明设计标准503
2.4.2照明范围503
2.4.3 照度及均匀度503
2.4.4照明灯具的配置503
2.4.5照明灯具的安装高度504
2.4.6照明灯具的选择504
2.5网球场504
2.5.1网球场的分类504
2.5.2室外网球场504
2.5.3室内网球场506
2.6游泳场馆506
2.6.1游泳场馆的分类506
2.6.2比赛设施507
2.6.3健身设施508
2.7滑雪场509
2.7.1滑雪场照明509
2.7.2滑雪场的照明设计509
2.8滑冰场510
2.8.1速滑510
2.8.2花式滑冰与冰球512
2.9搏击场馆516
2.9.1搏击场馆的设备516
2.9.2搏击场馆的照明设计516
参考文献517
第8篇 照明系统与控制系统520
第1章 照明设备的地位与电气设备520
1.1电气设备的管辖范围520
1.2照明设备的地位520
1.3照明设施与控制521
1.3.1照明与模数设计521
1.3.2照明装置与电源522
1.3.3照明电路与保护装置522
第2章 配电系统523
2.1供电网的方式与电路523
2.1.1电气供给(配电的种类)523
2.1.2分支电路(电路与保护装置)523
2.1.3配线的种类524
2.1.4接地526
2.2场所与布线526
2.2.1场所与布线的选择526
2.2.2特殊场所与布线分类527
2.3控制电路与布线527
2.3.1控制电路方式与布线527
2.3.2电线的选择528
参考文献529
第3章 控制系统530
3.1照明设备与控制系统设计530
3.1.1照明控制530
3.1.2照明控制系统531
3.1.3照明系统设计的注意事项533
3.2照明控制水准与方式533
3.2.1控制水准533
3.2.2控制方式534
3.3连动与控制系统的构想534
参考文献535
第4章 节能与照明设备536
4.1地球环境问题与节能方法536
4.2建筑照明设备的节能537
4.2.1建筑的能量消耗537
4.2.2照明节能的判断标准537
4.3照明设备的主要节能控制法538
4.3.1运转中的节能538
4.3.2采用高效照明灯具的节能539
4.3.3照明系统的节能540
参考文献541
第5章 照明设备的施工542
5.1电气设备与照明设施的安装位置542
5.1.1干线提供与平面划分542
5.1.2二次配管线的方法542
5.2灯具及装置的耐震方式543
5.2.1各种灯具的安装方法543
5.2.2防止系统天花板坠落543
5.2.3安装较重灯具的施工要领实例545
5.2.4建筑化照明施工上的注意事项546
5.3电气设备的施工与调整546
5.3.1透过天花板俯视图进行综合调整546
5.3.2工程监理与施工检查重点547
第6章 维护管理548
6.1照明设备的维护548
6.2运转管理548
6.2.1设备的生命周期与维护管理548
6.2.2维护管理的分类与概念548
6.2.3日常维护的内容548
6.3维护管理方式549
6.3.1光源的更换549
6.3.2清扫灯具550
6.3.3灯具更新550
6.3.4以法令为基础进行检查550
参考文献550
第7章 照明设备的经济性551
7.1基本费用与运转费用551
7.1.1调光灯具的经济比较551
7.1.2光触媒对维护系数的改善效果552
7.1.3考虑LCC的灯具组装552
7.1.4节能法(CEC/L)552
7.2能源费用553
7.2.1能源费用的降低553
7.2.2电力平均化的考虑553
7.3用途目的与经济效果554
参考文献555
第8章 照明器材的环境问题556
8.1光源556
8.1.1光源的环境问题556
8.1.2萤光灯的环境问题556
8.2照明灯具559
8.2.1废弃照明灯具的处理措施559
8.2.2防止地球变暖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560
参考文献562
第9篇 光辐射的应用564
第1章 光辐射的测量与评价方法564
1.1基本概念564
1.2光谱(分光)作用特性的制作564
1.3入射量的单位与测量仪器565
1.4单位系统问题与实际的光测量566
参考文献566
第2章 于工农水产业上的应用567
2.1印刷、涂装(饰)567
2.1.1紫外线辐射的利用567
2.1.2 UV灯567
2.1.3 UV装置569
2.1.4 UV反射板569
2.1.5根据冷却方式的分类569
2.1.6电源装置570
2.1.7 UV硬化用涂料570
2.1.8与工件(被照物)的关系571
2.2半导体与液晶技术572
2.3杀菌573
2.3.1紫外线辐射(UV)杀菌573
2.3.2电子束(EB)杀菌578
2.4光辐射在农业上的应用579
2.4.1光辐射的评价与测量579
2.4.2光辐射在农业上的应用581
2.5水产业584
2.5.1光在捕鱼上的应用584
2.5.2光在养殖业的应用586
2.5.3光辐射在藻类生物的应用586
参考文献589
第3章 于健康保健福祉上的应用591
3.1于医疗健康上有意识地运用照明591
3.1.1光辐射对生物体的作用591
3.1.2医疗健康上有意识地照明控制591
3.1.3照明控制例592
3.2医疗照明的临床例593
3.2.1情绪障碍593
3.2.2全天节律睡眠障碍594
3.2.3高照度光疗法的作用原理595
3.2.4高照度光疗法的实际应用595
参考文献596
第4章 光辐射造成的伤害与限制601
参考文献601
第10篇 数位摄影照明与色彩管理604
第1章 数位照相机摄影604
1.1摄影照明604
1.1.1自然光604
1.1.2卤素灯照明与钨灯照明605
1.1.3闪光灯照明605
1.1.4萤光灯照明605
1.1.5摄影用HMI灯606
1.1.6摄影人工照明技术606
1.1.7建筑物等照明环境摄影607
1.1.8照明光中红外成分的影响609
1.2曝光与白平衡610
1.2.1曝光的控制610
1.2.2白平衡的控制610
第2章 数位照片处理实务612
2.1评价彩色照片用的照明612
2.1.1观看彩色照片时照明光的重要性612
2.1.2标准光源612
2.1.3色适应与条件等色613
2.2电脑显示幕的标准化调整613
2.2.1建议使用遮光幕613
2.2.2萤幕的单体调整613
2.2.3显示幕显示伽玛616
2.3影像处理的基本调整617
2.3.1最终输出的色阶极限特性的把握617
2.3.2高光与阴影618
2.3.3灰色平衡618
2.3.4中间色阶调整与对比度调整618
2.3.5彩度调整618
2.4影像处理对列印方式的依赖619
2.4.1改变影像倍率的处理619
2.4.2清晰效果620
第3章 数位影像的色彩管理621
3.1设备的色彩再现范围621
3.2颜色管理系统的实体621
3.3设备规格表622
3.4渲染意图622
3.5颜色匹配处理623
3.5.1根源描述623
3.5.2目标描述624
3.6颜色匹配列印624
3.6.1显示与列印结果的颜色匹配624
3.6.2被照物与输出结果的颜色匹配625
3.6.3色彩校验的颜色匹配625
附录626
索引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