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对传统感性思想的超越与重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对传统感性思想的超越与重建
  • 王国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1607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48页
  • 文件大小:107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对传统感性思想的超越与重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马克思感性思想的当代意义1

一 马克思的感性思想与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基础4

二 马克思的感性思想与现代西方哲学变革的内在联系9

三 马克思的感性思想与当代哲学的发展方向15

第一章 对西方传统感性思想的反思26

第一节 西方传统哲学以自然态度理解感性27

一 理性主义认为感性具有不确定性28

二 经验主义认识论强调感觉的直观反映特性32

三 经验主义道德哲学把感性看成是快乐主义的基础36

第二节 康德和黑格尔对传统感性思想中自然态度的反驳及其局限性41

一 康德发现了感性中的抽象主观机能42

二 黑格尔认为感性具有确定性47

三 康德和黑格尔感性思想的局限性51

第三节 传统感性思想在人类思想史上的解放意义55

一 传统哲学的思想格局:感性与理性的二元对立56

二 传统理性主义对感性的束缚和限制61

三 感性思想的兴起是人类解放运动的起点64

第二章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基础是感性的超越69

第一节 马克思对传统哲学的扬弃71

一 扬弃传统感性思想的直观形式71

二 扬弃情感主义的静止性和不确定性76

三 超出意识内在性圆圈以寻找新的哲学基础79

第二节 感性超越的基本内涵83

一 让自我意识回归自己的身体84

二 赋予感性以活动的机能87

三 清除外在遮蔽以面向感性活动本身90

第三节 感性超越的实质是思想居所的移居或思想立场的转变94

一 从纯粹的自我和直观感性到活动感性的转变95

二 从知识论立场到劳动主题的转变98

三 从启蒙立场到人的解放的转变101

第四节 感性超越的基础是感性活动105

第三章 感性活动与人的自我发展109

第一节 感性活动是人的自身本性110

一 感性活动与人的现实生活的必然联系110

二 人的意识活动从属于感性活动113

三 人的本质力量只有在感性活动中才能得到实现和确证117

第二节 人的自我发展是感性器官自身活动的成果121

一 感性活动以感性器官为中介122

二 感性活动把自身的活动内容扬弃于感性器官之中以实现人的自我发展126

三 人的发展史就是感性活动的发展史129

第三节 异化劳动与人的异化133

一 人的自我异化是物质生产劳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34

二 人的自我异化的根源是劳动异化138

三 消除异化劳动的根本途径在于实现劳动能力的自身发展142

第四章 在感性活动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147

第一节 自然的生命力与人的生命力149

一 自然生命力是自然界自身演化的产物150

二 自然生命力是人的生命力的原始基础155

三 感性活动是人的生命力的本质表现160

第二节 只有在感性活动中自然生命力才能生成人的生命力164

一 自然的本质及其自然演化的局限性165

二 人在感性活动中实现了对自然生命力的否定168

三 自然生命力只有在感性活动中才能焕发出人的生命力172

第三节 完成了的人道主义与完成了的自然主义176

一 真正的人道主义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178

二 真正的自然主义是完成了的人道主义182

三 人类历史是整个自然史的现实部分190

四 只有完成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发展193

第五章 感性的遭遇与感性的解放197

第一节 反思感性的遭遇199

一 柏拉图对感性的蔑视和排除200

二 认识论视野中的被动感性203

三 在主观能动性中的抽象感性206

第二节 感性解放与人的自由生活210

一 感性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生命基础211

二 人的生命本性在于追求自由215

三 感性解放与实现人的自由理想220

四 感性解放的现实可能性与途径225

附录 马克思在方法论上的变革及其现实意义230

热门推荐